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6年5月,《居安思危——蘇共亡黨的歷史教訓》教育參考片發行后,在思想理論界和黨員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全國不少地方和部門組織觀看并舉辦座談會談學習體會。5月11日、8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作為創作方舉辦了兩場座談會。現將當時的座談會發言紀要刊發如下,以饗讀者。
【原編者按】與會者認為,《居安思危——蘇共亡黨的歷史教訓》教育參考片,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從蘇共內部問題的產生和變化的角度,深刻揭示了蘇聯解體這一震驚世界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本質原因,為世界共產黨人和一切進步人士從蘇共興衰和蘇聯興亡的過程中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提供了一部內容豐富、觀點鮮明、邏輯嚴密、論證精辟的好教材。這部片子,干部群眾看了不深奧、理論界看了不淺薄。這部影片的播出,對于推動學術界關于蘇聯演變的歷史研究,澄清人們對蘇聯演變的模糊認識,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大家建議,盡快在黨員、各級干部和大學生中組織觀看。現將會議紀要刊發如下。
【紀要原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舉行全體常務理事、特邀研究員會議,觀看根據李慎明同志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蘇共亡黨的歷史教訓”成果制作的《居安思危——蘇共亡黨的歷史教訓》八集教育參考片并進行座談討論。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兼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中組部原部長張全景,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科揚和中國社科院副秘書長何秉孟、黃浩濤出席會議。中央黨校、中央編譯局、中聯部、新華社、北京大學、人民大學、中組部黨建研究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和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座談會。
李慎明同志指出,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的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蘇聯解體的研究。理論工作者也都高度關注這一問題,認為這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一筆豐厚的重大政治遺產,必須嚴肅認真地對待,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下苦功夫得出科學結論。2000年,我院決定成立“蘇共亡黨的歷史教訓研究”重大課題,后又被列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此前,對該問題的研究在國內已正式出版過幾十種成果,有些成果達到了相當水準。坦誠地講,我們對有的成果所做的個別結論并不贊同。為了搞好此重大課題的研究,課題組先后認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系列論述,學習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同志對蘇聯和蘇聯有關領導人的精辟論述。比如,早在1991年12月,江澤民同志就指出,蘇聯東歐的變化,并不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失敗,而是放棄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胡錦濤同志2000年12月在“四個如何認識”研討會上的講話中也明確指出,黨的理論正確和牢固與否,直接關系著黨的興衰存亡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之所以會解體,具有光榮斗爭歷史的蘇聯共產黨之所以會失去政權并頃刻瓦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理論上政治上出了問題。從赫魯曉夫丟掉斯大林這把刀子,到戈爾巴喬夫公開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前后經過30多年,指導思想上的多元化導致黨內思想混亂,從思想政治上徹底解除了武裝。蘇聯共產黨從思想渙散走到組織瓦解,教訓是很深刻的。江澤民和胡錦濤同志的上述論述,對于我們搞好研究有著重要的直接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方法上,課題組特別強調要盡可能占有詳盡資料,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資料進行分析、甄別;特別強調從基本事實出發,從事實中盡可能得出科學的結論。課題組成員先后閱讀了數十本尤其是俄羅斯直接當事人關于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親歷回憶和有關書籍,同時還特別關注俄羅斯各界人士對此問題最新認識。我本人曾兩次赴俄羅斯,與上百位俄羅斯專家學者、政界人物和其他各階層人士交談。
李慎明同志說,蘇聯解體、蘇共垮臺使俄羅斯倒退了幾十年。這從反面說明,鄧小平同志在糾正毛主席晚年錯誤的同時,充分肯定毛主席的偉大歷史功績是完全正確的。這也充分說明,鄧小平同志“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論斷的正確。總結蘇聯解體的教訓,從一定意義上講,可以看到這樣一條明顯的脈絡: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出在蘇聯共產黨黨內,黨內存在的問題中,理論上的問題是發端。理論上出現問題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黨的主要領導人的理論素養,再深究下去就是理論上的素養導致其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動搖。