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陳先義:涅瓦河畔,傾聽紅十月的余響:涅瓦河畔,傾聽紅十月的余響
點擊:  作者:?陳先義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1-03-09 09:25:20

 

1.webp (15).jpg 

【編者按】此文為著名文藝評論家、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先義老師寫于2017年7月,為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而作。現經作者授權,由本院及昆侖策網重新修訂編發,以期配合黨史學習教育,引為鑒戒,啟迪思考。

7月流火,正是北京酷暑季節,但此時俄羅斯的圣彼得堡,涼爽恰如北京的暮秋。我們《換了人間》劇組一行剛剛到達,領隊第一件事提醒大家,別忘了換上隨身攜帶的夾克衫。

下榻之處,與著名的斯莫爾尼宮毗鄰。這是在歐洲享有盛名的古建筑,它位于涅瓦河轉彎處,在圣彼得堡市的東北部。說這座著名建筑,要追溯到十九世紀初,當年它是受葉卡捷琳娜二世之命,特意請意大利的建筑藝術大師設計的一座俄羅斯女子學院。在酒店房間憑窗望去,斯莫爾尼宮近在咫尺。宮殿藍白相間,古色古香,經典的歐式三層建筑,它與近旁的斯莫爾尼宮修道院一起,被稱為歐洲建筑經典。

1.webp (16).jpg
【斯莫爾尼宮外景】

不過,它的名聲之大,不僅因為它在建筑上是巴洛克和俄羅斯風格相融合的代表,也不僅因為它關聯著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家身份,更主要的,這里使整個世界歷史發生重大轉折,這是十月革命的發祥地,就是在這里,1917年10月,列寧領導了偉大的十月革命,斯莫爾尼宮就是列寧領導革命的指揮部。100年前,在這座古建筑的一樓會議廳里,列寧向全人類發出了莊嚴宣告: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新紀元從此開始。

如今,這里綠草如茵,古樹環抱,斯莫爾尼宮在靜謐中透著革命圣地的肅穆和莊嚴。懷著特別的向往和崇敬,我們走進了這座古老宮殿。

此時,古城圣彼得堡正是紫丁香花盛開的季節,斯莫爾尼宮外寬闊的花園里,處處散發著紫丁花醉人的芳香。通向宮門的大路兩側,草坪上分別聳立著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兩座雕像,三三兩兩的男女學生正在雕像前留影拍照。沿中心大道向前不遠,便是斯莫爾尼宮的正門,宮殿門外,聳立著的是列寧向前揮動手臂的那尊全身雕像。

1.webp (17).jpg
【斯莫爾尼宮外的列寧雕像】

100年前,一個槍聲急驟的夜晚,列寧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在群眾掩護下,藏身進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女子學院。1917年11月7日的夜晚,隨著“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響起,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在這里發布命令,號召工人赤衛隊和士兵發起武裝起義,這里變成了起義指揮部。很快臨時政府被推翻了,蘇維埃政權宣告成立。

第二天,就是在斯莫爾尼宮的會議大廳里,列寧發表對俄國公民的宣言書,宣布一切政權歸蘇維埃,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此誕生。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風起云涌的社會主義革命浪潮開始席卷世界。

1.webp (18).jpg
【1917年列寧領導了偉大的俄國十月革命】

如今,整整100年過去了,我們漫步在這個會議大廳里,似乎依然能夠聽到列寧最早向世界發出的那振聾發聵的宣言,依然能看到列寧領導起義時那忙碌的身影。宮殿雖然古老,但其藍白相間的色彩卻透著清新和明快,怎么看也不像200年前的古老建筑。漫步宮殿,一共有三處被稱為關于十月革命“圣地”的地方,會議大廳、三樓列寧第一間工作室、二樓列寧的工作室和起居室。會議大廳以白色大理石裝飾,工作室起居室陳設都非常簡樸,依然保留著當年列寧工作生活的模樣。我們熟知的電影《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絕大部分故事甚至鏡頭都源于這里。

我們漫步在這革命的圣地,總有一個非常熟悉的聲音揮之不去: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1.webp (19).jpg

這是電影《列寧在十月》中的瓦西里膾炙人口的經典臺詞,到了這里,每一個中國人總能想到這句讓我們記憶猶新的著名臺詞,多少年來,它幾乎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流行語。如今,我們站在這里,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是當時蘇維埃的最高機關,誰能相信呢,作為領袖列寧身邊的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為什么,怎么可能為了一塊面包推來讓去呢?

