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你好,我是栩先生。
最近,有一位B站up主火速走紅。
只要是看了他視頻的人,都會記得他“撩發”的招牌動作,更有網友稱他撩的不是發,是大家的“心弦”。
他會手工,懂畫畫,能做美食。有人說他是站在“張同學”的肩膀,走“李子柒”的路。
而在他的身上,我看到的更多是勞動者的美。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和大家一起聊聊這位會“魔法”的up主的故事,也致敬每一位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奮斗的勞動者。
世間一切“魔法”的美好,都要靠辛勤勞動來創造。
1
是村里人太強
不能怪城里人見識淺
農村博主是越來越不好當了。
放兩三年前,擇一只肥美竹鼠望聞問切,取最無厘頭的理由,對其進行硬核烹飪,再于田邊野餐吃播,輕易便能贏得大量圍觀。
華農兄弟
但到今天,似乎不會點古法技藝、非遺傳承,都很難在農村混得下去。
烹飪、繪畫、雕刻、木工……農村博主們恨不得將這些技能樣樣點滿,不斷突破我們對人類能力極限的認知。
而最近從一眾“農村超能力者”中脫穎而出的,當屬這位帥農·流量征服者·六邊形戰士·被魔法選中的人·鳥哥。
帥農鳥哥長得像演員章宇,網名有點像華農兄弟,視頻剪得像張同學,但他每天的生活特別李子柒。
從3月17日在B站發布第一條視頻至今,漲粉超過200萬,最高播放量破千萬,他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男版李子柒”和“唯一超過張同學”的人。
甚至有網友已經將其視為人生楷模或擇偶標準。每每點開他的視頻,我們腦海中都會不約而同地出現這樣的詞:
他,會魔法吧。
當下的互聯網,還能讓周杰倫“上班”的,除了劉畊宏,就是帥農鳥哥了。
起初,千萬網友都是被“誰會拒絕一首免費的稻香呢~”這樣的標題誘惑著,點進了帥農鳥哥的視頻。
開頭,你以為這只是一個偶爾撩發耍帥的人在自家院子里糊膩子的日常,只不過是鏡頭切得有點華麗。
可等他糊完這堵墻,你發現不對勁,原來他是在畫畫。
他看似沒有什么章法的繪畫技巧,細看下來還涵蓋且不僅限于“以草生草”與“農村版這就是街舞”等招式。
以為一幅田園稻香的畫面足以點題?那你是太天真了。帥農鳥哥轉身又逮住了一只“受害鵝”,給大家展示了一套絕妙的“活體印刷術”。
但當你眼見他又抓住一只鴨子,開始期待接下來又會作什么畫時,下一秒便發現這只不夠幸運的鴨子被做成了菜。
這或許是網友們見過最“一波三折”的農村短視頻了。
正因如此,當鳥哥在評論中問起,自己的視頻應該投放在哪個區時,網友們的意見才如此難以統一。
帥農鳥哥在評論區發起投票,三成網友們認為他當屬“野生區”。
在過去一個月的農村生活紀實中,他會因為沒有柴火,“跑題”地從零開始制作一把爪耙。
或是二話不說,便用木頭雕刻出冰墩墩和大老虎,其間不忘撩發和擦鞋數次,驚艷得網友們直呼:“優雅永不過時”。
談起畫畫,鳥哥更有一手了。除了上文中出現過的“花招式”,他還尤其擅長“點睛”。比如對著老婆的樣子畫老虎,比如對著鏡子畫土狗。
照鏡子是為了畫狗
不會畫老虎時,看看老婆就好了
挨打前一秒,要先把求饒的紅鈔票準備好
而我們也能跟隨著他遍布全村的鏡頭,在溪邊洗衣撈魚、在毛竹林里耍功夫,一邊與《稻香》BGM完美卡點,一邊親手將家里的鐘、收音機和水缸蓋子通通翻新一遍。
到了每個視頻的結尾,他總會再炫一把廚藝,作為當日vlog的結尾。即便是對農家樂菜系免疫的觀眾,也免不了被他隨時變出的咸蛋黃年糕、春季限定網紅青麻糍、手作奶茶和寫作“愛情”的狗糧所擊敗,手中的辣條頓時就不香了。
鳥哥美食
帥農鳥哥確實如他在簡介中所寫的,“會一點繪畫,會一點木工,會一點電焊,燒飯,也會一點”。
但他這“億”點才藝,也讓網友環顧自身,“和他一比感覺我是來人間湊數的”。
技能越多,名字越長
但這些視頻,又沒有被拍成他一個人的“星光大道”或“我要上春晚”的舞臺。
他是有點裝,但不作;是蠻土的,但又絕對不俗。
他并非鏡頭中唯一的主角。
院子中的狗崽負責賣萌,村路上的土狗專門在他撩發時扭頭,偶爾路過的村民可以引發劇情,而他美如“張曼玉”的老婆也需要常常“持靚行兇”。
如果再仔細點兒看,你還能發現:
被“甲方”要求畫土狗的墻壁對面,是干凈的水泥路與取代了土屋的三層小樓。
鏡頭中一掃而過的燈泡、橡膠手套等垃圾,最終都會出現在村路邊的分類垃圾桶內。
曼玉姐在鳥哥手機里的稱呼是“主人”,她雖然成日將家中大小事情都推給鳥哥一手操辦,還時時壓榨鳥哥畫畫賺來的外快,但她也是鳥哥“家庭弟位”最大的擁護者,還會把錢用來給他買新的藍色戰袍…
鳥哥的每幅作品,格局都很打開
而這些,都是新農村里正在發生的真實細節。
2
他真的會魔法嗎?
