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徐步:解決俄烏沖突必須對癥下藥
點擊:4739  作者:徐步    來源:“中國網”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2-03-19 07:12:08

 

1.png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是當前國際形勢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事件。俄烏兩國在文化和民族上可謂同宗同源,歷史上有過密切而復雜的關系,兩國如今走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實在是不幸的事。俄烏沖突自爆發以來已持續半個多月,隨著戰事深入,影響日益顯現,有關各方的立場愈發清晰。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社會越來越認識到,如果沒有外來因素的卷入,俄烏關系不會惡化到現在這樣的地步

美國是致使俄烏爆發沖突的主要外部因素。美國長期以來無視俄烏關系的復雜性,竭力挑撥、激化兩國矛盾。美國大力扶持烏克蘭的反俄勢力,不斷拉緊北約同烏克蘭的軍事合作關系,一再給烏政治人物畫“入約(北約)大餅”。3月13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題為《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對抗莫斯科》的報道,稱俄羅斯正在加強對烏克蘭的破壞性打擊,美將向烏克蘭軍方提供更多武器,包括防空和反坦克導彈。3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向烏克蘭提供8億美元額外軍事援助。美在戰爭爆發前對俄烏矛盾推波助瀾,戰爭爆發后又一再火上澆油,似乎唯恐歐洲不亂,生怕戰事消停。

3月12日,拜登總統發布推特稱:“普京想要的是一個分裂的北約,一個分裂的西方,坦率地說,一個分裂的美國。”按照拜登的邏輯,俄烏沖突不僅與美國借北約煽動、挑釁無關,北約和美國反倒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其實北約罪行累累,美國的政治人物只是選擇性失憶。冷戰結束后,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北約多次對前南斯拉夫發動軍事打擊。1999年,北約再次對南斯拉夫聯盟大肆轟炸,發射2300枚導彈、投下14000多枚炸彈,大批南聯盟無辜平民喪身。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也遭到轟炸,多人遇難。北約欠下中國人民一筆血債!

美國一些前重要高官及著名戰略學者都指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引燃俄烏戰火負主要責任,核心的問題是事實上將烏克蘭納入北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早就指出,烏克蘭作為介于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國家,無論倒向哪一方都不是好的選擇,而應當成為連接東西方的橋梁。美國現實主義國際政治學者、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說,現在盛行于美國和西方的傳統觀點是,俄羅斯對發生沖突負有責任,尤其是普京應負責,但“我完全不同意這種觀點。在我看來,西方對今天發生的事情負有主要責任。出現目前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國執意要將烏克蘭納入北約。”美國前駐蘇聯大使杰克·馬特洛克稱,“我們正在目睹一場被美國媒體精英嚴重放大且被用以服務于國內政治目的精心策劃的鬧劇。”

誰造成了俄烏沖突這種災難性局面,誰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是十分重要的問題。馬特洛克指出,只要存在北約,歐洲就處于分裂狀態,除非所有歐洲國家都成為北約成員。他表示,美國從來沒有想讓俄羅斯加入北約,而任何把烏克蘭納入北約的行動注定要引起俄羅斯的激烈反對,因此俄烏沖突是本可以避免,但又是“蓄意促成的危機”。米爾斯海默認為,第一次危機在2014年2月爆發,導火索是在美國支持下烏克蘭發生政變,親俄領導人亞努科維奇總統被趕下臺,一位親美的總統取代了他。俄羅斯為了抵御美國對其戰略利益的圍獵,動手把克里米亞從烏克蘭手中奪走,并在烏克蘭東部引發了一場內戰。米爾斯海默指出,特朗普總統在2017年12月作出了武裝烏克蘭人的決定。“所以,是我們美國武裝了烏克蘭人,是我們訓練了烏克蘭人,是我們與烏克蘭人建立了越來越密切的外交關系。這嚇壞了俄羅斯人。”不僅如此,“去年夏天,英國驅逐艦穿越了黑海地區的俄羅斯領海,這尤其嚇到了俄羅斯人。去年11月,我們的轟炸機在距俄羅斯海岸13英里范圍內飛行,又一次嚇到了俄羅斯人。”米爾斯海默由此得出結論,所有這些事件,把俄羅斯人推向了“燃爆點”。

基辛格、米爾斯海默及馬特洛克都不是親俄派,對普京并無好感。他們是現實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的實踐者和信奉者,對國際政治的分析基于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和對國家權力政治的理解。那么為什么明明清楚將烏克蘭納入北約將激怒俄羅斯,美國當政者還執意要事實上將“烏克蘭北約化”?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華盛頓判斷俄不會發起對美西方全面戰爭或核戰爭。冷戰時期,美俄擁有大量核武器,并相互威脅必要時不惜核大戰,使美俄之間形成“恐怖平衡”。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國力不斷衰落,美決策者認為俄既無實力也無雄心與美爭霸,難以也不會在全球范圍內與美對抗。