但是,這就是歷史真實。編劇取材于1917年的一個真實故事。當十月革命的槍聲打響后,戰爭和饑荒正在嚴重威脅著蘇維埃新生政權的生存。在斯莫爾尼宮,列寧主持召開人民委員會會議,會上,一位蘇維埃政府主管糧食工作的人民委員突然昏倒在地。被緊急召來的醫生檢查后搖搖頭說,他沒有什么病,也不需要什么良藥,一杯牛奶加片面包即可讓他轉危為安,他是餓昏了。人們無法相信,作為新生政權主管糧食的最高官員,他有調撥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普特糧食的權利,卻竟然沒有留下為自己填飽肚子的一丁點食品。

這件事,使身為領袖的列寧極為震撼:革命需要干部,我們不能眼看我們的干部沒有犧牲在槍林彈雨中,卻因饑餓而倒下來。于是,經列寧提議,一個特殊的決定,由蘇維埃中央政府立即頒布,在高層機關設立“療養食堂”,讓那些為人民而日夜操勞的同志有個能填飽肚子的地方。

在當時,這無疑是維持新生政權運轉的一個正確決定。后來的實踐證明,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特殊決定,大批因為嚴守紀律而困于饑餓的干部,才沒有在那個特殊年代因饑餓而倒下。再后來,這個療養食堂便成為蘇共中央關心愛護干部的一種特殊的方式保留下來。一個政權,一個政黨,從一開始建黨就把嚴守紀律和為了人民的旗幟高高舉起。這就是列寧,這就是1917年的布爾什維克黨。

但是,幾十年后的情景,隨著蘇聯黨的高層漸漸丟掉了黨的初衷,漸漸脫離了人民,情況發生了變化,療養食堂便成為這個變化的標志。一座當初為保護關心干部的食堂,后來居然成為高級干部享受特權的場所。特別是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執政以后,當年的列寧怎么也預想不到,他為關心愛護干部設的“療養食堂”,一步步演變成了高級干部搞特殊化脫離人民的溫床,成了特權階層享受特權的“特供商店”。一個政黨,印證了一個政黨的蛻變。據說到了勃列日涅夫時代,特供商店已與干部免于饑餓的初衷毫不相干,此時特供商店的數量和質量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據說每到周末,一輛輛高級轎車停滿了特供商店的樓前,高級干部們可以憑借自己的特殊證件,在這樣的特供商店里隨意特價購買任何高檔的奢侈品。從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白蘭地、美國香煙、意大利領帶、奧地利皮鞋、德國收音機,到蘇聯國內的各類緊缺商品,幾乎無所不有。這樣的商店,在當時蘇聯的大都市,幾乎都有。到了戈爾巴喬夫時期,這樣的特供商店,演化為從內部推動蘇共解體形成新的特權階層的催化劑。據說,蘇聯解體之后,在這些特供商店關張的那些日子,來搶購商品的群眾人山人海,成為莫斯科的一道特別風景。

一個當初為關心保護干部而設的療養食堂,為什么一步步演化為特權階層搞特殊化的溫床?一位陪同我們的莫斯科電影廠的導演、已經滿頭白發的老布爾什維克痛心地告訴我們:我們蘇聯共產黨在擁有500萬黨員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但在擁有2000萬黨員時卻喪失了執政地位,原因就在我們蘇共黨內,在于我們嚴重脫離了人民。

漫步在斯莫爾尼宮門前草坪上,這位白發導演的話久久在耳邊縈繞。是啊,脫離了人民,我們將一事無成,脫離了人民,也終將被人民拋棄。當年列寧極其珍視與人民的關系,把他看作一個政黨存亡的生命線,并且從一點一滴率先垂范。在斯莫爾尼宮,有許多關于列寧的生活往事。不過,讓我們中國觀眾記憶深刻的,莫過于“列寧與哨兵”的故事。因為五六十年代的人從小學課本里就熟讀過這個著名的故事。

如今我們就站在這故事的發生地,我在斯莫爾尼宮的這座大門浮想聯翩,100年前的那個早晨,衛兵洛班諾夫攔住了走進大門的列寧,進出的人都要出示證件。陪同人員趕緊解釋,這是列寧同志。洛班諾夫堅定回答:就是列寧同志也必須出示通行證。列寧在出示了通行證后,隨即表揚了這位忠于職守的紅軍士兵。

這個故事,后來被我國教育部門收進了小學語文課本。如今,站在故事當年的發生地,一種別樣心情卻難以名狀。

從當年的這個故事中,今天我們該讀到什么呢?我想我們首先應該讀到的是蘇維埃紅軍戰士的忠誠,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他必須恪盡職守,必須對革命高度負責。但如今讀來,我從這個故事領悟更多的是革命領袖的風范,是列寧創建的布爾什維克黨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關系和作風。

同樣就是在這座莊嚴的皇家宮殿里,列寧提出了黨群關系的著名論斷,用“和平、土地、面包”的口號,把俄羅斯千百萬人民召喚到了革命的旗幟下,依靠人民,才最終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革命勝利第二天,在斯莫爾尼宮,列寧向全黨鄭重宣告:“只靠共產黨員的雙手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這是十分幼稚的想法。共產黨員不過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他進一步告誡全黨:“對于一個共產黨員來說,對于一個為數不多的共產黨來說,對于一個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來領導一個大國在暫時沒有得到較先進的國家直接援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共產黨來說,最嚴重最可怕的危險之一,就是脫離群眾。”

