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鄭曉龍擔任總導演的年代傳記劇《功勛》,自9月26日起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和優酷網、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播出后,10月21日晚已經播出了最后一集。
該劇取材于首批8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分為8個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無名英雄于敏》《申紀蘭的提案》《孫家棟的天路》《默默無聞張富清》《袁隆平的夢》《黃旭華的深潛》《屠呦呦的禮物》,每個單元6集,分別講述這8位功勛人物的故事。
值得人們關注的是,這8位功勛人物建立的功勛,全部起始于毛澤東時代:
李延年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斗英雄;
于敏參與研制的氫彈于1967年6月17日首次爆炸試驗成功;
申紀蘭關于男女同工同酬的提案是在1954年9月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的;
孫家棟參與研制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于1970年4月24 日發射成功;
張富清是1955年1月從部隊轉業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開始默默無聞地無私奉獻的;
黃旭華參與研制的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于1970年下水;
袁隆平參與研究的雜交水稻和屠呦呦參與研究的青蒿素也是在毛澤東時代取得關鍵性突破的。
為什么這8位功勛人物建立的功勛,全部起始于毛澤東時代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是國家意志為他們提供了建立功勛的機遇。
如果當年沒有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決策抗美援朝,決定研制發展“兩彈一星”、核潛艇和抗瘧新藥,提出解放婦女和實行農業合作化,大辦農業并實行“以糧為綱”的方針,這8位功勛人物就沒有建立功勛的機會。
二是正確的路線方針為他們建立功勛指明了道路。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工業和科技基礎十分薄弱,西方國家又對我國實行了長期的封鎖,由于毛主席和黨中央在國防科研上采取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路線方針,為國防科研戰線的廣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正確的發展道路,從而在較短的時間里搞出了“兩彈一星”和核潛艇。
三是制度優勢為他們建立功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和黨中央領導全黨全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為這8位功勛人物建立功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無論是“兩彈一星”和核潛艇的研制,還是青蒿素和雜交水稻的研究,都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和計劃經濟條件下通過集中力量、開展全國大協作取得成功的;申紀蘭和張富清也是在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功勛的。
如果沒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這8位功勛人物是根本不可能建立功勛的。《袁隆平口述自傳》一書序言指出,雜交水稻的研制成功,“不僅是袁隆平的成功,也是社會主義中國的成功。”這一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四是思想領先為他們建立功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錢少氣多”的時代,那時候物質條件雖然比較匱乏,但人們的精神狀態卻是意氣風發、斗志昂揚,黨員干部模范帶頭,職工社員團結奮斗。這8位功勛人物之所以能在各自的崗位上一心為公、無私奉獻、埋頭苦干、建立功勛,就是毛澤東時代堅持把思想革命化擺在首位的結果,就是精神變物質的生動體現,就是毛澤東時代人民精神狀態的縮影。
由此可見,功勛人物是偉大時代的產物,沒有偉大的時代也就沒有功勛人物。這8位功勛人物在毛澤東時代建立功勛的經歷,其中寶貴的歷史經驗永遠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吸取。
文/望長城內外 文章來源于紅歌會網站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