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毛主席逝世44周年的日子了,新一輪人民群眾自發紀念毛主席的熱潮又將來臨。
相比越過越沒年味兒的春節,中國的老百姓在每年9·9和12·26紀念毛主席的活動卻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這是令一切反動派感到恐懼和頭疼的事情。
隨著時間的流逝,毛主席和毛澤東時代雖然距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但在現實中被碰得頭破血流的人民,總是能在毛主席留下的那段極其短暫卻又光輝璀璨的歷史中尋找到啟示和答案,逐漸理解毛主席晚年的擔憂和艱辛探索,毛澤東思想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重新發現和運用起來了。
這正是一輪又一輪毛澤東熱蓬勃興起的根源。
更令人振奮的是,從公園廣場老年們嘹亮的紅歌會到B站青年們滿屏的“毛主席萬歲”彈幕,我們看到了星火的傳承。
對于這個現象,筆者感覺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記錄下來,去讓更多的青年人覺醒起來,加入到毛澤東熱的大潮中,與他們一道,努力成為毛主席的“小學生”,爭取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戰士,共同去完成他老人家未竟的事業。
今天,先談一談“崇拜毛主席”的問題。
前天寫了篇《為什么蔣經國在上海做不到的事,陳云做成了?》,在文章的最后,筆者寫道:
蔣經國背后依靠的是蔣介石和國民黨反動派,而陳云背后依靠的卻是毛主席和新生的人民政權……把陳云放到1948年的上海,也是無能為力的。相反,如果蔣經國能夠背叛自己的階級,在毛主席領導下,未必不會有一番作為。
這個說法,在某些人、特別是那些宣揚“集體智慧結晶”的人看來,有搞“個人崇拜”的嫌疑。前一段時間,網絡上流傳過一篇熱門文章《別把毛澤東寫成爽文男主角》。從批判英雄史觀、批判歷史唯心主義的角度,這篇文章無疑是正確的。但現在把矛頭指向所謂的“網絡爽文”,時機卻未必恰當。
的確,在中美矛盾加劇的今天,出來不少營銷號,順著民族情緒的高漲,把毛主席打扮成一個民族主義者,把寫關于毛主席的爽文當作賺錢的手段;還有一些營銷號,在鼓吹個人奮斗的今天,把毛主席寫成奮斗和勵志的典范,把毛主席的智慧寫成企業家管理學,端出了一篇又一篇成功學“雞湯”。這種“消費”毛主席的做法,對于宣傳群眾、覺醒群眾,無疑是有害的,是對毛主席的極大曲解,應當給予批判。
但更多的所謂的“屠龍文”、“教員文”,的確是在發自真心地表達對毛主席的敬愛,在向群眾宣傳毛主席,為毛主席辯誣。盡管很多文章并不嚴謹,甚至存在一些具體史實或方法論上的錯誤,但是,我們應當注意到一個普遍的事實,“非毛化”大行其道幾十年,盡管毛澤東熱正在興起,而且已經蔓延到青年群體中,但放到14億人群,正面宣傳毛主席仍然是微弱的聲音,很多年輕人從情感上就排斥毛主席。
面對掌握主流輿論的“歌爹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渲染:“功勞都是集體的,錯誤都是個人的”,自媒體上的那些哪怕是存在錯誤的“屠龍文”、“教員文”不也是可貴的嗎?毛主席熱走向青年群體,青年人愿意走近毛澤東,離不開這些“屠龍文”、“教員文”的吸引。“長江后浪推前浪”,知識分子刻守清高、自詡高明不是什么好事,要相信群眾,相信青年。在互聯網興起、信息爆炸的時代,走近毛澤東的青年們完全可以自發地學習有關毛主席的歷史以及他的思想。在知乎,筆者就經常能看到一些青年答主水平非常高、資料非常翔實的答題。
而對于某些已經致富的“歌爹派”,筆者想說的是,爹不是不能歌,但抬爹貶毛就走向反面了。沒有毛主席,你們父輩什么都不是;沒有毛主席,恐怕不僅僅是“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中國革命能否成功都是個問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中國革命”是歷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產物;沒有毛主席,被壓迫的中國人民在舊中國還是會起來反抗,但能否取得1949年那樣的偉大勝利,能否有新中國前30年那樣的巨大成就,就要打個問號了。
一些人總是編造所謂的毛周分歧,想以此來否定毛主席。然而,在毛主席的戰友和同事中,真正能夠做到一生緊跟毛主席的,周總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從1940年12月29日開始,周總理在許多份致中央的電報中,總是以“毛主席并中央書記處”開頭,把“毛主席”放在“中央書記處”的前面加以突出,就是想要突出毛主席的領導地位。而毛周之間偉大的革命友誼一直延續到他們生命的最后時刻。
為什么周總理這樣的偉人只崇拜毛主席,一生緊跟毛主席?筆者想從兩方面去解釋。
