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相比起同樣專精電動汽車電池的寧德時代,計劃和福特在美國合作建廠所遭受到的阻撓,國軒高科在美建廠的經歷堪稱“暢通無阻”。
國軒高科目前大股東為大眾中國
華盛頓之所以會保持緘默,和當下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大趨勢有關。在今年的慕尼黑車展上,集體出海的中國車企震驚了歐洲。
讓一眾德國車企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競爭壓力,同時也讓不可一世的歐洲車企,意識到自己在“新賽道”上其實是處于劣勢的一方。
同樣感受到壓力的還有大洋彼岸的美國,因為美國直到現在也僅有特斯拉一家品牌“能打”,而且還是依托中國供應鏈才能實現高產能。
因此拜登政府近段時間正在全球范圍內悶聲搜集資源,近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的東盟峰會上,出席會議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同印尼總統佐科舉行會晤。
期間,佐科向哈里斯提議,盡快就金屬鎳達成貿易協議,以確保印尼金屬鎳的出口,可以得到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補貼,作為全球最大的金屬鎳生產國,擁有了全球25%金屬鎳儲量的印尼,是美國無法回避的一個戰略級交易對象。但搜集資源、吸引外資并不足以讓美國具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掀翻中國的能力。
中企在歐洲車展大殺四方
以國軒高科為例,根據開源數據顯示,國軒高科在我們國內的新能源電池品牌排行中位居第三,前兩名分別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但這個第三卻是“斷檔式”第三,根據國軒高科公布的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的儲能業務收入為41.47億人民幣。而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則達到了千億級別。
另外,中國本土車企使用國軒高科電池的并不算多,大多集中在二線品牌。
更重要的是,國軒高科已經不再是純粹的中國企業,該公司的最大股東是大眾中國,因此赴美建廠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大眾品牌在美國的經營戰略,為大眾汽車提供配套服務,以便于和特斯拉、福特等美國品牌同臺競爭。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所具備的優勢已經達到了產業級,因此我們絲毫不懼怕來自美西方的競爭。
中企電動車產業鏈已成熟
而且大量的事實證明,有著“發達國家粉碎機”之稱的中國制造業,一旦在某個領域取得了全面突破并取得成就,其中的暴利空間就會受到極大壓縮。當對手踏入中國最擅長的領域時,要么選擇承擔不可知的風險“另起爐灶”,要么選擇“打不過就加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不例外。
文章來源:軍迷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