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臺灣政策法案的同時,歐洲議會也以424票對14票,通過“臺灣情勢決議文”。美國阻撓中國實現統一的立場不必多言,歐洲跟美國的態度越來越趨于一致。如果再加上比美歐更不希望中國統一的日本,這就是中國實現統一的外部主要阻礙力量。
臺灣政客的操弄甚至影響塑造的島內民意并沒那么重要,他們阻止不了中國統一的結果,他們只能影響到臺灣統一的方式是和統還是武統。對于島內人民來說,和平統一是最有利的方式。對于大陸十四億中國人來說,實現統一是絕對壓倒性的心愿和意志,等待了七十多年了,對于等待的耐心也會越來越小,既然不能和統,那就選擇另一種方式好了。
維持現狀,以拖待變成為臺灣主要政黨的主要期待,他們最大的依仗當然是美國的軍事協防承諾,即便這種承諾看上去越來越靠不住。但現在大陸已經不可能給臺灣的事實獨立太多的時間了,與此同時,美國也越來越等不起了,因為中國大陸的實力已經增長到美國越來越不自信的程度了。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這是中國政府一再聲明的立場。但對于美國這種霸權習以為常的國家,干涉別國內政,從來就是家常便飯的事情。要讓統一問題真正變成中國內政問題,那中國就要有足夠的反介入和區域拒止的能力。
中國距離完全具備這個能力,可能只是再發展三五年時間就能實現的問題。
這就是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最擔心和焦慮的問題。三五年后的臺灣對美國是否還有可利用價值,美國并沒有太大的信心。美國要趁著臺灣還有價值,要進行充分利用。
佩洛西竄訪臺灣,以及美國正在推動的臺灣政策法,美國已經越來越告別在臺灣問題上的表面模糊態度(實質從不模糊),掏空“一個中國”實質性內容。美國要軍事上武裝臺灣,增加對臺灣的軍售力度,計劃售臺的武器進攻性更加明顯。
美國雖然不再具有中國近海的軍事優勢,無法在大陸啟動統一后,在臺海區域阻止解放軍登島成功。但美國也不想就此放棄西太平洋利益,那意味著美國從一個全球大國退回到地區強國,美元也會從唯一真正的世界貨幣縮水為世界貨幣之一,或者區域貨幣。統一后的中國直接面向太平洋,第一島鏈被徹底廢掉,第二島鏈也形同虛設。而韓日的海上重要生命線都經過臺灣海域。控制了臺灣,不用說韓國,就是日本,對于繼續倒向美國選邊戰,都要三思而行了。這樣就會動搖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安全框架。
臺海成為戰場,靠近中國大陸,是中國保證武統勝利的最有利條件之一。但因為中國的經濟重心都在沿海地區,這點也成為中國容易被對手增加統一成本的重要因素。當年中國把很多重要經濟布局都放在遠離沿海的內地,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美國已經看明白中國實現統一的決心,也看到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在快速增長,知道依靠美國協防臺灣的表態繼續長期阻止中國統一已經不可能。美國不可能為了臺灣跟解放軍一戰,美國的這個立場,事實上已經被測試出來了。所以,美國就要通過增加臺灣對大陸的反擊能力,使其有能力增加中國武力統一的代價。由此可以達到的目的:
1、增加臺灣反擊的能力,增加統一的成本,讓中國決策時投鼠忌器。
2、讓臺灣有可能成為烏克蘭那樣的代理人,通過代理人與大陸發生沖突,這是美國希望看到的。
3、即使仍不能阻止中國統一,也可以重創大陸沿海的經濟,讓中國經濟承受內傷。
美國現在最擔心的不是中國收回臺灣,而是中國會因此更快地全面崛起,全面地削弱美國在世界上的優勢。這種削弱主要體現在:
1、中國的制造業已經是世界最大規模,體系完整度最高,在中低產業,美國已經不具備與中國的競爭力。中國的產業升級正在加速進行,這讓美國尤其擔心。美國最怕的是中國“發達國家粉碎機”功能擴展到高端產業。中國產業升級完成,發達國家的好日子基本到頭了。所以美國開始害怕競爭,不再高舉自由貿易大旗,而是走向產業鏈的選擇性冷戰,一切為了阻止中國的產業鏈升級。同時,牽頭成立印太經濟框架,吸引東盟國家+印度,成為中國中低產業的競爭者,從產業鏈的不同層次,對中國制造業實力進行限制和削弱,這就是美國最近特別頻繁強調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通過臺灣反擊打擊中國沿海的經濟中心,既可以更有利于阻止中國產業鏈升級的速度,又可以加大中低端產業鏈向印度和東盟國家的轉移。
