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錢偉長曾說,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1939年春,中英庚子賠款基金委員會公開招聘留英公費生20名。社會上報名應聘的人數多達3000多人,錢偉長選擇的力學專業只有一個名額,但由于他和郭永懷、林家翹3人的考試成績完全一致,經招生委員會決定將3人同時錄取。
1940年1月在上海集合乘船轉加拿大,但大家在船上發現護照上有日本簽證,允許他們在橫濱停船時登岸游覽,他們非常憤怒:當時日本正在侵略中國!他們絕不接受敵國簽證,于是全體人員攜行李下船返回昆明,第二年夏天才重新赴加拿大學習。
1941年至1942年,郭永懷、林家翹和錢偉長先后來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在世界著名科學家馮·卡門指導下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工作。
身在異國他鄉,錢偉長牢記恩師周培源的教誨:“兒不嫌母丑,子不棄家貧。”他時刻準備用所學報效祖國。在得知國內抗戰勝利的消息后,1946年,他謝絕馮·卡門的挽留,放棄國外優厚的工作生活條件,以“久離家園、懷念親人”為由,沖破阻力只身回國,到母校清華大學擔任一名普通教授。
然而由于薪水很低,往返3個學校的教學還是讓他的五口之家入不敷出,只能借貸度日。此時,他得知加州理工學院有意請他回美國工作并表示可以全家遷美定居。但他到美國領事館辦簽證時,表格中有一條:“一旦中美發生戰爭,要絕對忠于美國”。錢偉長斷然拒絕。他后來說:“我是中國人,我要忠于我的祖國!”
隨著他看到解放之日將至,堅定了迎接解放勝利的決心。他和當時絕大知識分子一樣,都對腐敗無能的國民黨當局極度失望。
1949年1月北平解放。1949年3月,清華大學成立校務委員會,錢偉長任常委兼教務長。從此一直到1957年,他滿懷熱情地投入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戰斗,擔任了繁重的教學工作和教學行政工作,還有數不盡的各種社會活動。
1950年他被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會議的代表,同年12月隨中央慰問團赴東北慰問抗美援朝志愿軍回國傷病員。在東北各地歷經十幾個城市,他深感大學舊中國在國民黨統治下,崇洋媚外之風盛行,對于建設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祖國而言,無疑是一種心理枷鎖。
當時,我們科學技術雖然落后于西方工業先進國家,但要趕上他們,越過他們,并不是不可能的。他認為:我們祖先在歷史上曾有許多創造發明,我們的民族同樣也是優秀民族,有著光榮的創造發明的遺產,只要我們有自信、能團結,我們是能富強起來的。
為了這個目的,他在慰問期間就開始起草寫有關我國古代科技發明的事績的文章,用以鼓勵青年,堅定創建社會主義事業的自信心。在1951年1月以后,一連在中國青年、人民日報等報章雜志上,發表了好幾篇有關我國祖先的科學發明史實的文章,后來1953年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名為《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一書。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以后,特別是進入1980年代以后。崇洋媚外之風又沉渣泛起。錢偉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奔波,多次聯系,終于將此書修訂再版。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的熱烈歡迎。他還自掏腰包,購買幾百本,贈送給和寄送給他的海內外的親朋好友。
錢偉長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60年摘掉“右派”帽子)。他2005年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毛主席說,他是好教師,所以要保留教授。就是說,我還能講課的,所以還給我工資的。”
他還回憶:“我雖然已經不能接觸到國家對科學工作的方向和具體課題,但通過廣大群眾和科技人員來函和登門來訪,要求咨詢,要求提供資料信息,要求工作協助時,無不欣然答應無償地勉力從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種技術援助,許多來訪者事先并不認識,事后成為終身益友。在交往中,深感廣大人民和知識分子都在一心一意為國家的建設努力搏斗,在搏斗中他們仍把我看作是一個忠誠的戰友。”
1958年至1966年,錢偉長上過十幾門課,編寫了約600萬字教材,為權威學術刊物審稿約300余件。即使在“文革”時期,在運動初期受到嚴重沖擊的他,仍堅持進行飛機、潛艇、化工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并有許多成果被運用到實踐中。
錢偉長和妻子孔祥瑛
進入1970年代,中國外交迎來建國以來最大的高潮。周恩來多次指定他接待來訪的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來賓。1972年10月初至12月,毛主席和周總理決定派他參加我國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英、瑞典、加、美四國。外訪所到之處受到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使他深感“足見新中國的威望”和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1940年代在加州理工學院郭永懷和錢偉長多次探討回國后怎樣效力祖國。他們希望回去要辦一個比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還要好的大學,讓美國人到中國來留學。
當時的中國,雖然有西南聯大這樣至今反復被人們贊頌的著名大學,但更不可忽視的是,正如錢偉長回憶他和郭永懷交談時的情況:“全國沒有一個像樣的研究所,高等學校連教會、私立學校在內才三十多所,在校大學生也只幾萬人。”
這也就可以說明,為什么舊中國不可能創造值得中國人自豪的科技成就的根本原因。西南聯大可以培養出大師(這里主要指自然科學類),大師在科技事業上當然重要,但科技事業的成就并不是只靠幾十個大師可以創造出來的。
正如物理大師彭恒武后來所說:“新中國,工農兵一起協力,集中全國力量搞核武器。四十年代國民黨派華羅庚、吳大猷、曾昭掄,分別代表數理化三位教授到美國考察原子彈,每個人還帶著兩個學生,朱光亞、李政道、唐敖慶、孫本旺等人都被挑選到了美國學習原子彈技術,結果吃了閉門羹。最后所有的人,就是朱光亞一個人回來跟原子彈有關系。可見,靠出國不行,靠學人家也不行,要自己干出來。舊中國搞不成,只有新中國,依靠全國同心協力,核武器才搞成功。”
