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俄烏沖突來到第137天,國際局勢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英國首相辭職、日本前首相遇刺身亡之后,波羅的海政壇也發生了大地震,國際形勢對烏克蘭而言極為不利。
俄烏沖突伊始,整個西方都在輿論、經濟、能源以及軍事層面對烏克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這讓俄羅斯一度非常被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絕對實力面前,西方支持的烏克蘭終究還是在頓巴斯地區丟掉了盧甘斯克全境,現在烏克蘭幾乎所有的港口都在俄軍的控制或者半控制之下。
這意味什么?這意味著西方的整體失敗,西方的制裁和威脅甚至警告并沒有能夠阻止俄羅斯的進攻,更沒有阻止俄軍的勝利,歸根結底還是西方的支持力度不夠大,也沒有勇氣和俄羅斯直接開戰,這就決定了西方這次的介入程度,頂多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不過相比于中東,這次西方面對的對手可是俄羅斯。
▲愛沙尼亞總理卡婭·卡拉斯宣布辭去總理一職
當地時間7月8日,愛沙尼亞總理卡婭·卡拉斯宣布辭去總理一職,這是最近一個月以來歐洲地區第三位辭職的首腦人物。此前的6月27日,保加利亞總理佩特科夫宣布辭職。7月7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宣布辭去首相職務。當然, 約翰遜還會繼續留任到選出新的首相。接下來的西方,美國也會迎來中期選舉,屆時時間也到了秋冬季節,美國如果出現變動,加之歐盟缺乏天然氣,俄羅斯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愛沙尼亞總理卡婭·卡拉斯在辭職聲明中表示自己辭職的原因是她若提名新的部長人選,就會招致很多不滿和質疑聲。卡婭·卡拉斯于6月早些時候提議解除愛沙尼亞7名部長的職務,在獲批之后愛沙尼亞開始重新組閣,卡婭·卡拉斯宣布辭職。
▲卡婭·卡拉斯出席愛沙尼亞央行烏克蘭主題硬幣發行儀式
愛沙尼亞總理卡婭·卡拉斯是愛沙尼亞“鷹派”領袖,也是全球頭號“挺烏派”。早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卡婭·卡拉斯就高調宣布反對“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她也因此收獲了不少關注度。
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之后,卡婭·卡拉斯力挺烏克蘭,率先向烏克蘭提供了“標槍”反坦克導彈在內的多款武器裝備援助,愛沙尼亞也因此成為軍援烏克蘭的諸多國家中援烏武器裝備總值占GDP比重最高的國家,稱得上烏克蘭澤連斯基在歐洲地區的頭號鐵桿盟友。
毫無疑問,卡婭·卡拉斯辭去愛沙尼亞總理一職將對波羅的海三國對烏援助產生一定影響,但這并不會完全改變愛沙尼亞作為北約反俄先鋒的基本立場,無論愛沙尼亞總統任命的新總理是誰,愛沙尼亞還將繼續扮演反俄橋頭堡。
歐洲地區政壇接連“地震”不由得讓人想起普京前不久在圣彼得堡論壇上的萬字長文演講。普京在圣彼得堡論壇演講中曾預言,歐洲將要迎來大規模的精英階層的政權更迭。
普京認為,歐洲對俄羅斯的持續制裁以及歐洲自身的衰落正在加劇歐洲社會的深層次矛盾,而這將撕裂本就不穩定的歐洲社會。隨著不平等的加劇,歐洲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激進運動激增、重大社會經濟變革、退化以及精英階層的政權更迭。
不過從目前為止歐洲地區發生的政權更迭來看,歐洲還需要經歷更深層次的精英階層政權更迭才能真正觸及到核心問題,現在歐洲政壇你方唱罷我登臺的更迭其實還是一波人在唱戲,本質上并沒有發生變化。
對于俄羅斯而言,短期內與歐洲的關系并不會隨著幾個總理或首相的下臺而得以改善,除非歐盟決心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而這將關系到國際秩序的重構,多邊主導的國際新秩序或許在普京任期內都不太可能發生。
▲7月8日盧甘斯克方向的俄軍先鋒正在往克拉瑪托爾斯克方向推進
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俄烏戰局也相當激烈。在拿下盧甘斯克州之后,俄聯軍在短暫休整之后繼續向頓涅茨克州北部地區開進。7月8日,盧甘斯克方向的俄聯軍一路向西高歌猛進,先鋒已經逼近阿特木斯克,距離頓涅茨克軍事重鎮克拉瑪托爾斯克直線距離不到40公里。
在北面,從伊久姆方向南下的俄軍已經打到了斯拉夫揚斯克近郊的麥科萊夫卡。在失去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那樣的巷戰屏障之后,大平原上烏軍防線構筑難度大幅增加,防線西縮的速度無疑會進一步加快。
▲7月8日頓涅茨克方向的攻防戰,烏克蘭軍隊發起防守反擊
在頓涅茨克南部地區,推進緩慢的俄軍與烏軍倒是打得有來有回,7月8日烏軍對索羅德克發起了反擊,重新爭奪被俄軍占領的區域。
在敖德薩地區,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軍使用遠程精確打擊武器摧毀了2部英國提供的“魚叉”岸艦導彈系統,這款導彈此前曾擊沉俄海軍黑海艦隊的后勤支援艦艇。同一天,俄羅斯空天軍戰機在空戰中擊落了1架烏克蘭空軍的米格-29戰斗機。
盡管烏軍在戰場上接連失利,但烏克蘭似乎仍然打算戰斗到最后一人。7月8日,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在社交媒體上自豪地表示,戰時烏克蘭軍隊總規模超過100萬人,其中烏克蘭武裝部隊就多達70萬人。而根據早前統計,烏克蘭常規武裝力量總規模滿打滿算也就24萬人,100萬人的說法是把所有能動員的人都算上了,看起來烏克蘭不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決不罷休。
烏克蘭、俄羅斯和西方,誰最可能首先掉鏈子?
從目前的局勢看,最先掉鏈子的很可能是烏克蘭。烏克蘭這么折騰下去,國內壓力太大了,經濟、能源、糧食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更重要的是,烏克蘭人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對于西方而言,西方在烏克蘭戰場的投入本身就很有限,而且是抱團支持,每個國家都分擔一點。西方還是有全身而退的選擇,把烏克蘭拋棄了就行了。
至于俄羅斯, 俄羅斯顯然優勢最為明顯,大國有資本打消耗戰,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方這一次恐怕明白這個道理了。
作者:軍機圖志;來源:軍機圖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軍情戰報:俄烏沖突137天歐元面臨歷史性危機,德國被指施壓波蘭更換貨幣
2022-07-11俄烏沖突第137天,烏鐵桿盟友總理辭職,烏防長:我們有100萬軍人
2022-07-1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