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問題已愈陷危局。臺灣日漸遠去,美國日漸逼來。中國正面臨一個重要轉折點,要么崛起,要么圖存。二十一世紀是不是“中國的世紀”?關鍵要看臺灣能不能早日統一到中國的版圖之上!就目前局勢而言,恰逢俄烏戰事正酣,普京將美西方牽制于西線歐洲方向,美國抽不出身,騰不出手,無暇它顧。那么,如果此時中國收臺,會不會引起世界大戰?本文試作探討。
一、關鍵要看美國是否直接出兵干預
臺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中國維護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天經地義、合理合法,絕不容許任何外來干涉。而臺灣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說到底是美國的干預和阻擾。美國人曾說過:“太平洋是不存在的”,“太平洋應是美國的湖泊”。按照這個邏輯,美國是想一直控制臺灣,捏住中國的“睪丸”,使中國不能“雄起”,不能挺進太平洋。正是基于這一點,美國歷來都把臺灣問題當作“以臺制華”的主要抓手。
目前,美國對華戰略布局的最顯著變化,就是“以臺制華”的力度驟增,把臺灣由奧巴馬時期的“閑棋冷子”,啟動為“遏華制華”的“抓手”。美國正在利用臺灣這張牌,從戰略戰術層面全面激活兩岸政治、外交、經濟、金融、社會、軍事安全、生物安全、網絡安全危機,以達到戰略影響、戰術牽制、技術牽引的功效,迫使中國政治上妥協、經濟上讓步、戰略上退縮,遲滯以至延緩中國崛起進程。最近,由于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害怕中國這個時間節點武統臺灣。但表面上卻采取了一系列“戰術上逆襲”的舉動,諸如派遣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奧沙利文、前國防部副部長弗盧努瓦等竄訪臺灣,“展示對臺灣的持續堅定支持”。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2022財年綜合支出法案,明確規定“不得用相同顏色來標識臺灣地區和中國大陸”,妄圖通過政治操弄中國地圖標識,制造“一中一臺”。美國軍政要員公開叫囂要“協防臺灣”:美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最近就聲稱,美將采取行動確保武力統一臺灣的情況不會發生;美國務卿布林肯發出警告:一旦中國大陸武力攻臺,將導致“災難性后果”;美防長奧斯汀也重申“美方支持臺灣自衛能力的態度”。但所有這一切,實際上都不過是“撤退前的火力逆襲”或“戰略心理戰”而已!看似來勢洶洶,氣焰囂張,但更多的是恫嚇和威懾,當然也不排除試圖通過“戰爭邊緣政策”逼迫中國就范,嚇阻中國開啟武統臺灣之戰。個人分析,由于臺灣并非美國的“核心利益”,臺灣在美國的戰略天平上,用美國前防長拉姆斯菲爾德的話說,“充其量排在第四位第五位上”;而臺灣雖說對日本“生命攸關”,但其一切行動必受美國“節制”;加之臺灣又非美國真正意義上的盟友,不過就是“美國利益的一張牌”,“賭桌上的交易籌碼”而已。特別是現在雖然美軍在全球對我軍還占有相當優勢,但在黃海、東海、臺海和南海等一千五百公里作戰半徑內,我軍已對美日形成壓倒優勢。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在臺海介入戰爭,要想阻止中國統一,美國就必須進攻中國大陸,打擊中國的重要軍事目標。美國是實用主義國家,也是一個高度理智、高度智慧的國家,不會為了臺灣而甘冒中美兩個核大國開戰甚至引起世界大戰的風險。加之現任美國總統拜登,畢竟是一個老奸巨猾的政客出身,其縝密審慎的思維方式,大規模武力干預中國武統臺灣的可能性極低。美國知名國防與外交政策專家卡彭特早先就直白地對中評社說,“我不覺得為了防衛臺灣值得去跟中國(大陸)開戰。”拜登本月18日也明確表態說: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美國軍方一些要員,在要不要為“協防臺灣”與中國開戰問題上,雖然近來時不時表現出一種傲慢和狂躁,但真正較起真來,倒是還表現出應有的清醒和理智。美國防部長奧斯汀曾在新加坡發表演講時一再表示,美國“并不尋求對抗,不希望與中國發生沖突”。并且還表示,拜登總統并不希望尋求與中國發生在軍事層面的沖突。而作為美國最高軍事將領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上將也表示,“我不是說會與中國開戰。我是說,我們希望防止與中國開戰”。