2、同時,美國正在通過升值制造其他國家的金融問題,進入財富收割季,美國正發愁不能從中國這里收割太多。中國的幾個主要金融中心都在沿海地區,如果借此讓資金快速大規模離開中國,再加上美歐日的聯合制裁,有利于在中國迅速制造一場夢寐以求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一場類似的危機,就有可能實現對幾十年財富積累的系統性洗劫,并讓中國喪失掉二十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動能。
3、美西方在中國還有很多把自身利益和美西方捆綁在一起的人,并在價值觀方面高度認同美西方,并愿意在中國和美西方之間選擇后者利益至上。中國有一些財富并不能經受陽光照射的力量,也會成為美西方重要的同盟軍,這種里應外合對中國的破壞力遠超出美國組織的反華外部同盟。這些隱藏在中國內部的力量,既會阻撓中國統一,也會選擇一切可能利用的機會配合美西方把中國發生的經濟危機迅速轉化為政治危機。從外部是不能阻止中國的,但內部力量卻可以從中國突然失去前進的動力。
用軍事力量阻止中國統一,美國已經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而通過這些混合戰手段,軍事方面由臺灣當代理人,經濟方面,則由美國主導實施一場對中國的全面立體戰爭,讓中國的經濟出現嚴重問題,掏空中國崛起的經濟基礎,引爆中國的全面危機,這或許是美國認為是對其最有利的局面。
臺灣問題一直是中美之間博弈的重點,但臺灣從來不是中美之間博弈的全部。中美之間的博弈決定的是世界秩序的重構,是世界未來幾百年的基本面貌。美國之所以阻止中國統一,也是從美國全球利益的角度看待這一問題的。
無論中國是否把終結西方霸權和收復臺灣結合在一起,美國都會把中國統一問題跟美國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動搖從而終結美國的全球領導力結合在一起,美西方特別是美歐已經把中華民族的復興與西方整體的衰落放在一起考慮。在阻止中國實現統一的問題上,美歐日已經達成一致。
自從美國引爆俄烏沖突,世界就進入了決戰階段。全球化進程遭遇障礙,世界加速分化組合,陣營劃分越來越明顯。
美西方這邊:
2021年9月,美英澳宣布建立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這是比五眼聯盟更小的昂撒小圈子,美國將其視為其威懾中國的關鍵環節。
2022年2月,美國拜登政府發布了印太戰略,組建美日澳印四邊安全機制,以對抗中國。
為了配合印太戰略,美國還于2022年5月23日在東京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框架”(IPEF),重點就是要建立有韌性的經濟(供應鏈),針對中國進行制造業供應鏈重構。
2021年6月,北約峰會聯合公報稱:“中國的野心和強硬行為對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和聯盟安全構成系統性挑戰。”北約2030年改革方案公開表示要將影響力擴散到亞太地區甚至全球,現在北約正積極推動“亞太化”進程。2022年4月6日,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外長首次出席北約外長級會議,5月5日韓國國情院加入北約組織合作網絡防御中心。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還公開宣稱,北約應介入臺灣問題,先發制人對中國發動攻擊。
中俄方面:
2019年,中俄雙邊關系從“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提升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2021年,中國方面宣布,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后來,通過發言人,確定兩國將彼此視為外交優先方向,是基于各自長遠發展作出的戰略選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也稱,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是21世紀國家間關系的典范。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傳統軍事政治同盟關系。