綜觀蘇共歷史,列寧是堅定、清醒而又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斯大林時期黨的理論出現過問題,但所出的問題仍然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赫魯曉夫時期黨的理論開始發生質的變化;從赫魯曉夫,到勃涅日列夫,再到戈爾巴喬夫,逐步完成理論上對馬克思主義的脫離、背離、背叛,所以最終導致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我們中國之所以搞得好,就是因為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堅定不移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不移地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我們深信,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有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我們絕不能也絕不會走蘇共的路。我們對黨、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充滿信心。課題組制作這部影片的目的,正是想為我們黨、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做一點工作。
李慎明同志說,課題組始終堅持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嚴謹學風開展這項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所采用的材料與資料來源具有權威性,均經過反復查證和甄別。作為課題的主持人和影片的總撰稿人,他深感責任重大。由于水平有限,盡管做出了努力,影片仍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對蘇聯解體原因的研究還僅是起步,任重道遠。衷心希望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
張全景同志指出,蘇聯解體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沖擊,總結經驗教訓非常必要。江澤民同志對西化、分化一直強調要居安思危,作為個人我在考慮一個問題,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是一脈相承,蘇聯最后把列寧和斯大林“兩把刀”都丟了,搞到最后蘇共只能在區以下活動。所以搞這個片子很有必要。中央紀委等有關方面出了很大的力,出版和發行方面要讓盡可能多的黨員干部尤其是縣團級以上黨員干部看。這對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有重大意義。出版發行方面應該盡可能快發、多發。
張全景同志強調,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由漸變到突變。蘇聯解體、蘇共垮臺也有軌跡可尋。它始于赫魯曉夫所提出的“全民國家”、“全民黨”理論和全面否定斯大林,導致在蘇共、蘇聯人民當中造成思想混亂。斯大林接手時的蘇聯經濟很困難,為什么那時的蘇聯面對納粹德國的強大進攻沒有被打垮,而現在卻垮了?需要認真分析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希望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借鑒其他黨建設的經驗教訓,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應有貢獻。
鄭科揚同志主要講了兩點:第一點,和大家意見一樣,認為制作、出版、發行該片是為黨的建設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我能參與這項工作,很高興、很榮幸。毛澤東同志就提出要研究蘇聯。蘇聯解體、蘇共亡黨,震驚世界。究竟是什么原因?根本原因是出在黨內。蘇聯解體后,美國把主要注意力對著中國,我們要居安思危。
第二點,制作這個片子,感到很有難度。首先這是一個政論片,要有理論思維;第二,它是一個要利用電視藝術的表現形式;第三,拍攝、制作該片,涉外工作怎么處理好;最后還有一個搞出來以后有多少人認可、有沒有風險,這都是不能回避的問題。搞時我們是參加了,但也不是沒有顧慮、沒有擔心。該片在制作中使用了許多第一手材料,現在看來要比預想的好,定為發行在縣團級以上也是恰當的。現在我在想一個問題:全黨看了以后會有什么感覺?可能絕大多數的人,只要是不想共產黨垮臺的人,都會覺得好,但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認為又在搞“左”的一套了;二是擔心會不會認為在以古諷今、在含沙射影。但我認為,這部片子在總體上是完全站得住的,絕大多數人是會接受的;有極少數人即使目前暫不接受,我相信他們中的大多數將來也是會接受的。我的老伴因病臥床,平常很少看電視,對這部片子卻堅持要看。這里面有很多大家以前不熟悉的資料,不熟悉的情況,如怎樣看待斯大林、蘇共哪些政策和現象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和警惕等,還是很吸引人的。我的女兒也跟著看了,她問我:“這個片子是讓縣團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看,我不是縣團級以上,應不應該看?”我說,你是黨員,就應該看。她的本意是:普通群眾也都應看看這個片子。
總的來說,效果比預想的好得多,很高興能夠搞成這樣。
與會者一致認為,《居安思危》教育參考片通過真實的歷史畫面,從理論上闡釋了蘇聯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壯大到走向敗亡的歷史過程,向世人揭示出蘇聯共產黨被瓦解、分裂的歷史本質。影片一個十分鮮明的特點,就是用事實說話,以理服人;普通干部群眾看了不覺得深奧,理論學術界看了不以為膚淺,有很強的針對性,使人在歷史事實和經驗總結中受到啟發和教育。這是我國思想理論界一件非常值得祝賀的事情。
1.該片是關于蘇聯演變歷史研究的代表作
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毛相麟同志說,該片是對蘇聯亡黨亡國歷史教訓進行十余年深入研究的一項最新成果。這項成果已經不是停留在紙上,而是作為影視的形式出現,是這方面研究的升華,其社會效應將有很大提高。許多理論上的具體問題在其中得到了解決,可以讓人們了解我國相關研究領域、特別是中國社科院有關專家對斯大林、蘇聯解體等具體問題的認識。
中心常務理事、中國社科院原世經政所所長谷源洋同志說,“蘇共興衰與蘇聯興亡”是一項嚴肅的研究課題,這樣一個嚴肅的研究成果能以立體媒體形式表現出來,其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它比平面媒體所產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強烈得多,既具有教育性、可視性,又有政治性、學術性。
