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青年教師熊輝:歷史虛無主義并未從基礎教育領域退場
點擊:  作者:熊輝    來源:紅色文化網  發布時間:2019-01-28 12:58:36

 

1.webp (5).jpg

 

【教材改革以后,歷史虛無主義并未從基礎教育領域退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斗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這股思潮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已經具有種種化身,影響滲透到各個領域,絕不是那么輕易地就能退出歷史舞臺的。在這里,筆者擬分析一下它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影響。

 

一、教師團隊的態度

 

過去,我們的教材中存在大量的西化的、崇洋媚外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內容。對此,已經有人做過系統的梳理,并因此促成了國家教材委員會的成立,促成了新教材推出,這是功在千秋的。

 

但令人遺憾的是,教材的替換并未公開說明政治上的原因,而是打著學術的旗號。因此,廣大的一線教師對教材改革的思想政治意義是毫無所感、毫無所知的。更因為新的教材使得教師們原來熟悉的教材體系(如備課系統、課件體系、教輔體系等等)不再起作用,需要教師們重新備課,所以很多教師在內心對教改是抱怨的、不滿的。

 

在這種情況下,再受到很多網上公知、大V對整個教改體系的片面解讀,有很多教師認為有關教育部門是左右搖擺不定、沒事瞎折騰、拿孩子們當試驗品,甚至有不止一個學生對我說過:你是我們所接觸到的老師里唯一支持教改的

 

很多教師完全意識不到教材、教育甚至考試對意識形態構建的重要影響作用,甚至認為教育、文學、藝術等應該是應當脫離政治而獨立存在的。

 

教師團隊的評價體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教師借助現代傳媒而積累起來的名氣,往往能夠轉化為巨大的利益。因此我們看到當下文科教師中最頂級的是那些公知化的教師(以袁騰飛為典型),其榜樣的影響力量可謂巨大排在第二梯隊的也多是滿口自由主義話語、去政治化非常嚴重的教師

 

比如,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中有一個是“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第二天就出來了一篇批評文章《關于高考作文,我有兩個習慣》。作者是在語文教育界影響很大的一位老師。那么他為什么要批這個高考作文題目呢?簡單說就是因為這個作文題指向了愛國。這位老師用非常煽情的筆調,指責這一高考作文題目中有政治傾向,是對學生們的踐踏和戕害,是逆歷史潮流而動

 

我舉這個例子并不是為了批判這位老師,而是因為這位老師的這種言論恰恰是當下中小學教師團隊的一個思想縮影。

 

金一南教授在接受《環球人物》記者訪問時曾經提到,

 

黑龍江一位邊防團長見到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的烈士陵園里,幼兒園老師帶著孩子圍坐在一起,講烈士的故事。老師哭,孩子哭,大人小孩哭成一團。這位團長感慨地說:我們現在還有能在烈士陵園流淚的老師嗎?


我們絕大部分教師在給孩子講雷鋒故事的時候總是會說: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但是都寫在了日記里。用這樣輕薄的語言博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并且以此為榮。這樣的狀況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么?

 

二、互聯網的影響

 

互聯網極大改變了學生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但是對于網絡上的很多東西,卻很少有人心懷警惕

 

學生們會在網上獲取很多信息,而老師們的教學也離不開互聯網。比如重量級作家老舍,中學課本肯定是繞不開的,對老舍生平的介紹,肯定會涉及到老舍之死。而對這個問題的評價,“文革害死了老舍”成了定論,幾乎所有老師都會按照這個結論去講。真正對這個問題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無人問津、無人知曉。

 

在教育產業化的大背景下,為了博得孩子們的贊賞,幾乎所有老師都要從網上去找很多名人軼事甚至是解密真相,而孩子們則聽得津津有味。不講這些的老師就會逐漸被邊緣化。這樣的倒逼機制,使得幾乎所有老師都要講八卦,講聳人聽聞的“內幕、真相”。誰講得越多,越離奇,就越受歡迎、越是名師。可是幾乎很少有老師知道,這些在網上流傳的所謂名人軼事,恰恰有很多是為樹立某些人物、惡搞某些人物而編造出來的。

 

比如對于土地改革的意義和評價,已經完全動搖了,因為在網絡上大量流傳著諸如:

 

《周扒皮長工憶苦思甜:工錢可養全家,比現在好》;

《“周扒皮”后人揭示<半夜雞叫>的真相》;

