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時期的彭德懷
搜狐讀書宋晨希:關于百團大戰還有一種說法,有人說毛澤東不讓打,但彭德懷執意要打?
王樹增:看我的書就知道,這些都是編出來的,說的跟真事似的,其實沒那回事。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還不錯,但第三階段沒有打好,損失太大。
到最后彭德懷也都在檢討,第三階段不該打。因為那時候日軍已經調動大部隊來了,我們就損失大了。但是要說毛澤東不干,彭德懷非要打,這都是小孩的邏輯。百團大戰我書里寫的非常清楚,為什么要打,這里面有一個以前誰也不說的問題,其中包含政治原因也有軍事原因。
進行百團大戰的時候是敵后戰場最艱苦的時候,在歷次日軍的掃蕩中,敵后抗日武裝支離破碎,大量損失,根據地已經被肢解,面積不斷縮小。在中國共產黨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為什么還拼盡最后的力量把地方部隊全動員出來,有兩個目的,軍事上的目的是一定要打通交通線,使我們被日軍分割的根據地連接起來,也就是說為了敵后戰場的生存。
另一個政治上的目的是要扼制國民黨主戰派中出現的猶豫、妥協苗頭。
百團大戰前,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已經在與日本人談判,書里這一節章名叫危機四伏的“一剎那”,這是日本檔案自己說的,不是我說的。日本政府從占領南京的那天起就想迅速結束戰爭,所謂的迅速結束戰爭,就是你趕緊屈服我就算了,你認輸就完了。中國事變就解決了,它就可以騰出手來去侵略別國了。中國是多么肥沃的后勤基地,往南可以跟美國、英國爭奪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往北打可以跟蘇聯開戰,配合歐洲西線戰爭,結果沒想到它陷到中國戰場里面,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中國不屈服,這也是后來日本人焦灼不安,一天到晚想怎么能夠和談的緣故。他們在百團大戰之后,1941年偷襲珍珠港之前,希望進行秘密和談,并且也在香港和澳門進行了接觸,這個都是有檔案支撐的,最后差點就談成了,已經約定蔣介石和岡村寧次在長沙會見,日期和協議的文本都定了,這是很危險的。
汪精衛訪問偽滿洲國
蔣介石在抗戰中無暇考慮共產黨壯大的問題
作為執政黨的國民黨從開戰那天起就存在三派,第一派是以汪精衛為首的投降派。從開戰第一天起就說不能打,打了必亡,要中日親善,還成立偽政府。第二派是悲觀派,低調俱樂部,這是正而八經的低調俱樂部,在重慶還有活動還集會,永遠散布悲觀情緒。第三派是以蔣介石和中央軍黃埔系統的少壯軍人為核心的主戰派,我們是站在主戰派這一邊的,中國共產黨是堅定的主戰派。
當時,國民政府政府已經開始出現裂痕,或者說開始出現猶豫、妥協苗頭了,所以毛澤東說一定要遏制妥協投降的勢頭,不然中華民族就完了。但這個時候中國共產黨人沒有辦法,中國共產黨不是執政黨,不掌握國家政權,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通過拼死作戰來遏制投降派的勢頭。
在百團大戰中,中國共產黨拼盡全力把自己所有的家當都拿出去打了,那么政治、軍事上兩個目的促成了百團大戰,最后這兩個目的都基本達到了。尤其政治上達到了,蔣介石沒簽這個協定,最后不了了之,日本人很惱火,覺得好容易快停火了,結果還是得打。
經過這一仗,中國共產黨根據地的困難稍微有所緩解,但為什么說第三階段沒打好?第三階段損失特別大,有點得不償失,這是從戰役的角度上看。百團大戰不是很簡單的說打一仗就完事的戰役,有人說這曝露了中國共產黨的實力,肯定暴露了,但是說暴露實力這句話本身就是從黨派之爭的視角來看這場戰爭的。不過當時國共雙方都沒有這個感覺,國民黨嚇一跳倒是真的。
當時每天都有電報向最高統帥報告戰況,我們在哪兒打什么,出動多少兵力,怎么打,蔣介石還會回電報。這場戰役并不是背著蔣介石去打的,只不過蔣介石本來只給了三個師的編制和軍響,打著打著怎么變成了一百個團?那時候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蔣介石根本無暇考慮將來中國共產黨壯大了怎么辦,那時已經艱苦到相持階段快打不下去了。