第二,華盛頓判斷俄終究將吞下北約吸納烏克蘭的苦果。蘇聯崩潰后,華沙條約組織(華約)于1991年解散,北約作為美國領導的對抗蘇聯及華約的工具理應壽終正寢。然而,美國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僅沒有解散北約,反而推動北約進行五輪東擴,使俄羅斯深感兵臨城下的威脅。北約東擴屢次得手,美國的野心不斷膨脹。

第三,華盛頓判斷如果不加緊行動將失去對歐洲的控制。近年來,俄羅斯同歐洲關系逐漸改善,能源資源合作加強,特別是俄與德國大力推進北溪—2油氣項目合作,將使俄德緊緊聯系在一起。與此同時,德國主張加強歐洲外交及安全政策自主性聲音增強,法國因美同英國及澳大利亞成立三國安全同盟(AUKUS)經濟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美國的心腹“小兄弟”英國又脫離了歐盟,美國掌控歐洲的基礎日益動搖。對美而言,只有制造緊張,搞亂歐洲的安全局勢,才能重塑歐洲繼續依賴美國的氛圍,從而阻止歐洲盟友的離心傾向不斷蔓延。

在上述大背景下,挑起并激化俄烏矛盾,成為美國構建由其主導的歐洲安全新格局的“最快速有效的選擇”美國習慣于打“代理人戰爭”,烏克蘭成為美國遏制俄羅斯、并借局勢動蕩控制歐洲的棋子,有關各方應當清醒認識到美國的盤算。歐洲不少分析認為,俄羅斯是一個軍事強國,戰爭對烏克蘭的傷害一定比俄羅斯更大,且面對俄羅斯反對烏克蘭成為美國棋子的堅定決心,烏克蘭要成為北約成員的夢想很難實現,除非美國和歐洲甘愿冒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俄烏沖突發生在歐洲大陸腹地,歐洲不少國家深受其害,德國和法國等歐洲重要國家承受巨大壓力,反思聲音漸強。3月1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電話溝通,德法領導人再次呼吁俄羅斯立即停火并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俄羅斯方面則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外國勢力將成為俄軍打擊的目標,指責烏克蘭方面非法暗殺反對派,綁架平民并用他們作為人體盾牌以及在居民區、醫院和學校等地部署重型武器。德國和法國已經表示烏克蘭不應該加入北約,現在也不是討論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好時機。

歐洲受到的傷害突出表現在能源領域,以及大批烏克蘭難民涌入。迫于當前形勢,德國不得不宣布停止與俄羅斯合作建設北溪-2油氣項目。朔爾茨無奈地表示,歐洲除了采購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之外,目前沒有別的選擇,一旦離開了俄羅斯的能源,歐洲的供暖、交通、電力以及工業生產都難以保障。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魯斯沃姆在3月8日就指出,如果歐盟制裁并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對德國以及歐盟的損害會超過俄羅斯。德國聯邦議院氣候保護和能源委員會主席克勞斯·恩斯特表示,“我們有50%的能源從俄羅斯進口,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這種提議完全是荒謬的,這就像我們本想要打擊俄羅斯,卻給了自己一拳。”因此,克勞斯·恩斯特稱,俄羅斯當然有自己的安全利益需求,北約東擴是不明智之舉,對烏克蘭輸送武器只會延長戰爭的時間,而不會成為戰爭的轉折點,北約不應該干涉俄烏沖突。面對進入歐洲其他國家的200多萬烏克蘭難民,美國遠在大西洋對岸,擺出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美國的“小兄弟”英國則搪塞推諉,對想去英國的難民開出兩個條件,一是在英國得有親戚,二是申請者必須親自前往布魯塞爾和巴黎申請英國簽證。馬克龍指責英國不但對難民入境進行刁難,還假裝在幫助戰爭受害者方面領導世界,稱約翰遜首相給這些烏克蘭難民帶來“額外的痛苦”。

中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立場十分明確。習近平主席3月8日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舉行視頻峰會時指出,烏克蘭局勢令人擔憂,中方對歐洲大陸重燃戰火深感痛惜。中方主張,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指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原因錯綜復雜。解決復雜問題,需要的是冷靜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中方認為,要化解當前危機,必須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必須堅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照顧當事方的合理安全關切;必須堅持通過對話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必須著眼地區長治久安,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中國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徐步:解決俄烏沖突必須對癥下藥

    2022-03-19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