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 要】少數學者主張,學術研究應遠離政治,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臺灣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法律問題。分析臺灣問題,應當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直面現實,洞察真相。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2021年10月9日
關于臺灣問題的研究,似乎引起廣泛爭議。一些學者認為,學術研究應當和現實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應該對臺灣島內的政治問題說三道四。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海峽兩岸研究機構彼此交流,研究臺灣和大陸的現實問題,對于增進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當然,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學術研究應當是“解釋”,而非“判斷”,關于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趨勢,應該由海峽兩岸的政治家們作出判斷,學術研究應當是解釋海峽兩岸的政策或者海峽兩岸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這些學者可能忘記了,判斷包括事實判斷,也包括價值判斷。坦率地說,這些爭論涉及到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時也涉及到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取向問題。海峽兩岸關系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但是,海峽兩岸關系研究由于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必須時刻注意海峽兩岸的政治動向,根據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現實,對未來作出判斷。假如海峽兩岸研究只是閉門造車,不了解海峽兩岸發展的現狀,也不了解海峽兩岸的政治博弈情況,那么,所謂海峽兩岸研究,充其量只不過是冬烘先生的自娛自樂,沒有學術價值。海峽兩岸研究的著作汗牛充棟,研究涉及海峽兩岸的方方面面。但不無遺憾的是,少數研究對海峽兩岸現狀作出了錯誤的判斷。這是因為一些學者故意回避現實,不愿直面矛盾,無視臺灣島內的政治撕裂現狀,而只是把臺灣島內的政治斗爭,看作是所謂“民主常態”,甚至把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公然違反法律的做法,看作是單純的政治操作,結果導致臺灣問題研究,變成了歌舞升平,粉飾太平。海峽兩岸關系的敏感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兩岸對峙狀態,由于存在一個中國的基本共識,雖然老死不相往來,但都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海峽兩岸相安無事。可是如今,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拒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甚至把大陸稱之為“鄰國”,從而使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不確定性陡然增加,臺灣隨時都可能會被分裂出去,成為一個所謂“獨立國家”。
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不惜一切代價,在國際社會制造事端,已經導致歐洲聯盟一些國家試圖通過修改“在臺機構”的名稱,改變現狀。法國國民議會的議員甚至公然聲稱,臺灣在法國的代表機構,實際上是“大使館”,而法國在臺灣的辦事機構實際上是在臺灣的“領事館”,聲稱到臺灣訪問不需要經過中國政府同意。這種公然分裂中國的行為如果持續下去,那么,大陸所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就會變成毫無意義的空氣振動。
正因為如此,從事臺灣問題研究,必須面對現實,撥開云霧,發現事實真相,并且為解決臺灣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首先,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問題,它已經變成一個法律問題。如果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制裁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違法行為,那么,所謂建設法治國家,也就變成一句空話。大陸對臺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建立在依法辦事基礎之上。由于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公然違反法律,因此,大陸對臺灣的制裁措施都是在捍衛法律的尊嚴,維護國家的法律體系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倒行逆施,擁兵自重,甚至通過購買美國軍火、自己制造武器,試圖長期武裝割據,這是中國大陸絕對不能答應的。對臺灣采取行動,是一種法律行為,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是為了懲治顛覆國家的犯罪分子。如果對大陸采取的行動只是從政治的角度理解,認為海峽兩岸只是存在政治分歧,而沒有意識到,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行為已經違反國家法律,那么,在處理臺灣問題的時候,就會優柔寡斷,患得患失。臺灣問題不可能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因為海峽兩岸法律都有明確規定,一個中國的原則不容挑戰,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大陸對臺灣采取的行動,是捍衛法律尊嚴的正義之舉。如果臺灣問題拖延下去,那么,將會有更多的國家與臺灣建立所謂官方關系,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第二,解決臺灣問題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臺灣問題之所以敏感復雜,就是因為臺灣島內執政當局不贊成一個中國的原則,試圖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如果采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那么,將會在國際社會掀起軒然大波,中國將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不排除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采取制裁措施,中國現代化有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阻力。這些觀點不是杞人憂天。如果采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一些西方國家一定會興風作浪,制裁中國。中國將會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但是,面對臺灣島內囂張的分裂國家行為,面對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在臺灣島內推行臺獨路線的政治主張,如果不采取行動,那么,中華民族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在解決臺灣問題上,絕對不能優柔寡斷。