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現象,值得所有做領導工作的同志注意,那就是與老百姓之間怎么稱謂。我們有的同志,特別是做地方工作的領導同志,很習慣一種老百姓對自己的稱謂,什么稱謂?那就是很習慣老百姓稱自己是“父母官”。
有些人聽到這樣稱謂,心里美滋滋、樂滋滋的,久而久之,便也常常以父母官自居,甚至以此自稱。我們的媒體有的也是瞎胡來,見諸于文章標題的文字,居然出現這樣不加思考的極不恰當的稱謂。
舉個例子,有級別不低的央媒報紙居然有這樣的標題《十強縣“父母官”聚會央視演播室》《豫籍“的哥”迎來了家鄉父母官》等等,這樣的例子隨便一翻,就能翻出無數個。習以為常了。
別以為這是一個稱謂問題,這個問題很大,大得很。它直接牽涉怎么擺正黨的領導干部乃至每一個干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
先講這樣一則故事:
1968年國慶前夕,根據中央通知,為了表示對遼寧在重工業建設方面給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中央給遼寧300名工人代表名額來北京參加國慶觀禮。其中20名跟隨毛主席上天安門城樓,另外,根據毛主席提議,100名代表直接住進中南海。代表們聞訊熱淚盈眶,有位煤礦工人說:自己13歲在鞍鋼給日本人打零工,披個麻袋片,吃雜合面餅子,挨不盡日本鬼子的皮鞭,這輩子做夢也沒有想到,能夠住到偉大領袖毛主席身邊。
但極個別領導同志對毛主席的這個決定很吃驚,認為這些被稱作“煤黑子”、紡織工、賣菜工的底層工人,能夠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規格就足夠高了,一下上百人住到毛主席身邊,是不是規格太過了點。
毛主席聞訊把這位領導同志叫到跟前批評說:請一百名工人代表住進中南海,是我提議的,這有啥大驚小怪的。在江西蘇區,老表們可以到我的炕頭來,我也可以去他們家聊天。在工人勞模面前,包括你我,統統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請他們到家里住一住,這有啥不可以的。
接著毛主席說:到底誰是父母官,是官老爺,還是人民群眾?我們有些人是搞錯了的。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恭恭敬敬孝敬父母的義務,絕不能有騎在父母頭上作威作福的權力。現在黨內許多人已經把這個關系搞顛倒了。國民黨就曾把這個關系搞顛倒了,最后被趕到一個島子上去了,我看這個問題如果弄不清,遲早有一天我們也會被人民群眾趕到某一個島子上去的。
毛主席接著話鋒一轉說:現在我們就是要把這個被顛倒的關系再顛倒過來。要讓我們黨的干部弄清楚這個關系。人民群眾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我們要在主人的監督下,老老實實為人民當好仆人。
主仆關系,在這里毛主席闡述得何等清晰啊。面對新時期有些人忘記了毛主席的囑咐,往往把自己當成真正父母官的種種現象,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在他的“之江新語”短評中,他特意寫了“主仆關系不容顛倒”的短評。他說,對于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像愛自己父母一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老百姓奔好日子。
把自己當作老百姓的父母官,說到底是一種嚴重的封建思想殘余。在等級森嚴、皇權至上的舊中國,約定俗成形成了官貴民賤的陳腐觀念。在勞苦大眾面前,官不僅是爹是娘,而且是高高在上的青天大老爺。
老百姓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人格上受侮辱,因而民間千百年就有“見官免三輩兒”的俗語。百姓見了官就要三扣九拜,磕頭作揖。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只有到了毛主席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人民才真正當家做了主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黨的各級干部,不管你級別多高,官位多大,都是五個字:人民勤務員,都是人民的兒子。
但是,由于這些年西方價值觀的滲透,由于資本力量的巨大作用,我們不少干部那種當官做老爺的思想再度舊態復萌,有人已經把自己穩穩擺在了極不適當的父母官的位置。
有些時候老百姓稱它是父母官,它不但不加解釋和拒絕,而且沾沾自喜,真的把自己當成了百姓的衣食父母。
更有甚者,有些人沾染了舊社會的壞習氣壞作風,動輒對百姓對部下頤指氣使,言語惡劣,這幾年不斷出現的對百姓對部下抬手搧耳光的干部,可不是就河南濟源那一個啊,那個“耳光書記”曾經名噪一時。
有的干部,一旦組織把他放在領導崗位上,不是想著辦法為人民多做點好事實事,而是真的認為自己就是“老百姓的衣食父母”,真的有了治理一方的三頭六臂,昏昏然不知天高地厚,脾氣見長,嗓門見粗,性格趨暴,官氣變大。
有的甚至啥球學問沒有,書也不讀,卻佯裝滿腹經綸的模樣兒。不是夾著尾巴做人,而是張揚的不知算老幾。儼然以“百姓父母”自居。這樣的人,其實除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老百姓對他清楚的很,厭煩的很。
大凡一個領導干部到了一個新崗位,百姓說心里話,真盼著來一個好官,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雙眼睛盯著你哩,你的一言一行都在百姓的監督之中,你穿什么衣服,講話能否兌現,喜愛吹牛還是干實事,見了年輕女人是否兩眼放光,老百姓看的仔細著哩!