有媒體評選出短視頻平臺上三農領域的“四大金剛”:南方“彭傳明”、北方“張同學”、東南“帥農鳥哥”、華南“康仔農人”。
也有人分析出他們的共同特點,“于鄉間就地取材,用大量的鏡頭營造具有視覺沖擊感的畫面,精心呈現炊煙裊裊的樸實鄉村生活”。
彭傳明的視頻內容,甚至包括復原古代宮廷化妝品
三農領域一直是有其流量密碼在的,要不《鄉村愛情》的收視也不會有超過《甄嬛傳》的時候。
“新眸”就曾指出當下的短視頻觀眾,“其視閾已經從他者切換到自我,不再滿足于旁觀,更要求有參與感”。
為了滿足觀眾不斷的需求,三農題材的短視頻也正不斷更新換代。
一度,短視頻中滿屏的“老鐵”,后來事實證明許多老鐵都只是短暫地嘩眾取寵過。
有人面對鏡頭哭窮賣慘,句句不離農產品直銷;有人成為“茶仆”與“啡傭”,成為二十四節氣代言人,但都被網友質疑其虛偽。
李亞鵬也拍起了村間短視頻
發育至這一屆,農村博主們自是知道不能再這么整活。
他們或多或少都“繼承”了華農兄弟等初代博主的真實與鮮活,“借鑒”了李子柒對田園美學的詮釋,但仍然要通過獨具風格的鏡頭、剪輯、專屬BGM和招牌動作,來讓自己成為梗、成為記憶點、成為觀眾會買賬的優質自媒體產品。
“魔法”不就是這么來的?像帥農鳥哥5-7分鐘的視頻中,網友們往往能統計出120-160個運鏡。
反過來,當這些農村短視頻不再單純地聚焦于記錄生活,牟取流量,以及帶貨時,我們又能從中看到什么呢?
鳥哥:視頻之所以火,帥是很重要的原因
帥農鳥哥的視頻下方,有人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做過電工、木工、建筑工人,貼過瓷磚,也在人才市場輾轉過。
“家里的案板、馬扎、衣柜都是他做的,各種電器也都是他修的,他憑借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將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他只是個一輩子默默無聞的農民,沒掙過大錢,只有我將他的才華默默記在心里”。
還有人感覺自己受困于疫情、孤獨與無力感,吃著自己做的不太可口的飯時,看到一個又一個樸素愜意但又陽光積極的視頻,覺得實在動人心弦。
甚至,他的許多觀眾,城市生,城市長,連在鄉村生活的經歷都少,可這也不妨礙他們對這樣的“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吸引力感同身受。
山城小栗旬為他打造的“黎明同款”發型
其實,在農村、在城市,生活邏輯與通往美好的路徑都是一致的。
在與另一位漲粉狂魔“山城小栗旬”聊天時,鳥哥提及自己上學時喜歡畫畫,但因為學美術太燒錢,所以只了學一年,沒有畢業。趁著年輕,他干過許多雜活,油漆工、木工,學會了不少“基本功”。
鳥哥早期的視頻,編劇色彩也很濃
而在另一個唱歌的視頻中,我們也能看到他在最開始嘗試做短視頻時走過的彎路——為了推銷家鄉的茶葉,曾經在茶叢中賣力表演,也曾拍過劇情夸張而尷尬的小短劇。
在抖音賬號中,他寫下這樣一句話:在外打拼二十多年,學到不少生存的技能,卻沒有實現夢想。回到農村才發現,家鄉才是什么都不缺的地方。
來到B站,他又告訴大家:如果你把在城市的努力程度放到農村,你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很好。
他身后的“團隊”,就是曼玉姐
其他農村博主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華農兄弟之一的劉蘇良,也曾經去到廣東打工,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回到家鄉后,才養起了竹鼠。
后來疫情出現,一下斬斷了蒸蒸日上的養殖事業,可他們依然在做各種嘗試重振旗鼓,也依舊在各平臺上更新他們追求簡單美味的日常。
說到底,無論是做木工、搞養殖,還是經商、編程,誰不是為了生活,才練出一身本領?
但能用這一身的本領,去親手創造有趣的生活,這才是他們令人艷羨的魔法所在。
文章來源于新周刊 ,作者也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