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心堅如磐石,實現和平統一的愿望不會改變。不過,現在看來,和平統一希望渺茫。如果不采取斷然措施,以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那么,臺灣問題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棘手。當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強與臺灣的所謂“官方關系”,把加強與臺灣的“官方關系”視為天經地義的時候,大陸采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將會承受難以想象的壓力。既然如此,快刀斬亂麻,一勞永逸地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可以避免久拖不決,給中國帶來更大的損失。第三,臺灣島內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愛國同胞逐漸凋零,臺灣島內的民意基礎已經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中國國民黨的政治綱領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可是,中國國民黨一些政治領袖早已忘記了黨的基本宗旨,把一個中國擱置起來,在現實生活中強調各自表述,甚至爭取所謂的國際空間,就是要在國際社會制造一個中國一個臺灣的假象。臺灣問題久拖不決,臺灣島內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愛國同胞將越來越少。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在臺灣民進黨執政期間,推行臺灣獨立的教育,從而使臺灣青年心態和國家觀念發生變化,他們認為臺灣就是“國家”。當前在臺灣島內,把臺灣視為一個“國家”的現象非常普遍。多數臺灣人都認為臺灣是一個“國家”。如果無視現實,自欺欺人,那么,在臺灣問題上有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策。既然臺灣島內支持臺灣是一個“國家”的居民越來越多,那么,爭取臺灣民眾,實際上是一種自娛自樂的行為。只有牢牢地控制臺灣地區,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并且按照一個中國的原則進行政治識別,增強臺灣居民的身份認同,才能從根本上消滅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第四,西方國家是否會干預中國實現國家統一,這是一個不需要討論的問題。臺灣問題之所以久拖不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外部勢力干預。美國不斷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美國民主黨政府一方面希望臺灣海峽硝煙彌漫,中國陷入內戰;但是另一方面,又擔心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挑起事端,促使大陸采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美國在臺灣的既得利益不復存在。因此,美國希望扮演“黑老大”的角色,關鍵時刻踩剎車。大陸一些學者天真地認為,只要中美關系改善,臺灣問題就能得到解決。美國之所以在臺灣問題上兩面三刀,就是希望借助于臺灣問題牽制中國,把臺灣問題變成中國現代化的攔路虎。如果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臺灣問題,把解決臺灣問題的希望寄托在中美關系改善上,那么,最終必然會導致臺灣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解決臺灣問題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第五,解決臺灣問題是否中國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在這個問題上,一些學者存在錯誤認識。他們認為實現現代化,就是要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然解決臺灣問題之后,按照一國兩制的原則,確保臺灣政治經濟社會秩序穩定,為什么要把臺灣作為優先解決事項呢?這些學者主張的潛在含義是,既然大陸堅持一國兩制基本原則,臺灣同胞決定自己的事情,那么,也就沒有必要大動干戈,采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相信臺灣島內的居民在周期性的民主選舉中,會選擇正確的方向,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倒行逆施,必然會遭到臺灣選民的唾棄。這種觀點表面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如果任由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在臺灣島內興風作浪,那么,臺灣獨立可能性將會越來越大,國家分裂將會產生連鎖反應。如果不能以大無畏的決心和勇氣,徹底解決臺灣問題,以雷霆萬鈞之勢,將臺獨勢力徹底摧毀,把臺灣島內主張臺灣獨立的犯罪分子押上審判臺,接受審判,中國將永無寧日。解決臺灣問題,可以產生示范效應。任何試圖背叛國家的犯罪分子,都將被繩之以法。任何試圖分裂國家的犯罪組織集團,都將徹底覆滅。對待叛國分子,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關于臺灣問題的研究大體上可以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個部分。研究臺灣島內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制度,對于判斷臺灣島內發展趨勢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任何一項研究,都有助于人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臺灣島內所面臨的問題。筆者多次指出,應當對臺灣島內的居民進行仔細辨別,研究臺灣島內居民的構成,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科學的田野調查,了解臺灣島內居民的政治傾向和對待大陸的態度,為實現國家統一做好充分的學術準備。如果只是從微觀的角度看待問題,而沒有從宏觀的角度,正視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亂象,那么,有關臺灣問題的研究很可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筆者再次重申,希望國家早日和平統一,但是,出于對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各項政策的分析,特別是對中國國民黨長達30年的跟蹤研究,筆者得出的結論是悲觀的,臺灣島內的主要政黨不贊成國家統一。海峽兩岸政黨協商,簽訂共同綱領,只能是大陸的美好愿望。雖然中國國民黨內的一些政治人物主張海峽兩岸簽訂和平備忘錄,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由于臺灣島內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中國國民黨人士,所堅持的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因此,政治基礎不同,討論只能停留在“事務性”問題上。當務之急,是要突破上個世紀的“事務性”共識,在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形成新的共識。(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喬新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