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央黨校教授紀軍同志談到,這部影片的突出特點是:其一,主題鮮明,深刻揭示了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原因。國內對蘇聯解體的研究雖然成果不少,但大多數將其失敗原因歸于“經濟沒搞上去”等表面原因,或套用西方的“斯大林模式破產”等說法,即便是從黨內分析,也是歸于“戈爾巴喬夫叛賣”,沒有從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的角度分析。該片主題突出,系統地分析了蘇共黨內存在的問題與其興亡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于中國共產黨總結蘇共的經驗,居安思危,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鞏固執政地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二,影片史料豐富,信息量大,為國內同類題材作品中前所未有,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其三,采用影片這種廣大干部黨員易于接受的生動形象的方式,把蘇聯解體和蘇共垮臺的深刻原因展現在觀眾面前,有助于幫助廣大干部黨員增強黨性和提高理論水平。影片適合作為黨課教材。
2.該片是總結蘇聯亡國深刻教訓的一部精品成果
中心常務理事、中央編譯局原副局長李其慶同志指出,蘇聯的亡黨亡國是20世紀最具影響的歷史事件,也是國際共運史上最大的悲劇。這部教育參考片從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出發,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在占有大量歷史材料的基礎上,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深刻反思和總結,并用電視政論片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具有很強的理論氣勢和感染力、說服力、震撼力;看過后,往往有非常強烈的沉重感,但沉重之中又會催生每一個有良知的黨員干部強烈的責任感。該片必將對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大學生產生十分積極有效的教育作用。
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田春生同志說,國內對蘇聯解體原因一直都存在著爭論,經過十幾年的歷史沉淀和思考,人們已經認識到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出在蘇共黨內。對于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如果黨內發生了“和平演變”,經濟能不能發展?經濟發展了,是否就能保證黨內不發生變化?進一步講,黨要發生變化了,這個社會還能不能穩定?從這部片子可以看到,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黨的作用和黨的先進性有著緊密的聯系。這部影片在理論性和現實性上都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對于青年一代了解蘇共和蘇聯的歷史與背景很有教育意義。
中心特邀研究員、人民大學哲學系安啟念同志說,這部影片不是全面探討蘇聯解體蘇東劇變原因的,不能從這個角度去要求它。影片主題很明確,是總結蘇共亡黨蘇聯亡國的經驗教訓,且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如何吸取其教訓。該片從八個方面做出的分析內容全面、語言生動,用事實說話,評價比較客觀、公正,令人信服,是國內關于蘇聯演變歷史研究的一部精品成果。
3.制作這部片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心副主任、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吳恩遠同志指出,對蘇共亡黨教訓,我們黨很早就加以注意并要求學術界認真加以研究,直到最近的中央文件、中央領導人的講話中都對蘇聯解體原因高度重視,說明這個問題極具現實性。為了維護我國的長治久安,需要從曾經對我國政治經濟體制的形成給以極大影響的蘇聯、特別是它的敗亡中吸取教訓。因此,制作這部片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心常務理事、中國社科院世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陳之驊同志認為,這部影片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影片之所以使人感到震撼就是因為它具有現實性。理論研究、學術研究不可能是純理論、純學術的,必須要為現實服務。影片不是遲到的,不是間接服務的,而是用事實來說話,片中的很多資料來自俄羅斯,是當時事件的真實紀錄,如魚子醬案、駙馬案等。
中心特邀研究員、中聯部調研咨詢組研究員肖楓同志認為,影片無疑會有缺憾,但肯定是一部好片子。它在兩個方面給人以深刻印象:一是充分說明了問題出在黨內,蘇聯是由“執政黨危機”導致“國家危機”,由“亡黨”導致“亡國”的,可以說“成也在黨,敗也在黨”,吸取其教訓就必須把執政黨建設好。二是蘇聯解體的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影片充分地說明,戈爾巴喬夫的所謂“改革”走的是條“邪路”,結果將蘇聯這個世界大國給葬送了。這對我們黨搞好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占安同志指出,影片運用大量真實的歷史資料,對蘇共之所以垮臺、蘇聯之所以解體的原因做了深層次的挖掘,對蘇共亡黨蘇聯亡國的歷史教訓做了深刻的總結,對一些存在人們心中多年但一直沒有權威性解釋的問題給出了明確的回答。建議中組部、中宣部、中紀委重視對這部片子的宣傳,在黨員、領導干部以及高校學生中組織觀看。
4.該片內容生動、資料豐富、語言通俗、理論嚴謹,給人以正面的啟發和教育
