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月28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當前世界大變局繼續深化,全球經濟低迷、政治動蕩,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不確定性增多,對中國經濟能否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對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如何實現共同富裕,有各種不同看法。發表這一重要講話,有利于進一步統一思想和增強信心,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走向光明未來指出了方向。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既重視物質對意識、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同時也重視意識對物質、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重視通過思想和理念創新解決發展難題。“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造了經濟奇跡,同時經濟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不斷積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十分突出,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十八大以來,扭轉舊的發展模式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黨中央以很大力度推進化解過剩產能、防范金融風險、治理生態環境、推進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等工作,但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助長資本無序擴張、模仿西方發展模式等舊的發展思想、發展理念仍然有一定影響,“新發展理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新發展理念的實質是,在西方發展模式遇到挑戰的情況下,更加強調堅持中國道路、發揮社會主義優勢、以人民為中心,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人類社會長久的追求,但資本主義并沒有解決這些問題。西方文化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導致兩極分化、物質主義、生態破壞和全球的戰爭與動蕩。
堅持中國道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實現新發展理念的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瞄準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性、戰略性需求,實現創新發展;有利于實現以人民為中心,優先發展公益性社會事業,實現協調發展;有利于改變由資本導致的人和自然對抗的關系,實現綠色發展;有利于防范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動蕩和輸出危機,實現一切國家真正平等的開放發展;有利于發揮公有制為主體的制度優勢,推進共同富裕,實現共享發展。
新發展理念回答了一個根本問題,即人民為中心是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動力。講話再次強調“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更加積極有為的努力。”當前我國部分產品的產能過剩、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區域差距較大、房地產和金融泡沫等問題,實質就是片面追求GDP和資本利潤的生產方式,偏離了社會和人民的真實需要。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就要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讓社會生產回歸到滿足大多數人民真實需要的軌道上。這表明,以人民為中心既是一個政治上的要求,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這一觀點有利于扭轉那些把“做蛋糕”和“分蛋糕”對立起來,認為推進共同富裕就會影響發展的錯誤觀點。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一場深刻革命,是對全黨在政治立場、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的深刻革命。
西方的發展模式過度重視資本利益,助長資本擴張,必然無法做到以人民為中心;近年來,我國規范平臺發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領域的成就,正是由于堅持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的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對各級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
西方經濟學片面重視微觀、靜態的思維方式,缺乏全局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是導致當前西方經濟金融危機的思想根源。講話要求堅持系統觀念,提出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到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對我國的影響;強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些對當前做好工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具有強烈針對性。
講話表明,只要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規律,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從舊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中解放出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就會具有充沛的動力和活動,迎來光明的前景。
作者:江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來源:組織起來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