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映襯的大時代
——評電影《呂建江》
作者:陳先義(北京)
說電影表現小人物,特別是模范人物,有些人總是對之不屑,認為在如今這樣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新時代,寫小人物,特別是寫那些代表主旋律和主流價值觀的模范人物,比較難,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甚至有人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樣的作品沒有票房,沒有市場,所以很多人包括導演、演員、投資人都不愿意推出這樣的作品。用這種輿論傳達影響給各級主管部門,有的部門領導便由此認為事情可能真的如此,所以對這樣的選題有時不太支持。這種以市場為導向、被票房收視率牽著鼻子走的狀況,在影視市場已經持續很多年。并且已經嚴重影響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事情果真如有些人說的那樣嗎?決非如此。
在我們的實踐中,如上所述的這樣一種奇談怪論,實際上是在意識形態領域某些人受了資本市場為導向的種種錯誤觀念的嚴重影響。
日前,由河北電影制片廠等單位聯合制作、由青年導演秦飛執導、著名演員董勇擔綱主演的電影《呂建江》,就一反這種悖論,這部作品用撼動人心的敘事,向觀眾再現了一個基層模范干警的典范形象,謳歌了一個新時代的楷模和平凡英雄,它以非常成功的創作告訴人們,那些認為主旋律沒人看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是對輿論的誤導。
如果僅僅從故事來說,主人公呂建江沒有多少氣壯山河的英雄壯舉,從頭到尾甚至沒有一句稱得上高大上的豪言壯語類的臺詞。作品敘述的基本上都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日常故事。但是正是透過這些平平常常的生活故事,讓觀眾洞見了一個人民警察一心為人民的高尚靈魂,謳歌了中國共產黨歷來倡導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偉大宗旨,在一個普通基層民警身上的再現。影片用這樣幾近平常的敘事,收到的是與那些被稱為大片的作品的一樣不同尋常的效果。在當下電影創作處于徘徊不前的困惑狀態下,電影《呂建江》的成功推出,無疑給電影界一個完全嶄新的創作思路。
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大概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信息最為發達的時代,也是思想最為活躍的時代。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市場經濟以及資本對人們的心理影響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迅速、深刻和普遍。在這種背景下,特別需要重視意識形態領域對人的靈魂的鍛造。但我們可以發現的是,無論形勢怎么發展變化,我們這個民族整體上對于真善美的向往,對于高尚道德的尊崇和追求,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并且隨著當下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的追求越來越顯得迫切,社會越來越需要精神上的高蛋白來營養我們的靈魂,這個判斷或許正是《呂建江》要表現的思想主題和創作目的。
我們一般大眾最早熟悉呂建江這個名字,大多是通過電視、報紙的媒體宣傳,一般對這樣一個時代楷模的了解,多停留于一般好人好事和優秀事跡的了解。
但是,電影《呂建江》用人物原名和幾乎沒有多少大的改動的人物事跡為基礎,把這樣一個人物搬上銀幕,塑造了電影藝術上的人物形象。文藝有宣傳的功效,但新聞決非等同于文藝,文藝形態的藝術作品對人的影響力,具有更加直觀的藝術效果。但這部作品會不會是一個畫面化的一個對模范人物事跡的解讀呢?這是開始觀眾對這個作品的某些擔憂。但是看了作品,當一個又一個的情節讓你情不自禁的潸然落淚時,覺得這部作品對生活的概括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已經完成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提煉,完全呈現了一個藝術化的呂建江形象。
