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現對農民工,一般已改稱“外來務工人員”,但由于本文所討論問題特指的是來自農村的外來務工人員,所以仍然使用農民工一詞。請讀者關注他們在打工地的醫療保險問題的合理解決。
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有序推動城市化的重要基礎。農民工的戶籍雖然在農村,但是大多數農民工尤其新生代農民工長期在城市就業和生活,有融入城市社會的期盼。由于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經濟社會體制,農民工雖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卻無法成為真正的城鎮市民,并導致我國的城鎮化處于“偽城鎮化”的狀態。因此,深化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讓農民工擁有打工地提供的醫療保險,能夠降低農民工的健康風險,增強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
缺乏醫療保險降低了
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
根據國家衛計委做的農民工城市融入狀況專項調查數據,我們運用統計分析方法做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有以下幾種。
擁有打工地醫療保險和沒有打工地醫療保險的農民工,這兩類人群的城市融入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數據顯示,農民工的總體城市融入度較低,僅達到30%的城市融入水平。同時,擁有打工地醫療保險的農民工,他們的融入度較高,達到39%;而沒有打工地醫療保險的農民工,他們的城市融入度僅為26%。由此可見,擁有打工地醫療保險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大大高于沒有打工地醫療保險的農民工。
沒有醫療保險農民工的文化參與和社會經濟狀況較低。有打工地醫療保險的農民工,在文化參與的三個方面,即社區文體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和休息時讀書(看報或學習)方面,均顯著高于沒有打工地醫療保險的農民工群體。在社會經濟方面,即與本地人談得來、簽訂工作合同,以及熟人中與本地人談戀愛(結婚),擁有醫療保險的農民工也均顯著高于沒有醫療保險的農民工。
沒有醫療保險農民工的心理認同度較低。心理認同包括三個方面,即受訪者自己判斷:我愿意融入到本地人當中、本地人愿意接納我成為其中的一員,以及我對本地人的生活態度。有醫療保險的農民工,在心理認同的三個方面,均好于沒有醫療保險的農民工。
醫療保險對不同層次農民工的影響效果差異較大。醫療保險對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存在分位效應。在低分位點上,我們重點刻畫城市融入度較低的農民工的特點,醫療保險對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沒有影響。但是,隨著分位點的提高,我們越來越體現城市融入度高的樣本的特點,則發現醫療保險對農民工城市融入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低分位點上,醫療保險僅僅提高農民工0.72%的城市融入度;但是在第中位數之后,醫療保險提高農民工城市融入度的幅度高達11%
~ 15%。然而,養老保險對農民工城市融入的綜合影響效果則一直比較穩定,沒有出現醫療保險這種巨大變化的效應。
缺乏醫療保險降低
農民工城市融入水平的原因
不能及時得到醫療服務的財務支持。農民工大多從事體力勞動較為繁重、工作條件較差、就業穩定性較低的職業,工作崗位對農民工的身體健康損害較為嚴重,農民工面臨的健康風險較大。而覆蓋農業戶籍人口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由各級政府組織、引導和支持,于2003年度進行試點并快速推向全國,但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實行屬地管理的方式,農民工輸出地的新農合管理機構無法為外出打工農民工提供就診費用的財務支持,不能有效降低農民工的健康風險。當打工所在地不能向農民工提供醫療保險時,則也不能及時為農民工提供醫療服務利用時的財務支持,加大了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困難。
不同層次農民工對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權利要求存在差異。低城市融入度的農民工,是城市社會典型的“邊緣人”,他們還處于為溫飽而奮斗的階段,更加關注收入對于自身基本生活的影響。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收入僅僅促進了底層農民工的城市融入,但是影響效果還不顯著。高城市融入度農民工才是真正的城市“新市民”。成為城市新市民之后的農民工,更加關注醫療保險等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享有與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待遇等相同的福利,成為該類農民工關注的重要問題。
不同層次農民工的醫療服務利用能力存在差異。城鎮地區的醫療費用較高,當“邊緣城市人”需要醫療服務時,則無力墊付全部的醫療費用,所以不得不降低醫療服務利用的程度,甚至被迫放棄治療,因此醫療保險對其城市融入影響不大。而高城市融入度的“新市民”能夠較好地了解醫療服務的利用規則,并且有一定的支付能力,醫療保險促進了這類農民工的健康,因此提高了他們的城市融入水平。
促進農民工醫療保險服務
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促進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有序推進我國城市化的必然要求。而促進農民工城市融入的關鍵,就是要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社會體制障礙,統籌當地城鎮居民和農民工在醫療、養老、就業、教育和培訓等方面的待遇,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共同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而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在整合我國三大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加快醫療保險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打工城市為外來農民工提供醫療保險服務,有助于增強農民工的吸引力,提高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
改革就診費用墊付的醫療費用結算制度。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事后報銷而非事前補償的醫療費用結算制度。這種醫療費用結算方式的弊端是,不僅為醫療服務供給方創造了誘導需求的條件,提高了就診費用,浪費了醫療資源,而且阻礙了潛在醫療服務需求的實現。醫療保險的管理和經辦機構應該協同醫療服務的供給機構,在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拋棄目前實施的就診費用墊付制度,轉而實行事前補償的醫療費用結算方式。
擴大農民工醫療保險的參保率。有些用工單位往往以農民工的就業身份,作為是否為其購買醫療保險的標準。如果該農民工是正式職工,則用工單位為其購買醫療保險,而如果該農民工是非正式職工,則用工單位不予提供醫療保險。如果全部農民工的身體健康狀況處于較高的水平,則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用工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而且能夠增強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不降低醫療保障水平的前提下,要降低農民工參加城市醫療保險的門檻,減少繳費額度。
實現醫療保險的異地轉接。農民工的職業轉換較為頻繁,流動性較強,如果醫療保險手續在不同城市之間不能實現轉移接續,則不僅不利于農民工的健康維護,而且不利于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歐盟通過實施各成員國必須遵守的醫療保險跨國轉接的基本原則、醫療保險跨國協調機制的法律基礎和醫療保險跨國轉接管理方案,實現了醫療保險關系在歐盟內部的跨國轉接,提高了勞動力的跨國融入。歐盟的這些經驗,尤其值得我國借鑒。
責任編輯:中國夢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