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倪思潔:會戰一載,成效幾何?五問“黑土糧倉”科技會戰
點擊:  作者:倪思潔    來源:中科院之聲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2-09-21 12:39:12

 

915日,張佳寶院士為記者介紹“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進展。倪思潔攝

 

去年7月,“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工程”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A類)的支持下正式啟動,以5年為期。

 

科研人員習慣于稱其為“‘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因為它集結了中科院院內的34家研究所和中科院院外的89家單位,共同組成了一支各專業匯聚、共1400余人的“集團軍”。

 

這是中科院又一次打響農業科技會戰。上世紀的黃淮海農業科技會戰,曾取得會戰地區糧食年生產能力提高500億斤的重大成就。

 

新時代這場農業科技會戰已啟動一年有余,“黑土糧倉”現狀如何,科技會戰進展怎樣?對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專項科學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佳寶,專項總指揮、中科院東北地理所所長姜明,以及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許航。

 

一問:“黑土糧倉”現狀如何?

 

黑土地被譽為我國“耕地中的大熊貓”,而東北黑土地被譽為我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黑土地的分布面積并不大,但它要比別處的地更‘厲害’。”張佳寶說,在黑土地上耕種,單季作物畝施肥量僅為其他地區土壤的70%左右,即使一年只種一季,也能生產全國四分之一的糧食,正因如此,“每到國家糧食供應最關鍵的時候,東北總能調出糧。”

 

對于科研人員來說,“黑土糧倉”指的是“黑土地區”。為了明確“黑土糧倉”的現狀,他們嚴格區分了黑土、黑土地、黑土地區。根據土壤系統分類方法,“黑土”指自然狀態下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層厚于1米的肥沃土壤,東北黑土耕地約1億畝;“黑土地”指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質表土層超過25厘米的土地,東北黑土地耕地約2.78億畝;而“黑土地區”是指分布在東北平原及周邊、海拔6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及平原以‘黑土’為主的地區,即東北地區,耕地面積約為5.38億畝。

 

“黑土糧倉”不只包括黑土,“我們常說的‘黑土地區’土壤中,還包含了黑鈣土、暗棕壤、棕壤、白漿土、草甸土等多種類型土壤。”張佳寶說。

 

另外,張佳寶認為,保護黑土地,除了需要保護土壤本身,還要保護好整個黑土地區域的生態系統。

 

“東北黑土地區生態系統是我國北方最好的生態屏障。這里東北部有濕潤森林及濕地生態區,中部有半濕潤森林草原生態區,西部是半干旱草原生態區。林、草、濕地是黑土地的重要生態屏障,也是黑土地有別于我國其他土壤的獨特優勢。”張佳寶說。

 

二問:會戰要解決什么問題?

 

受訪專家表示,“黑土糧倉”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黑土地存在的問題正是此次會戰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是導致黑土地退化的驅動因素。”張佳寶告訴記者,在長期高強度種植以及外源化肥養分非均衡輸入條件下,黑土地正在 “變瘦”,土壤有機質顯著下降。在水蝕、風蝕和凍融侵蝕作用下,黑土由初墾時60-80厘米降至40 厘米以下,60%以上的旱田發生水土流失,黑土層“變薄”,甚至出現破皮黃。機械化頻繁作業導致土壤壓實“變硬”,通透性變差,水肥保持能力減弱,作物難以破土出苗,導致農業減產。在退化的同時,土壤的健康水平、水資源的持續利用以及自然生態格局的協同調控功能也都隨之下降。

 

在張佳寶看來,會戰還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摸底”問題。“事實上,黑土地到底退化到什么程度,我們并不清楚,一時間還拿不出清單,需要建立完善的‘多源遙感-移動監測-原位檢測’的耕地質量天空地立體化監測技術體系,建立黑土地不同尺度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大數據平臺。”張佳寶說。

 

 

916日,張佳寶院士為記者介紹薄層黑土地形成過程及存在的問題。倪思潔攝

 

三問:會戰進展如何?