如今,站在這座古老莊嚴的俄羅斯古建筑前,我似乎聽到了列寧回響環宇的洪鐘大呂之聲。列寧用畢生的實踐,踐行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即使在最為艱苦的年代,他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他認為任何一種特殊都是對人民的犯罪。他的思想,指導建黨初期的蘇共保持了與人民同甘共苦。

1.webp (20).jpg

【列寧和斯大林】

可以說,在列寧逝世后,斯大林承繼的是列寧開創的黨風。在斯大林的著作里,我們不止一次讀到過斯大林敘述古希臘神話安泰的故事。斯大林常用安泰來比喻蘇聯共產黨,他說,英雄安泰力大無比,這力量來自于他的母親,安泰之所以在空中被對手殺死,是因為他的雙腳脫離了大地,也就無法汲取養分和能量。斯大林告誡全黨,共產黨好比安泰,人民就是大地的母親。正是斯大林高舉為人民的旗幟,人民甘冒流血犧牲,在蘇共領導下與德軍法西斯決戰,最終以犧牲2000多萬人的代價戰勝了敵人。

在戰爭中,斯大林率先垂范,把自己心愛的兒子雅科夫送上了衛國戰爭的前線。在雅科夫被德軍俘虜后,希特勒用釋放雅科夫為條件,以交換德軍的被俘將領保盧斯,但立即被斯大林斷然拒絕:我不會用一名將軍去交換一名士兵。結果雅科夫死在了德軍集中營。人們同樣無法相信,這位蘇軍大元帥,他一生的兩套元帥服,其中一套還是毛澤東來訪時緊急趕做的,去世的時候,那上面已經打滿了補丁。人們也無法相信,一件老式的掉了毛的褪色短皮大衣,斯大林竟從十月革命一直穿到去世。他去世后,人們發現他只有900盧布存款,這只相當于一個熟練工人半個月的工資。正是列寧斯大林從十月革命創立的與人民同甘共苦的作風,保證了蘇聯衛國戰爭及后來國家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然而,74年之后的1991年8月,當蘇聯的黨和政府領導者背棄了對人民的承諾,一個政黨和國家便走向瓦解。隨著那面鐮刀鐵錘圖案的蘇聯國旗在克里姆林宮緩緩降下,不論是蘇聯還是蘇聯共產黨,在這個世界上便宣告不復存在。一個由偉大導師列寧親手創建的黨;一個曾經領導俄國工人階級推翻沙俄反動統治,成功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黨;一個曾抵御了十四國武裝干涉,成功捍衛革命成果的黨;一個在偉大衛國戰爭中戰勝了德國法西斯,并且為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的黨;一個取得社會主義建設巨大成就,率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的黨,卻在74年后喪失了執政黨的地位。

1.webp (21).jpg

到底為什么?許多年來,前蘇聯的老共產黨員們在思考,世界各國共產黨人也都在思考,誰能說,在諸多原因中,不包括后來人忘記了甚至背叛了列寧在斯莫爾尼宮這言猶在耳的諄諄告誡呢?只有此時此刻,我們或許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今天我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的黨中央,為什么把能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看作我們這個黨生死存亡的基礎,為什么把能否廉政為官看作一個共產黨人是否合格的基本底線,為什么用刮骨療毒的決心與各種腐敗現象進行不留情的堅決斗爭。列寧的話言猶在耳,蘇聯亡國亡黨的教訓就在眼前。

在十月革命炮聲響起的地方,一句被我們說了很多年的口號忽然又在耳邊響起: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是啊,沒有十月革命,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的中國。而如今,阿芙樂爾號的炮聲漸行漸遠,在當年炮聲響起的地方,這十月革命的發生地,一個世界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以亡黨亡國的慘痛教訓,正在為世界為人類提供一面最現實的歷史鏡鑒。某種意義上,這與百年前的炮聲具有同等偉大的意義。歷史是螺旋發展的,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曲折在歷史長河中或許是短暫一瞬。革命終將勝利,正義真理終將戰勝邪惡和謬誤,這是歷史的規律。

一個如同洪鐘卻又充滿滄桑的聲音從斯莫爾尼宮的擴音器里傳來,這是博物館在對觀眾播放百年前的原聲史料:對每個布爾什維克來說,最可怕最嚴重最危險的情況,便是我們脫離了人民,離開了人民,我們將喪失一切。這是1917年十月我們認識的真理。

這是列寧的聲音,這個洪鐘大呂的警示之聲,在斯莫爾尼宮,在圣彼得堡,在俄羅斯,在全球回蕩,這是一個偉大領袖和導師對世界所有無產階級政黨的諄諄告誡。

(作者系著名文藝評論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解放軍報文化部原主任、高級編輯;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新修訂稿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