這時誰救了我們?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一出,有兩個國家松了一口氣,首先是丘吉爾,當時英國快支撐不住了,珍珠港事件一發生,他第一句話說我們總算贏了。這句話的原話是“因為終于把美國人拉進戰爭了,我們有同盟軍了,而且被拉進戰爭這個同盟軍可不是等閑之輩,這個家伙太厲害,工業能力太厲害,德國人完了,沒戲了,我們贏了”。而且當時英倫三島的土地,德國人永遠不可能踏上去了。第二個松口氣的國家就是中國,我們終于結束了獨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局面,從此我們變成盟軍了,變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戰區,大量的援助、貸款、軍火就來了。我們結束了獨立抗戰,中國不會亡了,至于說勝利那沒有懸念,只不過是看什么時候勝利而已。
看歷史,我非常主張要讀大歷史不要讀小歷史,讀者不一定非要了解清楚百團大戰到底哪個團打哪兒,長沙會戰薛岳怎么打的等等,那是軍事發燒友的事,大部分讀者應該讀的是歷史大勢,使自己更理智、更清晰,也更包容。
蔣介石用談判手段與日本人拖延、周旋
搜狐讀書宋晨希:1941年蔣介石和日本的密約事件,有很多人因此認為蔣介石是投降派,當時的蔣介石心境是什么樣的?
王樹增:蔣介石不是投降派,投降派解釋不了那段歷史。
搜狐讀書宋晨希:那么,他為什么走出這一步?
王樹增:蔣介石當時糾結地方在哪兒?
世界上所有的列強都是綏靖主義者。他們看熱鬧,就是不對中國伸出援手,只要保護了自身的在華利益,日本人怎么都行。我書里寫過,這其中最可恨的就是英國人。這點我有檔案支撐,最可恨的就是它。
我得出一個歷史結論,過去、現在、將來,中國人永遠不要靠別人,誰也靠不住,就是靠自己。也就是毛澤東說的自力更生,你靠別人是靠不住的。抗日戰爭,尤其是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前的局勢給了中國人血的教訓。要知道淞滬戰役中,落在中國人頭上的炸彈是美國的炸彈。因為日美有貿易往來,日本的軍火是美國提供的。在這種幾近絕望的情況下,蔣介石必須得找到一個維系戰爭的出路。他很大一部分精力在跟日本人兜圈子、磨蹭。那時候誰也想不到會發生珍珠港事件,于是蔣介石就跟日本人周旋、拖延,讓他們煩透了,中國政府永遠對日本的答復都是再研究研究,但他們不知道這個研究研究是什么意思,最后日本內閣都急了,表示中國政府不許再使用這個詞,再使這個詞我們就急眼了,必須明天給出明確答復。結果中國政府轉天給的答復仍舊是“仔細研究”……總之就是兜圈子。
但是我從不相信蔣介石是投降派,他要是投降派早就投降了。汪精衛設立偽政府的時候多危險,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內外交困以及戰爭壓力,他必須尋求一種外交的伎倆或者說是外交的小手段。如果失敗,這不是他個人的命運而是一個民族的命運。我們看一下歷史檔案就知道了,非常可怕。
中國抗戰時期所使用的漢陽造
搜狐讀書宋晨希:現在有人認為汪精衛說投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汪精衛認為,中國的國力實在不能與日本抗衡,與其戰斗死那么多人,不如投降。
王樹增:允許這樣的理論存在,但是這種理論是不折不扣的漢奸理論。我書里也寫到,中國遍地英雄。但中國也不缺漢奸,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還如此。這個沒什么可奇怪的,只要中國還有危難存在,就總有漢奸出現。剛才那個就是漢奸理論,誰說這個誰就至少信奉漢奸理論。
中國軍隊無聯合作戰意識 導致抗戰吃大虧
中國因武器制式不同 在戰爭中吃大虧
搜狐讀書宋晨希:您書里寫到中日戰爭實力的比較,其中很吊詭的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之后的幾十年使用的一直是晚清時期張之洞他們制造的“漢陽造”,這是不是說明中國在這幾十年中軍力沒有發展?是否長期的分裂割據是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之一?