 

20213月,中科院與吉林省聯合上報“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向國家揭榜掛帥。20217月,中科院聯合東北三省一區啟動了“黑土糧倉”科技會戰。

 

“我們首次在非軍工專項中啟用總指揮、總工程師‘兩總制’。”許航介紹,在項目中,總指揮是專項第一負責人,總工程師則專門負責專項技術線,此外,項目還設立了科學總顧問,從而對專項進行嚴謹的科學把關。

 

他介紹,會戰的總體目標是引領“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近期目標是到2025年,為實現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平衡,支撐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打造中科院系統解決方案。中長期目標是到2030年,形成以中科院力量為核心的黑土地保護利用戰略方面軍,形成可迭代的現代化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技術體系,從政策、技術和產業支撐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

 

“目前,我們規劃了退化阻控、健康培育、生物驅動、智能農機、天空地感知、全域定制六大攻關任務,在齊齊哈爾、大河灣、大安、長春、沈陽、海倫、三江設立了七大萬畝示范區,為國家‘用好養好’黑土地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許航說。

 

姜明介紹,一年來,專項已推薦年度主推技術19項、主導品種9個,核心技術實現了區域適宜性創新;7大示范區引進新技術31項,打造可推廣模式89套,2022年預計輻射推廣面積10590萬畝以上。此外,他們還初步建立了黑土分類體系及退化診斷評價方案、黑土地智能化管控平臺,服務全域定制方案也已經落地。

 

四問:有哪些具體成果?

 

姜明介紹,項目目前摸索和發展了龍江模式、梨樹模式2.0、大河灣模式三種各具特色的黑土地保護利用模式。

 

其中,龍江模式是以秸稈粉碎、有機肥深混還田,結合玉米-大豆輪作為關鍵技術的深耕培土技術體系。通過實施能夠實現耕層厚度增加、土壤水分和養分庫容提高、全耕作層土壤有機質補給、作物增產增收的目標。

 

梨樹模式2.0是在“梨樹模式”基礎上,以高產、穩產、增效為目標,通過對技術模式區域化布局、模式參數優化,品種、密度、施肥等配套技術的精細集成,配套機具精準智能升級,研發的新一代保護性耕作綜合技術體系。通過實施,實現耕地保育、糧食增產增收、生態改善的多重目標。

 

大河灣模式服務于規模化的農墾、建設兵團、農場和中大型托管單位等,在保護黑土地的同時,綜合考慮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技術、農業算法與模型等技術的充分融合,提升綜合效益。

 

姜明介紹,目前,項目團隊已經在萬畝示范區解決了三大模式的關鍵技術瓶頸、區域適宜性評價、操作規程制定等問題。

 

五問:能否再續“黃淮海會戰”的成功?

 

許航介紹,“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是上世紀農業科技“黃淮海”會戰之后,中科院在新時代的一場新的農業科技攻關戰役。

 

“在做專項的方案設計時,我們梳理了全世界的科研成果,有些技術不適合我們,有些技術我們自己做得更好。我們選取了最適合我國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的的技術,并通過試驗檢驗最終總結出方案。”張佳寶說。

 

比如,“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借鑒了美國黑土地保護的舉措。20世紀30年代,美國黑土區面臨的問題與我國現如今相似,包括土壤侵蝕、退化等問題。之后的70年里,他們采用保護性耕作方式,以少耕、免耕加上秸稈覆蓋的方式對黑土地進行保護,到20世紀末,土壤有機質增加至3050g/kg

 

“所以,我們要有信心、有決心,這件事一定能干成。”張佳寶認為,不要指望3年或5年解決所有問題,而是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中科院將充分發揮理論創新支撐以及建制化體系化的高效率優勢,在未來把黑土地保護和利用的問題解決好。

 

來源:中國科學報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