錢偉長、林家翹與郭永懷
郭永懷沖破美國政府的重重阻撓,于1956年回國。雖然在中科院力學所擔任常務副所長時開始帶研究生,還在1958年擔任了中國科大化學物理系的主任,但自從1960年開始承擔了正在秘密進行的“兩彈一星”研制的重要任務后,實際上沒有多少時間從事教學了。1968年12月因公殉職,辦一所好學校的希望成為了他的遺愿。因此,辦好一所好大學就成了錢偉長的終生追求的目標。
1983年初,錢偉長被中央任命為上海工業大學校長,而且年齡和任期不受限制。這樣,實現他年輕時和郭永懷的共同希望就有了堅實的基礎。1994年,他擔任新組建的上海大學校長,在成立大會上,他提出要辦好與世界上以城市命名的優秀大學并駕齊驅的上海大學。他擔任這個職務一直到他2010年去世。他在1995年曾說過:“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教育崗位,這是我的天職。”
在錢偉長擔任校長的的27年中,正是中國學生留學大潮一浪高過一浪的時候。
1978年6月23日,鄧小平在聽取清華大學校長匯報時,談到了留學生問題,說:“我贊成加大派遣留學生的數量,要成千上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今年派3000出去,怎么選派,派到哪里,教育部研究一下,在這方面多花些錢是值得的。”
針對有些人擔心派出的留學生是否會學業完成后滯留不歸的問題,鄧小平說:“要相信廣大青年學子的愛國報國熱情,就算個別不好的情況發生也沒有什么了不起,跑了10%甚至20%,還會有80%、90%的青年回來!”
為了進一步做好知識分子的工作,中共中央于1982年1月30日發出《中共中央關于檢查一次知識分子工作的通知》。
《通知》首先指出:“近幾年,要求出國出境的知識分子日益增多,不少人去而不歸,這個情況必須引起全黨高度重視。”
《通知》在肯定了中國知識分子在革命和建設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要求認真落實中央關于知識分子的政策和歸僑政策,進一步消除對知識分子的偏見后又指出:“……實行開放政策后,一些知識分子受到資產階級思潮的影響,而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薄弱,致使要求出國出境的知識分子仍在增加。”
《通知》最后相信“只要我們政策對頭,做好工作,隨著國內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知識分子外流的情況就會逐步改變,已經出國出境的,會有許多人回來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要相信廣大知識分子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興旺,能夠和黨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錢偉長雖然不是黨員,但他說過,他始終把黨的事業作為自己的事業。1983年他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他一直關注出國留學的學生學成歸國的問題。在國內和青年學子見面,談到留學時總是說,出國留學,把國外的先進東西學回來,使國內更多的學子不需要出國留學就可以學到先進的科技知識,大家一起報效祖國。
錢偉長每次率團出國訪問,凡是有中國留學生的地方,見面時他都以自身的經歷和認識,懇切地敘說人民多么期望著祖國兒女學成歸來參加建設。但是效果不夠理想。作為清華大學的老學友,老教授,老領導,錢偉長終于作出了不推薦學生出國留學的決定。
中科院空間所的的一位科學家還記得1995年和錢偉長共同出席一個活動的小插曲。“一個清華物理系的學生找到錢偉長,請他為其寫出國留學推薦信,被錢先生拒絕了。錢偉長語重心長地對年輕人說:‘當年我們那一代人學成之后都想回國報效,而現在你們出去了都不回來了,所以我不能給你寫,希望你能留在國內報效祖國。’”
郭永懷的夫人李佩
關于派留學生問題,郭永懷的夫人李佩的關心和關注,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1974年,中國科學院開始外派留學,來自各個研究所的外派人員集中到中科大培訓英語,李佩擔任教授英文的任務。1978年,留學生規模迅速擴大,李佩被擔任研究生院外語教研室負責人。她不斷探索又快又好的教學方法,成為了“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她還為擴大留學規模想方設法,對開辟自費留學渠道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然而,在她生前接受央視采訪時,記者問,“現在有好多人想著出國,但是出了國就不想回來,想聽聽您的意見。”李佩回答了一句:“我們那個時候出國就是為了回國”。當時在場的郭永懷生前最后一位助手后來寫道:這個回答是“振聾發聵”之聲。值得注意的是,李佩2017年去世時,許許多多的在海外定居的中國留學科技人員都向她表達了感恩之情。
上海大學教授戴世強既是郭永懷的研究生,也是錢偉長從北京帶到上海大學工作的骨干。錢偉長去世后,戴世強寫道:“如今,一波波混合了留學與移民的新浪潮正席卷中國,高端人才流失觸目驚心,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的2010年度《科學與工程學指標》的最新報告,2002年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90%以上在5年之內仍選擇留在美國,這是在留美學生來源國家當中比例是最高的。我們投了那么多錢,卻在為外國大學培養預科生。”
今年是2022年。據統計,中國最大的兩所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調查數據顯示,每年只有20%的留學生回到中國,許多人寧愿在國外謀生也不愿在畢業后回到中國,但這是什么原因呢?
(來源:“紅色文化網”,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秦明:錢偉長在毛時代20年沒發一篇論文!駁饒毅對毛澤東時代科研工作的詆毀
2022-02-18秦明:錢偉長在毛時代20年沒發一篇論文!兼說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專家?
2021-09-02錢偉長“華為談話”:我最恨對外國人低頭,我的腦袋應該給中國人用!
2021-09-02秦明:錢偉長在毛時代20年沒發一篇論文!兼說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專家?
2021-06-1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