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央黨校教授張中云同志認為,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的事件已過去將近15年,研究蘇聯亡黨亡國的原因與教訓所出版的專著、發表的論文不計其數,但觀點、結論給人的印象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引起某種思想混亂。這部影片以生動而真實的形象、豐富而客觀的代表性資料、通俗而優美的語言、科學而嚴謹的理論、娓娓動聽而深入淺出的講解,給人以正確、正面的啟發和教育。它的優點可用“形象、簡明、準確、易記”八個字來概括。特別是涉及政治思想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的若干基本政治理論觀點,如共產黨必須堅持并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共產黨執政,亡黨必亡國;共產黨脫離群眾必衰亡;共產黨的領袖是一個集團,而不是個人;共產黨不能搞意識形態多元化等,都會在觀看片子過程中自然形成并印入腦海,沒有抽象說教和硬灌的感覺。現在推出這部影片正當其時。
二、蘇聯解體歷史原因的分析
與會者認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蘇聯所發生的問題都不是小問題。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無論在成功的方面,還是在錯誤、失敗的方面,其經驗和教訓對我們這樣的大黨大國來說尤為寶貴。《居安思危》教育參考片,為人們全面認識和總結蘇共亡黨蘇聯亡國的歷史教訓,打開了一條正確的思路。
1.蘇聯亡黨亡國的根本原因出在蘇共黨內
中心常務理事、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侯惠勤同志指出,“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有著70多年歷史,經歷過世界大戰的嚴峻考驗,取得過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和文化進步等輝煌成就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竟在沒有硝煙的和平發展時期土崩瓦解,其中的教訓深刻而慘痛。正如影片所說:“蘇聯共產黨在擁有20萬多名黨員的時候,領導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在擁有35萬多名黨員的時候,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并執掌了全國政權;在擁有554萬多名黨員的時候,領導人民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德國法西斯,為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立下了不朽功勛。而在擁有近2000萬名黨員的時候,蘇共卻喪失了執政地位,亡黨亡國。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就出在蘇聯共產黨黨內。”事實表明,是蘇共領導人自掘了墳墓,毀掉了黨,葬送了列寧、斯大林締造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中的致命點有兩個:一是放棄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二是放棄共產黨的執政黨地位。
李其慶同志指出,科學地認識前蘇聯亡黨亡國的歷史教訓并非易事。這是因為,首先蘇共興衰這一跨越80年的歷史事件錯綜復雜;其次,蘇東劇變僅僅發生15年,有些問題還沒有充分暴露,而人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也需要一個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該片在破解這一難題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創新性成果。它全面、客觀地分析了導致這一事件發生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國內外因素、黨內外因素、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以及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和社會因素等,得出了說理的、令人信服的結論。影片對這一事件后果和影響的分析振聾發聵、發人深省。作為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蘇東劇變在西方也引起很大反響。早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就出版了諸如《電波里面出自由》等書籍,總結西方分化瓦解蘇聯和東歐國家以及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成功經驗。最近,西方又出版書籍稱,俄羅斯在多黨制、市民社會、自由、人權、宗教等方面與西方價值觀日益接近,鼓吹西方應“接納”俄羅斯,等等。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在當前形勢下,這部電視片的制作和發行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它將在澄清事實、分清是非、抵御西方意識形態影響方面發揮戰斗作用。
2.采取歷史虛無主義態度是背離馬列的開始,是全盤否定蘇聯歷史
吳恩遠同志指出,《居安思危》這部影片提出了很多理論問題,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要正確總結出蘇聯解體、蘇共亡黨教訓,首要的一個前提是必須掌握正確的理論,即方法論。不能像戈爾巴喬夫那樣,采取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全盤否定蘇聯歷史,這是導致蘇共亡黨的一個重要因素。影片不僅涉及一些重要理論問題,也涉及一些學術界在此項研究中的一些焦點、難點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看法,所以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如關于斯大林和所謂斯大林模式的評價,這是在學界長期引起爭論的問題。該片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既充分肯定斯大林和斯大林時期的蘇聯社會制度對蘇聯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也不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體制的嚴重弊端,這是一種唯物辯證的態度。
3.戈爾巴喬夫推行改革“新思維”與“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是導致蘇共垮臺、蘇聯解體的決定性原因