王樹增:七七事變爆發的時候,中國國內的經濟狀況在好轉。但即使在好轉,中國也不是一個工業國,這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當時是世界人類歷史文明發展史的一個分水嶺,分為農業國家和工業國家。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以后所有的變革,歸不到工業國家那邊去。明治維新什么變革?明治維新就是將落后、分裂的由封建專治階級的農業國小島國,迅速投入工業化的大潮之中的變革。中國錯過了那個歷史時機,所以后來是“漢陽造”不足為奇,因為我們什么都造不了,想制造汽車門都沒有。絕大部分中國人沒見過汽車,不要說老百姓,很多軍官沒有見過汽車。我們的槍是“萬國槍”,中央軍使的是德式槍。
從二三十年代初期北伐戰爭時期起,實際上中央政府和德國關系就特別好,我們的教官都是德國人,蔣介石軍事顧問一直是德國人,我們使得也是德國裝備。最早國軍在抗日戰爭中所使用的鋼盔都是德式的,但是裝備的這些的僅僅是中央軍,而我們大量的是雜牌軍。所謂雜牌軍其實也有精華部隊,其中比較好的是桂系白崇禧的部隊,他們從越南那邊進口裝備過來。越南是英法殖民地,所以他們使的多是英法過來的雜牌槍。
西北這一塊馬步芳跟蘇聯人做生意,所以那邊使用蘇式裝備的部隊稍微多一點點。而東北軍有錢,他們還有飛機,東北軍的飛機甚至比國民政府都多,只不過九一八事變讓人全報銷了,但是他們還是有錢買各國的武器的,并且武器還不錯。
一個國家軍隊武器制式的不同是足以致命的問題,這也是我寫朝鮮戰爭時,認為我們打朝鮮戰爭為什么那么艱苦的原因之一,我們那時候武器制式也不統一,你往上送子彈究竟送哪種子彈?口徑都不一樣。好不容易送一箱子彈,結果不能用。現代軍隊輕武器的口徑都是一樣的,甚至有些零件通用,這是最高境界,當時我們達不到這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漢陽造,那是李鴻章、張之洞干的事。
抗戰時期的蔣介石
蔣介石海軍主力是慈禧的北洋水師:日軍已進入航母時代
搜狐讀書宋晨希:讀這段歷史讓人覺得特別悲哀,幾十年之后的中國還在使用晚清的武器。
王樹增:蔣介石的海軍主力是北洋水師,你能想象嗎?慈禧時代的產物。那時日軍已經進入航空母艦時代。你說這差了多少年,我們現在才有了航母。而那時候日軍已經是航母編隊了,并且,我們現在還是航母實驗艦階段。戰爭其實是拼的是工業能力。所以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后日本人敢打。但美國那時的工業能力世界第一,只要把它的企業全動員起來,什么波音公司、洛克菲勒公司等等,制造的航母就能一艘接一艘下水。中國不行,到處都是水牛車,是緩慢而落后的農業國家。
還有一個剛才說的情況,日軍已經走進了近現代軍隊行列,它的訓練機制、武器配備機制、部隊編制機制都已經完全近現代化了,而我們是什么部隊?我們軍事化部隊很古怪的,我在書里也有提到,日軍侵犯之后,蔣介石命令一個軍團上去阻擊。千萬不要以為一個軍團有多少人,舉個例子,臨沂戰役中雜牌軍的將令龐炳勛,那時他是軍團長,一個軍團多少人?實際上只有一個軍的人員數量。因為是雜牌軍,所以給他安排的頭銜越高他越高興,實際他的部隊只有一個軍,而這個軍只有一個師,那也就是說這個軍團其實只有一個師,這有點亂套。
并且,我們的軍隊還屬于軍閥混戰當中的那種部隊,并沒有近現代編制體制、作戰樣式等,而最重要的是中國軍隊缺乏近現代作戰思維。我們老在說抗日戰爭經常出現近在咫尺見死不救的情況,這是因為除了自私之外,也沒有聯合作戰的意識,聯合作戰是近現代作戰意識。讀歷史的人能讀出來這個認知來,比如抗戰當中最倒霉的城市之一長沙,日軍沖著長沙去了三次,薛岳在玩命抵抗,幾十萬部隊一線血拼,日軍每次進攻路線都是一樣的。此時旁邊的戰區呢?沒動靜。放到現在我們軍事發燒友也不能理解,日軍集中兵力順著一線打下去之后,它后方第一戰區、第二戰區挖它的墻根不就完了嗎,你往前打,我讓你首尾不能相顧。這種聯合作戰的方式,在當時中國軍隊是沒有的,其他戰區軍隊就在離戰場之外百十公紋絲不動,覺得這個不關他們什么事。這種思維往往不是因為純粹自私引起的,而是他們真的就是沒意識到。