2022年9月14日,在撒馬爾罕上合峰會上,伊朗正式簽署了加入上合組織的備忘錄。本次峰會同時吸收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為對話伙伴國。在美國人看來,這是布熱津斯基曾最為擔心的中俄伊大聯盟正式成型的標志。金磚國家也要開始擴容。
包括美國傳統盟友的沙特等國對加入中俄主導的合作組織興趣濃厚,美國國力轉衰和中國實力上升的趨勢被很多國家確認為重新選邊的重要依據,直接原因是美國對全局重要區域的控制力下降。美國為了遏制中國,把主要資源抽調到太平洋地區,造成中東地區出現真空地帶。
美國對中俄的打壓政策,促成了中俄形成背靠背、肩并肩的關系。俄羅斯向西的路被封死,俄羅斯正式做出轉向東方的戰略大轉折,與中國實力的增長一起,是改變東西方力量對比的重要因素。這種力量對比對于其他國家選邊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對于俄羅斯來說,是要從東方彌補失去的西方貿易和發展空間,對于中國而言,則是徹底打開了中國向西的空間,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由線成面,同時是中國主導世界人口最多的亞洲大陸結束地緣政治碎片化的開始,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區一旦跟中國經濟體通過管道、鐵路綁定在一起,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就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中國還可以和這些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一起形成更為緊密和公平的經濟聯系和經濟循環,跟美英爭奪能源和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以及動搖美元的石油貨幣地位,增加石油人民幣的比重。帶著這些國家一起發展,中國制造業也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實現了這些目標,中國才算擁有了不再依賴美歐貨幣的條件和底氣,可以減少對于美元歐元等西方貨幣的需求,造成美元歐元地位下降的同時,還可以選擇時機和創造條件把人民幣的結算與中國最大制造業體系掛鉤。
一旦人民幣和世界石油天然氣的貿易以及工業品的交易掛鉤,就敲響了美元的喪鐘。依托美元的西方其他重要貨幣,也會一起沉淪。雖然這是一個時間很長的過程,但形成西方貨幣衰落不可逆轉的趨勢并不需要那么長的時間。
美元一旦失去了現有的地位,通過貨幣轉移財富和轉嫁危機的功能消失,美國去工業化就會從美國致命的弱點變成要命的危機。美國超發的貨幣,會迅速淹沒美國。
這些目標都很宏大,惟其如此,才能構成百年變局。更重要的是中國國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必須伴隨著這些目標的實現,才能突破美西方對中國發展的束縛。
美國是西方國家發展的頂峰,因為在西方國家范圍內,再也找不到有更大國土面積、更多人口和資源的國家了。亞洲大陸完成經濟和安全的一體化,也就宣判了近代500年以來海洋國家的上升期,以及海洋主導世界局勢的歷史。世界人口的重心和經濟的重心重合,世界最大的大陸找到歷史應有的地位,中國也實現了民族的復興,東西方的地位再次逆轉。百年變局完成。
這個過程同樣需要較長的時間。中國需要的是用盡可能短的時間,通過上合和金磚擴容,讓世界更多國家感受到這樣的趨勢已經形成。
臺灣問題,就是在這個大變局中從中美(日)博弈上升為東西方博弈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佩洛西竄訪臺灣后,表態支持“一個中國”,按照華春瑩的說法是“現在中國的身后是160多個國家,共同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與G7和一些歐洲國家的表態形成鮮明對比。
美西方允許的產業分工的上限是中國制造業停留在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不再謀求升級,把中國的發展天花板鎖死在發達之前的狀態。
