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中北大學大二學生時某補考中作弊被發現,離開考場不久后墜樓身亡一事,引發網絡關注和熱議。正值青春的生命就在這輕輕一躍之間隕落,令人痛惜。近年來類似的學生因壓力大或受刺激而輕生的事不在少數,不論如何界定責任,都已無法挽回失去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從這些悲劇中,我們要意識到少數孩子抗挫折能力較弱的現實,并采取措施加強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
人的一生會遇到數不清的困難和挫折,它們往往來勢洶洶,令人猝不及防,但只有勇敢地直面它們,才能換來成長。因為考試作弊而跳樓,至少說明這名學生在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方面有所缺失,而這樣的缺失,與學校、家庭和孩子自身都不無關聯。
現在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總是大于孩子的能力,讓孩子不堪重負,但是從來不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以愛的名義來傷害孩子,對孩子學習嚴格要求,從來不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把孩子養成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學校也極少開設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心理課程,老師們絕大部分精力花在應試教育上,往往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對于學生心理健康上的引導和培育。
那么,該如何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如何把孩子的“玻璃心”塑造成“強悍心”呢?
父母的愛與信賴,是孩子心靈的強大靠山,也是他們的尊嚴與信心不斷得以加持的“靈丹妙藥”,有了這些,在面對挫折時,孩子總是會相信:我可以。同時,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原則。家長要深刻認識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能隨性散漫,堅持有理原則;家長要清楚,挫折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實施挫折教育只能做對孩子有利的事;家長要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實施挫折教育時,必須把握比較好的度,堅持有節原則。
對學校而言,應深度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老師應為其樹立榜樣作用,日常與學生勤加溝通,關注學生的心態轉變以及人際交往,營造正面的學習氛圍。此外,要多與家長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狀態,防止極端情況的產生。
生命并不是生而脆弱,正確的教育可以讓生命堅強而偉大。如何把孩子的“玻璃心”塑造成“強悍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愿每一個孩子能坦然而自信地面對生活,用笑容迎向充滿陽光的未來。
作者:劉宇瓊 河北省滄縣杜林鄉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