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中美新一輪戰略磋商基本上已經結束了,盡管在磋商中并沒有取得什么重要的成果,可中國同意磋商本身就已經是給了拜登面子。從美方透露未來幾天可能“通話”的消息來看,中國還真的算是給足了面子。拜登下臺前實現最后一次“會晤”的可能性大增。
在宣布退選總統連任和確定了哈里斯“接班”之后,美國總統拜登又推動了新一輪的中美戰略磋商。以美國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訪問中國為標志,這新一輪磋商也就開始了,而以中方赴美參會期間與美國務卿布林肯的會談為標志,新一輪戰略磋商也就基本上結束了。
盡管中方與布林肯的會談不是十分“愉快”,這從布林肯在中國國慶前沒有發“賀電”就可以看出,可是隨后還是在10月3日補發了賀電,這表明中國最終還是決定給拜登一點面子。
在布林肯補發國慶賀電之后,美方立即就透露未來幾天可能再一次“通話”,盡管我方已經明確不參加巴西G20峰會,可最后還有一個秘魯APEC會議,這才是會晤的最后一次機會。
臨秋末晚,拜登還要進行任期內最后一次中美戰略磋商,核心不在于能否取得磋商成果,而在于借機尋求“會晤”的可能。真正的目的有二。
一是為自己任期畫上一個基本圓滿的句號。
世界進入到重構世界秩序的“大國競爭”時代,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對手,這都是拜登定義的。
盡管拜登一再強調是競爭不是對抗,可重構世界秩序,或者說改變世界,又豈是用競爭能夠實現的?強大的美國,手握霸權的美國,又怎么能讓中國和平復興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實際上,這等于是拜登給中美關系定性為“敵對”。
盡管如此,可拜登也清楚,冷戰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中國也不是當年的蘇聯可比。重要的是,世界在變。不管是冷戰還是熱戰都是普遍反對的。因此,拜登把打壓遏制說成是“競爭”。
美國嚴厲打壓了中國,可中國并沒有與美國“反目成仇”,這等于是進入了美國的所謂“競爭”節奏,這彰顯的是拜登掌控局勢的能力。
然而,既然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系,拜登在任期內卻沒能與中國實現相互的“正式國事訪問”,這又表明了拜登的外交無能,既然已經是無法實現互訪了,那么再實現一次“會晤”也是好的。
因此,只有實現了再一次“會晤”,多少也表明了拜登的外交掌控能力,也算是他這一屆總統在處理最重要的雙邊關系的圓滿。
二是為哈里斯站隊。
拜登退選是情非得已,或者說并非出自個人意愿,是被民主黨人逼宮的結果。讓他的副手哈里斯成為他的競爭接班人,這應當是拜登退選的重要條件。
在近四年的時間里,拜登一直表現出來的是與哈里斯的關系相當“親密”,或者他會認為哈里斯會對他能感恩戴德,也就是一旦當選能夠繼續他的理國執政理念。重要的是,或許拜登還認為自己的影響力能夠助哈里斯取勝。
在即將卸任之際,再推動一次中美戰略磋商,如果談得好,就會讓美國的選民們認為拜登還有較強的能力,美國選民或許會選擇拜登的親選接班人。
重要的是,這一輪中美戰略磋商,即使沒有成果,中國當然也希望下一屆政府能夠延續下來。
如果特朗普上臺后完全推翻,一切都得重頭再來,這自然不是中國所愿。而重新磋商后,如果繼任者不認可,也就意味著美國的出爾反爾,這會讓中國反感。中美關系的緩和恐怕會更困難,這等于是給特朗普挖了個坑。
如果是哈里斯上臺,自然會更多延續這一輪的戰略磋商,這等于是繼承了拜登的政治遺產。
對于我方來說,對美國人的談談打打、打打談談已經形成了習慣。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不受其害了。正所謂你有你的千條妙計,我有我的一定之規。
既然美國主動“求穩”,對中國來說也是求之不得的。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爭取更多的時間來發展強大自己,更需要時間來進行戰略部署,自然不希望中美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
但是,近來拜登的表現實在也不怎么地,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勢,一邊與中國進行戰略磋商,一邊卻在臺海和南海制造緊張空氣,還有加征關稅。所以,相見自然是難了。
中國不參加巴西舉辦的G20峰會,這應當令拜登有些惱火,這可能是布林肯在中國國慶之前破例不祝賀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許隨后獲悉中國要參加G20之后的秘魯APEC峰會,這又燃起了希望。
對于中國來說,盡管G20峰會的范圍更大。可如今,G20已經是沒有太大的意義了。而APEC屬于亞太范圍,對中國來說意義或許更大。
重要的是,中國與巴西見面的時候太多了,該說的也都說明白了。而中巴的合作也是相當密切。借參加APEC峰會與秘魯加強一下溝通合作,可能更重要。
而對于拜登來說,屆時已經是明確了美國新總統,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選擇參會,當然會選擇盟友更多的G20峰會了。秘魯對拜登來說重要性就差了一些。
會晤可以,但不是美國想會晤就能實現會晤的,當初也是在“面向巴厘島”的情況之下才有好“通往舊金山”之約,這一次恐怕也是如此。美國不做出一些改變,或者說總想表現得強勢,見與不見真的沒有必要了。
總之,秘魯是拜登最后的機會了,就看他自己能否抓得住,或許近來美方打感情牌,就是為了能夠見一面。如果真的如此,那等于是給足了拜登面子。在會晤問題上美方顯得非常被動。而由中國來決定見與不見和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見,這當然也顯示的是中國強勢了。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動態大參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