中心常務理事、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羅文東同志說,影片在全面論述蘇共興衰的歷史軌跡,蘇共的基本理論及指導方針、意識形態工作、黨風、特權階層、組織路線和領導集團,以及蘇共對西方世界西化、分化戰略的基礎上,對蘇聯解體諸多原因進行了比較分析,并從歷史與邏輯相一致、理論與實際相統一的高度,闡明了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綜觀蘇共垮臺和蘇聯解體的歷史過程,不難發現:蘇聯演變同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改革“新思維”與“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緊密相關;蘇聯演變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所謂改革“新思維”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路線和綱領產生、泛濫和破產的過程。在導致蘇聯解體的諸多原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是以戈爾巴喬夫為代表的蘇東領導集團推行了一條錯誤的“改革”路線和方針。無論是西方國家實施“和平演變”戰略,還是蘇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是為國內外敵對勢力反共反社會主義提供了便利條件,并不必然導致蘇聯解體的結果。然而,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新思維”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這些錯誤的改革“藥方”,把蘇聯這個得了“疾病”,但沒有得“絕癥”的國家給“治死”了。美國前總統布什更加直言不諱地說,蘇東“發生‘和平演變’是戈爾巴喬夫所做工作的結果”。
中心特邀研究員、中組部黨建研究所沈宗武同志談到,蘇共垮臺的最根本原因不外乎三個:意識形態多元化;實行多黨制;推行私有化改革。這三個方面既是敵對勢力搞垮蘇共政權的基本手段,也是蘇共高層領導自亂陣腳的基本表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吸取蘇共垮臺教訓的角度看,我們要居安思危,扎扎實實地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全面加強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必須在推進改革開放進程中牢牢做到三點: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二是堅決實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三是堅決維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三、蘇聯解體歷史教訓的啟示
與會者指出,科學地借鑒世界各國歷史,特別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是世界社會主義研究題中應有之義。
1.蘇共亡黨蘇聯亡國的慘痛歷史過程和確鑿的歷史事實,深刻揭示了依靠無產階級專政保衛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
與會者談到,鄧小平同志曾說,1989年北京的“動亂給我們上了一堂大課”;不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資產階級自由化泛濫……垮起來可是一夜之間啊” !從一定意義上講,在走什么道路的問題上,俄國給我們當過兩次“老師”:一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二是蘇聯解體一聲鐘響,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中心常務理事、中國社科院原馬列所所長李崇富同志指出,歷史的曲折性向人們說明了一個道理,許多革命的、先進的、科學的、正確的東西,有時是通過某種間接的、扭曲的方式表現出來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進行的反對蘇共現代修正主義的偉大實踐及其理論思想,也是在歷史的顛簸中行進和發展起來的,有的方面是通過曲折的方式創造性地運用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從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取得了十分寶貴的實踐成果和理論成果。今天的全球化現象,首先和基本的表現是政治斗爭的全球化。蘇共亡黨蘇聯亡國就是這樣一種全球化的結果。它從世界的范圍和時代的高度,提出并告誡世界各國共產黨人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誰要是輕視了或者看不到政治斗爭全球化在本國的表現,就一定會成為全球化的犧牲品。影片《居安思危》通過蘇共亡黨蘇聯亡國的歷史事實揭示出,“誰勝誰負”、“誰戰勝誰”的問題是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期間社會主義建設社會的基本問題。
2.汲取蘇共亡黨血的教訓,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
陳占安同志說,觀看這部專題片,我們要從蘇共亡黨血的教訓中悟出道理,要通過我們的工作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構筑拒腐防變的鋼鐵長城。從黨的實際情況看,我們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方面需要加以改進。要求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做實事、做好事是必要的,但這還不夠。我們黨的一些同志,甚至包括一些領導干部多年不讀馬列,喊著“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的口號,卻很少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這是一個大問題。再就是歷史知識欠缺,尤其是年輕同志,生在改革開放以后,在復雜的社會背景特別是來自西方敵對勢力意識形態擠壓的形勢下,對于歷史包括中國的歷史、蘇聯的歷史,都出現了某種似是而非的看法。有的人全盤否定斯大林,全盤否定蘇聯的歷史,全盤否定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毛澤東,全盤否定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工作,這是十分危險的一種思想傾向。
3.對西方世界實施西化、分化蘇共的戰略和手法要保持高度警惕