美西方也不允許中國實現統一。在美西方看來,實現統一的中國,立即直面太平洋,中國就從一個內水為主的大陸性國家變成面向大洋并背靠歐亞大陸的路權與海權并重的國家。尤其一旦中國完成對亞歐陸權的統戰,背后有俄羅斯、中亞以及中東甚至還有東南亞組成的世界最大陸地板塊的大后方,又可以直面太平洋,跟海洋國家在太平洋上競爭海權,直接控制聯系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南海也會被中國主導,美西方對中國收復臺灣的容忍度為零。
因為歐洲的加入,解決臺灣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中國與美日之間的較量,牽動的是全世界的主要力量。
美西方已經把中國的臺灣問題放在關系中國與美西方實力對比,關系東西方未來的高度。
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時間。最令美歐焦慮的是什么?也是時間。再給中國五年發展機遇期,現在很多有懸念的問題就不會再是問題了。
所以,臺灣問題上,美國結束了模糊策略,開始采取攻勢和挑釁,美國要加大對臺灣的武裝速度,歐洲開始把手伸到萬里之遙的臺海(還有東海和南海)。歐洲開始把手伸到萬里之遙的臺海(還有東海和南海)。
對中國來說,解決臺灣問題也必須跟終結西方霸權,結合在一起。只是時機和路徑可能不只一條:
1、先解決臺灣問題再終結西方霸權。先不考慮經濟代價大小,在美國還沒有完全喪失軍事干預能力之前,解決臺灣問題。中國現在完全具備這個能力。這種情況下,中國要在還未完成產業升級,西方仍有相當的經濟反制能力情況下,面對美歐日的聯合經濟制裁,包括查扣中國在西方經濟體內的資產。美國也很有可能切斷中國的海上能源和商品輸出通道,中國與西方迅速進入全面或部分脫鉤狀態。至于全面還是部分脫鉤,則取決于西方是否能夠找到類似的價格差不多的替代品。只要中國能夠抗住了這些制裁措施,美歐的衰退就會加速。佩洛西竄訪臺灣時,倒是一個相對不錯的時機。因為此時,美西方正在聯合制裁俄羅斯,美歐的通脹很嚴重,美國主導的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剛剛開始,還特別需要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抑制其各自國內通脹的失控。美西方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多少都會有所顧忌。
2、解決臺灣問題和終結西方霸權結合進行。在俄羅斯暫時拖住美西方一部分力量,美國尚未正式組織起針對中國的遏制統一陣線之時,中國抓緊時間進行準備,包括:
軍事斗爭準備更充分,中國的“區域拒止”能力在太平洋方向延伸到關島以東,在此區域內中國具有全面徹底挫敗一切軍事干預行動的能力。南海安全主導權,將馬六甲置于中國軍事力量的覆蓋區域。印度洋上最好也有中國海軍的前進基地,中巴經濟走廊的陸上通道建成后,陸軍也有了力量投送的快速通道,二者形成密切配合。
產業鏈的關鍵性短板問題得到基本解決,產業升級基本完成,芯片自給率按照原來的規劃是2025年提高到70%,現在看難度不小,但至少50%的自給率應該爭取達到。
經濟內循環實現重大突破,經濟內循環最關鍵的是內需能夠消化更多的產能,這個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是共同富裕加快實施,縮小貧富差距,讓更多的人有消費能力。
通過與更多國家的貿易結算去西方貨幣化,減少中國對于美元為主的西方貨幣儲備的依賴,減少中國在美西方金融和經濟體系內的資產。
上合和金磚擴容,將一帶一路沿線上的關鍵節點國家、重要能源國家以及地緣戰略位置重要的國家吸收進來,做好美歐日聯合對中國實施制裁的應對之策和替代發展空間。美歐日敢這么做,就帶領這些國家,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團結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孤立美西方國家。
國內更要對那些吃里爬外,隨時有可能里應外合的異己力量進行系統性的清理,消除限制和威脅中國最大的短板。
不管怎樣,解決統一問題的時間也不會遠了。這是中國實現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必須實現的重大任務,也是具有中國心的全體中國人的共同期待。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明人明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