《周扒皮的原型周春富:冤枉死了》;

《為好人黃世仁平反(黃世仁吧)》;

《“白毛女”原型驚人真相:楊白勞吃喝嫖賭,黃世仁收養喜兒》;

《四大惡霸地主真實面目》;

某著名媒體的“大視野”還拍過一個紀錄片《大地主劉文彩》。

 

而這些文章的內容,會大量出現在我們中學歷史課堂上,被老師津津有味地講起,以此換來同學們對于這個老師的“真有學問、真有正義感”之類的崇拜。

 

當一個學生在他12年的中小學學習生活中,聽到他最崇拜、最信任的老師們講的都是

 

當年我們打倒的土豪惡霸其實都是大好人,土改其實是土匪行為;


抗戰主要是國民黨打的,共產黨篡奪勝利果實;


共產黨進北京后拆毀了大量的古建筑,摧毀了傳統文化;


我們的各種運動就是權力斗爭,就是人整人,很多善良的知識分子受迫害;


我們原來所崇拜的那些英雄人物其實沒那么高大;


雷鋒是有私心的;


狼牙山五壯士是被當地老百姓報告皇軍,因為他們像土匪一樣搶劫當地百姓;


邱少云被火燒的疼痛級別是不可能忍受的,因此這個故事是瞎編的;


紅色經典其實特別沒意思,要思想性沒思想性,要藝術性沒藝術性,只是被政治強行規定為經典的,時過境遷就沒有生命力了,現在幾乎沒人看就是證明。但是因為中考必考,所以還是得讀,如果不是考試,我絕對不會讓你們讀這種作品的,考試制度真專制啊!


…………

 

大家試想,這樣被培養出來的學生,會是怎樣的一群人呢?更何況真實情況比我所列舉的要嚴重千萬倍呢

 

三、學術研究的影響

 

對教師團隊影響更大的是所謂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因其打著學術研究的外衣,其影響的隱蔽性更大。下面試舉幾例。

 

比如現代文學和民國熱。對現代文學的重新構建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始了。剛開始是打掉一批原來的現代文學大師

 

在“魯郭茅巴老曹”中,郭沫若受到的攻擊最甚。前幾年在網上搜索郭沫若,前10頁幾乎都是罵他的文章。所以中學老師講郭沫若作品時,最客氣的情況也是會跟同學們說:這個人的人品太差了,不過詩寫得還是不錯的。


如果是名師,那一定要提郭沫若寫過一首詩叫《毛主席賽過我親爺爺》(這完全是虛構的)。

 

除了解構原來的大師之外,還重新推出了一批重量級作家和學者,比如錢鐘書、沈從文、張愛玲等,還有很多所謂“民國大師”也被重新加以重視、研究。

 

新千年以后,學術界又興起了“民國熱”,民國的作家、學者都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

 

在民國粉絲那里,民國是一個群星璀璨、大師輩出、民主自由、學術繁榮的時代。由此則進一步推論出:民國是個好時代


在教育界,除了推崇這些民國大師外,民國課本都成了高水平教育成果的代表,現在竟然被大量出版

 

且不說這里有多少是能夠靠得住的成果。“民國”和“現代”本來就是交疊的時間概念。中國的歷史劃分包含著對重要事件的態度和不同歷史時期意義的評價。“民國熱”看上去是從文藝入手進行的學術研究。但是大家想想,當“現代文學”變成了“民國文學”,這個時期的文化成就應該算在誰的身上、正根在哪里?“革命文藝”在“民國文學”框架下應該怎么評價? 

 

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提法是要顛覆我們的歷史劃分和評價,進而顛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的

 

再比如國學熱。這個“熱”中有很多雜亂的聲音。

 

 

一種是反對國學熱,主張西化,認為國學是落后、封建的,西方文明才是現代文明的方向,說弘揚傳統文化是開歷史倒車,是要回到專制獨裁。

 

一種是支持國學熱,用弘揚國學來打五四新文化運動,比如一位姓王的教授就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破壞了傳統文化。很明顯,如果新文化運動被批倒,那么從新文化運動里走出來的新中國也會被批倒。

 

以上舉的兩個學術問題只是冰山一角,而這些學術理論依然持續地影響著中小學的教師們。如果不加以應對,后果很不樂觀。

 

(作者系北京市中學青年教師;來源: 紅色文化網 )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