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消息,東航空難目前已經找到了黑匣子,事故原因有待揭曉,我們只能耐心等待。
不過,近幾年我們發現波音737各種機型的空難非常頻繁,更極端的情況是波音737MAX8同一機型出現同一故障導致同一類型的事故。那么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何波音737的新機型事故頻出?按理說新產品科技含量高,生產安全標準嚴格,安全性更有保障才對。為何波音適得其反呢?
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既想賺錢,又不想花錢。波音既想賺乘客的錢,又不想投資搞新產品研發。既想讓乘客花錢坐它的飛機,又不想為乘客的生命付出太多的成本。
對于波音公司而言,波音737誕生之后成功最大的原因是經濟性超過對手,比如機體輕,省油,運營成本低等優點,是其在市場制勝的關鍵因素。安全性可靠性從來不是波音737成功的原因!
在首款機型誕生后的58年間,波音公司根據737的初始機型不斷改版拉皮,衍生出幾代多種型號的機型。這些機型的共同點就是經濟性高,不需要大投入就可以應對市場競爭。
波音公司進入唯利是圖的狀態由來已久,其實和美國國家道德的整體下滑是一致的趨勢。美國作為盎格魯撒克遜和猶太資本聯盟控制的戰爭機器和掠奪工具,國家使命就是依靠全球優勢地位為資本賺取無盡的利潤。當一個國家失去了道德理想,只剩下利益追逐的時候,當一個國家為了消滅競爭對手而研制生物病毒武器的時候,你還能指望這個國際的軍工支柱為了用戶的生命安全投入幾百億美元搞產品研發嗎?
有人對于研制一款新型民用航空客機的投入缺乏認知,認為投資幾百億非常夸張。我們以空中客車為例,2000年,A380客機預計開發費用為88億歐元。2004年,空中客車追加15億歐元,總成本達到103億歐元。由于復雜的電氣電纜布線和兩年延遲交付,在總投入180億歐元之后,又撥款49億歐元。2014年,A380客機估計開發費用為250億歐元。
可以想象,波音737累計銷售了一萬多架,資本方獲利何其豐厚,但依然不愿追加投入。這種錙銖必較的狀態,真的是妥妥的資本本性。
波音不斷利用737拉皮應對空中客車的競爭,這種狀態越來越吃力,也就導致波音采取的技術手段越來越低效,從而越來越激進。
為什么波音的新機型事故率高?就是因為新機型應對市場競爭時,采取的技術方案已經與初始機體越來越不匹配。
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我們可以看看常見的戰斗機殲6,殲7,殲8,殲10,殲16,殲20等機型外形的變化。隨著時代發展,飛行動力在不斷進步,飛機形體和結構也在不斷優化。怎么可能用六十年前的設計方案來應對今天的競爭環境呢?
這是波音不斷出現技術故障的根本所在。
為了讓舊機體適應新型發動機,波音算是費盡心機!
一個經典的問題是歐洲空客和波音飛機看上去有什么差別?最明顯的差別是發動機的樣子。大家知道,民航飛機的發動機是掛裝在機翼底下,方便為飛機直接提供向上的升力。
通常而言,我們見到的航空發動機,外面的整流罩都是圓形的。其實也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接近圓形的曲線,這個曲線是最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的馮·卡門曲線。
馮·卡門,(1881年—1963年),匈牙利猶太人,1936年入美國籍,是20世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術領域的應用,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錢學森、郭永懷都是他的親傳弟子。
航空發動機整流罩符合馮·卡門曲線,是為了提供空氣動力學最優解決方案。
然而,我們看波音737新型號的發動機,掛載機翼底下,都是扁平的,整流罩下方是平的而不是圓的。
這是為何?竟然不顧空氣動力學原理?
是因為,波音737機翼距離地面太低,發動機太大,如果整流罩是圓形,裝上去就快擦地了。升降時一旦出現搖擺或者撞擊,就會導致發動機蹭地,肯定是大事故。正因如此,干脆把圓底改成平底了。就像一個爐子,本來適合用尖底鍋,結果你非得改成平底鍋放上面,當然就不匹配了。
然而,即使把整流罩改成扁平,新型發動機裝在波音737MAX8上面,依然太大,無奈之下,波音把發動機前移到機翼前方安裝!
這就非常可笑了。正常而言,發動機在機翼正下方,向上提供升力,帶動機體,機體重心壓在機翼上,這是最佳狀態。如今,發動機跑到機翼前方,一發力就會導致機翼受力不均,前部力量大,后部力量小,機體就會上揚,出現仰角飛行。
如果是紙飛機,我們扔出去,飛機最佳狀態當然是平飛盤旋,如果仰角飛行大概率會翻跟頭。
為了避免飛機仰面朝天,波音又加裝仰角感應器,一旦發現飛機處于仰角飛行狀態,飛行電腦就會主動干預,施加一個向下壓機頭的力,使飛機保持平飛。
波音737MAX8,出現多次事故就是因為仰角傳感器故障,誤導飛行電腦直接下壓機頭栽到地面摔碎。
一個世界級航空巨頭的產品,竟然出現如此低端的缺陷,原因是科研人員智障嗎?
當然不是!
科研人員只是勞方,真正的話語權在資本手中。
為了節省研發成本,波音算是拼了老命尿血也得省錢,省錢的后果就是產品有缺陷。
更可笑的事情還在后面!
為了節省投入,同時也是給予波音特權,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長期以來將安全認證工作交給波音公司自行評估,甚至允許波音公司自行任命負責測試和安全的人員,而波音公司所提交的分析報告中存在關鍵缺陷。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原本是負責民用航空管理的機構,是世界上主要的航空器適航證頒發者。但是在對波音的監管方面完全失職,這讓那些鼓吹美國安全體系的人士不知有何話說。
其實,對于美國企業而言,基本不存在解決不了的產品缺陷。美國連生物病毒武器都能悄悄研發幾十年,更何況航空領域這種賺錢無數的行業。
為何眼看著缺陷不去解決?不是因為沒有更完美的技術方案,而是因為不愿花錢,還想賺錢。
這就是資本的嗜血逐利本性。
我們在厭惡揭露批判波音唯利是圖草菅人命的同時,都在渴望中國本國生產的商用大飛機投入運營。
不過,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的商用客機C919,主要配件國產化率只有60%多,最關鍵的發動機是美國產品,還有一部分關鍵配件是歐洲產品。
這種情況其實不容樂觀,一旦面臨美歐制裁,我們的商用發動機就會癱瘓。
有人以波音和空客的國際化供應鏈為例,聲稱中國商用飛機也完全可以采用全球供應鏈。這種說法完全沒有考慮到美歐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和其他制裁的可能性。
美國波音公司的生產配件,來自于17個國家900多家公司,絕大部分是美國的盟國,不是盟國的部分國家提供的都是無關緊要的配件。
美國根本不擔心其他國家斷供!空客基本上與波音一樣。
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極為復雜,未來的挑戰還在前方。因此,中國商用大飛機,與其為了成績趕進度采用美國發動機,不如耐心等待本國發動機的技術突破!
中國的商用飛機,只能靠中國本國技術,靠美歐是沒戲了!這是確定無疑的結論!
文章來源于漢唐光輝 ,作者徐吉軍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