影片一開始,就是呂建江到城中村——古村警務室上任,他決定先來個“微服私訪”,以客觀了解一下古村的大概情況。不曾想,一進村,就碰上兩個村民打架,在上來勸架的過程中,呂建江被一個不知道自己身份的村民打傷了鼻梁骨,弄個滿臉血,于是一波三折的故事便就此展開。作為一個從部隊轉業的軍醫,呂建江帶著他的聽診器走村串戶,決定先從最為棘手的治安問題入手,組建了聯防隊,逐步解決村里亂像。再后來因為工作成就突出,很快便被提拔為警務站主任。此后,一個犯病隨時可能尋短見的女大學生問題、村民和開發商因為拆遷發生的沖突問題,一個個矛盾接踵而來,在處理各種各樣棘手的矛盾和問題時,呂建江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和基層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的那種高尚情懷。最后因為積勞成疾,去醫院搶救時已經病入膏肓,實際上他是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的。故事以呂建江的事跡作為主線,用緊湊的節奏、真實的情感,在起伏跌宕中傳遞出主人公一個又一個非常感人的情節細節,塑造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走出劇院的觀眾,大多是淚眼朦朧,有的被感動的泣不成聲,都說這才叫人民心中的共產黨員,這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一個投資不足400萬的小成本電影,何以能如此感染觀眾?首先在于它的精湛的藝術表現。呂建江是一個生活中的模范人物,本身事跡非常感染人。但是不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并不滿足于把人物事跡搬上銀幕就萬事大吉,而是努力塑造藝術層面的“呂建江”,努力讓他成為生活中的“這一個”。他十三年一心為民,真心實意為老百姓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這些事跡首先感動了演員,所以在拍攝過程中,用一種非常投入的精神去塑造呂建江。許許多多的故事不僅僅再現生活和還原生活,而且又高于生活本身,因此藝術化的呂建江收到的是生動感人的特別效果。
這樣一部電影,給電影藝術的創作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關于題材問題。呂建江的成功證明,一部優秀的作品不在于你寫的是什么大人物大事件就一定感染人,而在于你對人物細節情節和內心靈魂的表現,一定要重在塑造人。如果一部電影觀影過后,觀眾只記得幾個熱鬧的事件,沒有在內心深處受到思想和精神的感染和震撼,那么這個作品不能說是完美和成功的。我們現在許多編劇和導演,往往滿足于選擇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認為滿足一下好奇心就可以贏得觀眾,過目既忘,留不下記憶。沒有受到思想的洗禮,這樣的作品可能贏得市場,但沒有贏得觀眾的心理認同。這部《呂建江》雖然不是大事件,不是大人物,但作品所產生的思想震撼卻具有巨大的力量。在這個意義上,小人物寫出了大時代,作品是成功的。
第二,要表現當代人物,要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要塑造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還是需要對人物進行精準的把握。怎么把握,唯一的辦法是深入生活、深入實踐。比如,董勇塑造呂建江,就堅持到生活當中去聽老百姓怎么評價呂建江的。百姓的評價往往是第一手的最感人的素材。有沒有這個體驗過程,在創作中是完全不一樣的。董勇和導演及整個劇組在生活的第一線了解了比劇本表現更加豐富的素材。比如,老百姓向他們反映,呂建江曾經開創了河北省第一個網上警務室,八小時外駐守網絡延申服務。被稱為從來不下班的民警。他還是創建河北省網上微博第一人,實名微博“叨叨哥”,被稱為“網上雷鋒”。他還創建了河北省第一個警方公益網站“失物招領網”,曾經為失主找回證件2200個,手機80余部,現金及有價證卷價值420余萬元,邦助群眾尋回走失人員50余人。這樣一些數字,遠遠超過了劇本本身提供的表現,怎樣把這些事跡提煉成藝術層面的故事,這需要對人物做一個認真的把握和體驗。有沒有到實際生活中的考察和體會,對人物的感受是絕然不同的。這一點,也正是這部《呂建江》感染人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三,《呂建江》告訴我們,不是英雄模范人物題材觀眾喜歡不喜歡的問題,關鍵看我們怎么去表現,實際現在不是這樣的作品多了,而是有很多作品沒有寫好。不少作品滿足于過去傳統的好人好事的寫法,沒有下功夫表現人物的心靈和精神世界,特別是沒有寫好屬于21世紀人物的精神,這就很難得到觀眾的認同。在這個問題上,《呂建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生活永遠是豐富多彩的,人民生活中永遠有挖掘不盡的感人素材,要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時代精神的好作品,還是認真的到生活實踐中去體驗生活、挖掘素材、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才有可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好作品。作品不在于你題材大、人物大、事件大,而在于你有沒有塑造鮮活的人物和豐富多彩的生活。
本文作者陳先義 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來源:酌月樓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