要不那個在人民遭受災難時特別會笑的陜西干部,那個帶著超級名牌手表卻不干正事的干部,那個平常裝的特別斯文,結果因為被人家拍到低級下流的床上故事的重慶干部,以及類似這樣的一大批干部,不是一個個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一個個從崗位上拿下去了嗎?你是人民推你上臺的,人民照樣可以把你拉下來。這是歷史規律。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已經被無數歷史事實證明了的。
誰是父母?這么一說看來確實不是小問題,這是大得不能再大的問題。關鍵是你怎么擺正自己的位置,是否打心眼里甘當人民的公仆。
像毛主席那樣,一輩子無個人私利可圖。戰爭來了,把自己兒子最先送上戰場。革命需要,可以把親人的生命交給黨的事業,六位至親為革命光榮犧牲。而不是一門心思想著為自己子女謀個高官厚祿、金玉滿堂。一門心思想著夫貴妻榮,封妻蔭子。
當然了,我們講把顛倒的關系再顛倒過來,是從心里真正樹立當人民兒子和公仆的理念,把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交給人民和革命事業,就像我們無數老前輩那樣,是發自內心的思考。而不能整天嘴上說我是人民的兒子,其實做的全是當官做老爺的勾當,一門心思想著為自己孩子謀官謀財,這樣的兩面人,我們的隊伍中也不是少數哩。
所以,我們每一個擔負一定職務的領導干部,還是把心擺平放正,既然受民之所托,受黨之所派,那就不該另有所圖。就得對得起黨和人民,對得起黨和人民給你的這份“頂戴花翎”。不要有一天在人民的呼聲中被剝去“頂戴花翎”。
說到這兒,想起了電視臺專題片披露的大老虎徐才厚在押期間,他和值班醫生的一番對話。
值班醫生問:老徐啊,你說國家給你的待遇不夠你享受的嗎?何必還那么貪哩?
徐才厚思考良久說,你不知道啊醫生,我一開始也想當人民公仆的,可是經不住權變錢的誘惑啊,一旦打開欲望閘門,收也收不住了,就把公仆身份忘了,就只記得當官做老爺了,何況用權來換錢,原來可以這樣容易。父母官沒有當好,卻成了個罪人。想一想,要這么多錢有啥用哩!
徐才厚罪大惡極,這樣的話不過為自己罪行找說辭,但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一個領導干部忘記自己公仆身份后必然惡果和結局。
所以,大凡人家叫自己為父母官的各級領導同志們,還是要謹慎再謹慎,清醒再清醒,當你聽著這樣的稱呼已經很入耳很舒服的時候,你已經在背離人民的路上邁出了第一步。還是規規矩矩給人民當好公仆吧,黨和人民對你不薄,頭上三尺有神明,你干好干壞,蒼天在上頭哩,這個蒼天就是百姓。
異史氏補注:2002年,人們發現: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銅器“遂公盨”上,鑄有以下銘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墮)山浚川,乃厘方設征,降民監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貴唯德,民好明德,憂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茲德,無悔!”
這充分證明:在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那里,確實是把人民群眾看作主人,而把自己看成“公仆”的。但是,自私有制產生,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民成父母”就在稀里糊涂間被偷換成“成民父母”。兩字顛倒,可謂差之千里。從此,社會管理階層的作風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有良心者有所自律,在統治秩序允許的范圍內為民做些好事,是為清官;喪天良者則肆無忌憚,橫征暴斂、魚肉百姓,是為貪官。但無論是清官還是貪官,都是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主人,而把人民群眾當作驅使的奴隸或者憐憫的對象。這種被顛倒的歷史,直到中國共產黨執政以后,才從更高的層次上再顛倒過來。
然而,由于經濟、政治、文化上的種種復雜的原因,在我們的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中,“成民父母”的觀念也在悄然滋長。君不見,自稱父母官的口頭禪已經出現在一些領導干部大會小會的講話中,這說明這一錯誤觀念已經滲入他們的思想深處而達到渾然不覺的地步。先義此文,如暮鼓晨鐘,各級領導干部要警省啊!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紅色文化網;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