蔣介石統帥的部隊中,外國的軍事顧問,往往氣的火冒三丈,哪兒有這么打仗的?但國軍就是這個思路,再加上軍閥將領的自私,覺得我憑什么損失我的部隊,耗光了我不就成了光桿司令了嗎?諸如此類的情況比比皆是,我的書二卷三卷里都有相關檔案。每打一仗蔣介石罵一通人,例數中國軍隊的弊端,這個也是讓我們到現在仍舊非常感嘆的一件事。
那時候國家落后軍隊也落后,并且,軍隊的落后并不僅僅只是武器裝備的落后,更是軍事文化、軍事觀念的落后。面對強手,人家用一個師團突襲你,而你用十個師甚至二十個師的兵力也未必能堵得住,戰爭之所以殘酷就在這個地方。
共產黨發動民眾很厲害 動員了華僑、宗教界人士
郭沫若
搜狐讀書宋晨希:抗戰對于中華民族的影響,您多次提到了文化的作用,其實當時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很注重文化對于民族精神的塑造,包括當時武漢的政治部三廳,還有后來的魯藝等。那么,當時國共兩黨提升文化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王樹增:當時國共合作的一個典范就是“第三廳”。主要由郭沫若負責,國民政府太知道共產黨的長處了,其長處就是宣傳鼓動發動民眾。在大革命和北伐時期,國共兩黨的關系非常親密。共產黨人永遠是被放在宣傳部門的,因為他們在這方面很厲害,把懂宣傳的人派到敵后能拉起一幫人,當然這和他們信仰堅定、視死如歸有關。
第二,還創建了獨特的抗戰文化,比如創作大量的抗戰歌曲傳世。我前兩天參加文化工作會才知道,那個時代有數不勝數的抗戰歌曲,現在聽起來還會讓人熱血沸騰。這全是中國共產黨做的事,當然,還有電影、戲劇等。
共產黨人創建了獨特抗戰文化 讓日本人很害怕
搜狐讀書宋晨希:當時,郭沫若創作的《屈原》火遍了大江南北。
王樹增:為什么在1942年的時候話劇《屈原》那么火?當時國家都被侵略的那么慘,半壁國土喪失,為何還會有萬人空巷去劇場看《屈原》的景象?屈原這位距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他是不屈的象征,他能夠給我們壯膽,堅強自己的內心。這些是非常重要的抗戰文化。
抗戰文化在書中我寫得很少,因為抗日戰爭涉及戰爭的內容已經非常浩瀚。抗戰文化有幾個地域據點,重慶算是一個,桂林也是,武漢丟了以后(武漢1938年淪陷),文化陣地就由武漢轉移到桂林,現在很多抗戰文化就出在桂林。桂林在1944年被日軍占領,對我們損失很大。
在抗戰文化建設這一點上,國共兩黨是真誠合作的,也確實是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凝聚了中國人的人心。當時不但是國內的華人,只要全世界的華人,心中有民族認同感,就不怕任何強敵,這一點日本人其實非常清楚。我在書的序中也曾寫到,日本人最害怕的就是中國人團結起來,戰爭爆發前的中國特別好打,因為它是散的。中國共產黨人創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及獨特的抗戰文化,實際上讓日本人很害怕。侵略者最怕的,就是征服不了這個民族。
這點很重要,但很少有人提抗戰文化,其實是可以單獨成一本大書的內容。
首演《屈原》劇照
搜狐讀書宋晨希:很多人不理解前方打仗打得那么艱苦,后方還在演話劇。
王樹增:這是需要的。抗戰演出隊不但去前線,也去世界上其他有華人的地方。中國人的力量是不得了,華僑給予國內的援助不計其數的,一個民需要有這方面的能量,文化的能量是代代相傳的,是任何物質力量無法戰勝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常公事略稿本、年譜長編、日記和灣果“國史館”新編抗戰史關于衡陽守將方先覺的不同記載
2019-03-1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