首先,毛主席用自己一生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樣的人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澤東時代的核心價值觀沒有24個字,只有短短的5個字“為人民服務”!就是這短短的5個字,在那個時代卻深入人心,內化成人民每一個個體的實際行動。即便是已經去國26年、匆匆歸來的楊振寧,也僅僅在幾天時間里,通過自己的親身觀察,抓到了精髓:
“我有好幾次提到‘為人民服務’已成為全中國人民生活的主調。……到中國幾天后,我就體會到這句話的巨大意義。因為這句話不但是同事們每天談論的主題,而且也是他們每個人每天不論在公共場所或私下里用來批評自己以及批評別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標準。”
“在上海,我還在一間柴油機廠與工人們吃飯,我覺得那里的伙食比我們這里學生食堂的伙食還好一些。后來我知道那些食物好吃的一些原因。其實在中國很多方面都朝這重要的一點走去,就是現在全國的每一個人做事都以‘為人民服務’為基本原則。如果廚師們煮的食物不好吃,就不是‘為人民服務’,就會受到大眾的批評。因此他們必須為人民盡力服務。”
盡管楊振寧的表述流于表面和膚淺了,但“廚師不好好做飯就不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對于一個從資本主義國度過來的知識分子,卻又是那么地真切而不做作。
這樣的時代,正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民領袖毛主席以身作則領導出來的。
然而,一個領導者,僅僅有“為人民服務”的無產階級立場還遠遠不夠,更需要有“為人民服務”的能力。
歷史上,周魯、劉安恭、博古、項英這樣的人,立場不可謂不堅定,他們不是不愿意“為人民服務”,卻往往因為個人能力的欠缺,給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有人說,“領導就是服務”,這是屁話!毛主席說的“為人民服務”,是要心甘情愿地為了人民事業犧牲自己,不是為了當領導。且不說你究竟“為誰服務”,就算你真心要“為人民服務”,那也得人民心甘情愿地讓你“服務”;不能帶領人民打勝仗,人民憑什么讓你來“服務”?
斯大林說“領導就是預見”,毛主席更進一步地指出“沒有預見就沒有一切”,領導者必須要讓人民看到希望、看見方向、認清道路,“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主席就是這樣的立場堅定又有遠見卓識的人民領袖。周總理通過幾十年的革命實踐,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離不開領袖毛主席;只有毛主席,只有毛澤東思想,才能帶領人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才能真正地建設好社會主義,才能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正是因為這樣,對于毛澤東做出的決策,周總理能理解的,要堅定地執行;暫時不能理解的,依然要堅定地執行。因為他堅信,毛主席是真正為了人民的,毛主席能看到他沒看到的東西。
崇拜毛主席,有的是真心實意,有的是虛情地假意;有的只是為了“拉虎皮做大旗”,使自己得到某種個人權力或利益,最終實現個人目的;而周總理和這些人恰恰相反,他完全是為了全國及至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及其他勞苦大眾的根本利益。
跟著毛主席,就意味著徹底地站到無產階級的立場;跟著毛主席,就意味著要安守清貧;跟著毛主席,就意味著要為了人民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乃至是生命;跟著毛主席,就意味著要用一生去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然地,也只有跟著毛主席的正確領導和指引,才能真正有能力去“為人民服務”。
——在周總理的胸前,總是別著那枚鐫刻著“為人民服務”五個金色漢字的毛主席像章。
有人說,跟著美國的國家都富了。美國是什么制度?跟著美國想干什么?大家心知肚明。最后我們看到的是,跟著美國的人都富了……
上篇文章中提到了陳云同志,盡管他在多個歷史關頭對毛主席也會存在不理解、甚至是反對,但他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與思考,到人生的最后時刻,重新做到“跟著毛主席”。正因如此,他的子女沒能從他那里“受益”,而他最終卻贏得了人民的尊敬。
今天,我們崇拜毛主席,學習毛主席,絕不應該是為了個人發財致富,而是應該學習他的立場,學習他的思想,立志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親愛的朋友,你做好“跟著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的準備了嗎?
文 / 秦明 來源:子夜吶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