谷源洋同志說,蘇聯解體和蘇共亡黨是20世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黨人都在思考和研究蘇聯這個大國和強國,在沒有外敵入侵和特大自然變故的情況下,為什么頃刻之間解體覆亡?影片思路明確,緊緊抓住起主要和決定作用的因素,即從蘇共黨內變化的軌跡這條主線切入來剖析問題,將八個方面問題有機地串聯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上述問題。該片認為,蘇聯解體和蘇共亡黨,對共產黨人來說,是一場歷史悲劇。但從這一歷史悲劇中,共產黨人可以吸取許多有益的教訓。其中,包括共產黨人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和理論;共產黨人不能自我放棄輿論陣地;共產黨人不能單方面淡化意識形態;共產黨人不能敗壞黨風;共產黨人不能忘記群眾路線;共產黨人不能思維僵化;共產黨人不能違背民主集中制;共產黨人不能特殊化、不能允許特權群體的形成;共產黨人不能推崇多黨制,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共產黨人不能做官終身制;等等。蘇聯解體和蘇共亡黨既有內因又有外因,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苦果。這也是一條重要的教訓。影片描述了西方世界對蘇共實行西化、分化的戰略和手法。實際上,迄今一些西方國家仍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施西化和分化,利用各種手段在我國內部尋找突破口和代理人,我們對此應保持高度的警惕。
4.斯大林問題是認識蘇共亡黨蘇聯亡國基本原因的切入點和鑰匙,由于立場的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甚至尖銳對立
與會學者講到,自20世紀50年代蘇共二十大全盤否定斯大林以來,關于斯大林的問題至今爭論不休,特別是一切敵對分子“時時刻刻感覺到斯大林的陰魂不散,在威脅著他們”。戈爾巴喬夫搞政治改革就是從大反斯大林入手,結果搞得國破家亡。可是國內外卻流行著一種十分矛盾的邏輯:斯大林帶領蘇聯共產黨和蘇聯人民經過幾十年艱苦奮斗創下了蘇聯這份豐厚的家產,戈爾巴喬夫等人把這份家產敗光;但一些評論家不是把歷史板子打在戈爾巴喬夫這些敗家子身上,而是打到斯大林身上。他們無視斯大林的偉大成就,卻要他為戈爾巴喬夫的亡黨亡國承擔歷史責任。
5.必須加強執政黨的建設,毫不動搖地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構筑防腐拒變的鋼鐵長城、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
與會學者強調,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和領導原則是民主集中制,是列寧根據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屬性和俄國的實際確定的,對于在社會主義國家執政的共產黨來說同樣適用。黨的建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奪取政權以后,由于生產力水平低,共產黨肩負著領導人民加快發展生產力的歷史重任;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且處于資本主義世界的重重包圍之中。只有加強黨的建設,改善黨的領導,堅決懲治黨內腐敗現象,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才能保證國家沿著社會主義的道路勝利前進。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鞏固黨的思想理論基礎和社會階級基礎、群眾基礎,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胡錦濤同志強調:“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應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這既是對我們黨80多年奮斗歷程和基本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對蘇共垮臺和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的科學總結。
6.高度重視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與會者提出,當前,我們黨面臨著向青年學生、青年黨員干部正確闡明蘇共垮臺的原因和教訓的緊迫任務,該片恰好起到了向廣大青年黨員干部正確介紹蘇共興亡史、蘇共亡黨的原因和教訓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根本任務,就是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像戈爾巴喬夫那樣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破壞者和掘墓人。高等教育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與會者建議,應當把這部影片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列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參考內容。
四、改進意見
有學者認為,該片集中講到蘇共內部和執行內政方面的錯誤,但未涉及其對外政策方面的錯誤。蘇共在國際活動和外交政策中的大黨主義、大國主義、霸權主義是自毀形象,這也是其亡黨的一個重要原因。希望再增加一集專談蘇共的外交政策。影片還應補充蘇聯亡黨亡國后、包括“休克療法”50天中,對蘇聯黨員、干部、群眾所造成的損失,所經歷的痛苦等方面的內容。
也有學者反映,現在不少單位甚至個人得知這部電視片發行后很想購買觀看,但不知怎樣才能夠買到。希望有關主管部門關注此事,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擴大影片的發行,使該片發揮出應有的社會政治效益。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座談紀要:深刻剖析蘇聯解體歷史教訓 進一步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2022-07-011986年,蘇聯核潛艇自沉;50枚核彈,成為懸在美國頭上的一柄利劍
2022-04-29烏克蘭老奶奶舉著蘇聯紅旗歡迎俄軍,旗幟被烏軍士兵當面踩在腳下
2022-04-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