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一則《齊齊哈爾這位父親心聲要聽見要讀懂》的短視頻中說:
“齊齊哈爾遇難女孩父親的視頻,為什么會被全網刷屏?因為他的冷靜克制,超乎了我們的想象,也讓我們看到在這場事故當中缺失的東西。
女孩的父親說:孩子被送醫5小時,沒有人出面溝通。在官方通報里,有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不惜一切代價的救援,還有事后開展的安全大檢查。貌似什么環節都全了,也很及時。但從家屬的反應來看,這里面缺失了關愛------那種對家屬將心比心的體諒。
這位父親說,搶救室外有防止家屬鬧事的警察,有寸步不離的相關部門人員,但就是沒有跟他們同步信息的人。‘維穩’超過了安慰,也失去了治愈。站在家屬的角度,那一刻除了想知道事情的進展,除了想見孩子一面,哪還有心思‘鬧事’呢?這種因為怕鬧事就一味嚴防死守,不敢面對不敢溝通,導致家屬成了信息孤島,往往才是矛盾的根源,值得反思。
這位父親說的問題尖銳,但情緒上沒有過激。我們不要總把人想得太壞,也不能漠視家屬的知情權,更不能把家屬失去親人的情緒當成對立面。事故不能光想著‘平事’和‘維穩’,還得多點人情味。”
現實中,凡事抱定“平事”態度的并不鮮見。比如一些從事應急管理工作的人,特別注重對方是否簽收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之類,至于對方是否真的整改到位卻并不上心。之所以注重保存簽收憑據之類,無非是為了出事時好減輕自己罪責。如此“以推脫責任為己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均不在工作本身,而只是保自己的職位。正是拜這種心理所賜,許多安全隱患最終釀成事故,應驗了“不出事便不完事”的魔咒。
把家屬失去親人的情緒當成對立面,事故當前光想著“平事”和“維穩”,少數人的冷血反應,折射出其內心的變態到了讓人恐怖的地步。
“平事”“維穩”至上,說到底是個人職位至上、烏紗至上,而不是人民至上。而如果人民至上不能真正落到實處,長遠觀之,欲求烏紗至上,豈不是緣木求魚?
沒有人味的官僚就是魔鬼,沒有人味的
(作者單位:合肥市包河區總工會;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