并且還說,中美之間不會開戰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和美國都屬于超級大國,大國間開戰,那可是一場絕對不能打的戰爭!有大國開戰的想法,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所以,一旦中國武統臺灣,我想美國直接出兵“高強度干預”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因而也就不存在引起世界大戰的問題。而糾集一切可以糾集的力量,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對中國進行史詩級的極限震懾、絕殺圍剿的可能性最大。但我們要立足于包括美日直接出兵干預的“高強度風險”,立足于“大戰”,立足于核戰,充分做好美日軍事干預的萬全準備,要對臺軍具備絕對的壓倒優勢,要具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持槍向前”的決心,勇于挺身一搏,出手干凈利落,切不可讓臺軍伺機對大陸“反咬一口”,也不可讓臺軍有任何還手之力,確保“速戰速決”、“決戰決勝”,不給美日興風做浪的機會。這一點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俄烏戰爭中,美軍基本可以肯定向烏軍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戰、網絡戰和人工智能技術支撐,并且給俄軍造成了相當的戰役、戰術乃至戰略上的被動,值得我軍認真研究和借鑒。第一,此時收臺必陷美軍于“兩線作戰”戰略困境。毛主席早就告誡我們,“基本問題是,無論美國也好,中國也好,都不能兩面作戰。口頭說兩面、三面四面、五面作戰都可以,實際上就不能兩面作戰”。目前,俄烏戰事正酣,中國若此時收臺,既是在戰略上策應俄羅斯,更是趁美軍兩面作戰適時出手的絕佳契機。第二,當下正值美國及其西方盟國“絕殺式”制裁俄羅斯之時,美國即使想撒開大網對中國實施“史詩級的極限式剿殺”,恐無論規模、勢頭、效力上都勢必大為減殺,更何況對中國實施“絕殺式”制裁,很可能“殺敵八百,自損一千”,所以,相信效果不會太明顯,時間不會太持久。第三,美國目前在臺灣的一系列戰術上的“火力逆襲”舉動,實際上是想掩蓋其繼續“維持現狀”的戰略上的無奈,這表明其軍事干預中國武統臺灣的軍事部署尚未達成。所以,維持現在的“大陸不統、臺灣不獨、臺海不戰”,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美國今天不希望“單方面改變現狀”,是為了“持機待變”,而這恰恰正是我們“改變現狀”的有利契機。如果今天不趁俄烏戰事正酣之機,堅決果斷地“改變臺海現狀”,什么時候一旦時機成熟,美日臺要“改變臺海現狀”,我們勢必會很被動。第四,美國正值拜登任上,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一個最佳契機。一方面,在國際上,美國四面樹敵,四面楚歌;另一方面,美國國內疫情肆虐,種族割裂,矛盾加劇,美國民眾是不會為“協防臺灣”并冒“中美一戰”而選擇戰爭的;與此同時,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屬于老奸巨猾的政客,只要中國大陸拿出不惜“決一死戰”和“同歸于盡”的氣勢來,拜登是不會在中國大陸武統臺灣時選擇武力“協防臺灣”的。
第五,在普京屆滿卸任前,我國擇機收臺為宜。因為普京一旦卸任,不論是誰繼任總統,俄羅斯在對外政策上都不排除會選擇“穩中和美”的策略。如此一來,我們在武統臺灣時,勢必將在國際上失去存在于東北亞等諸多方向上的對美日的牽制因素。
第六,中國周邊的“三海一島一邊”(三海:臺海、東海、南海;一島:朝鮮半島;一邊:中印邊境)漸呈聯動態勢,隨時有多點爆發的可能。美國為打亂中國武統臺灣的節奏,必然要無所不用其極,日本也會拱火點火,以誘使周邊國家尤其是越、菲、印等國與中國摩擦直至爆發沖突,這是我們必須要竭力避免的。
三、更要看中國是否有堅如磐石的戰略決心、戰略意志、戰略膽略和戰略氣魄
此時收臺,要遏止美國及其幫兇國的戰爭冒險,掐滅美國及其幫兇國的戰爭盲動,一方面,沒有強大的戰爭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另一方面,要防止和遏止大戰,沒有強悍的戰略核打擊力,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而恰恰在這一點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且有著絕對不可撼動的戰爭實力和強大的戰略核打擊能力,對此,美國也是心知肚明。此外,這次俄烏戰爭再次以鐵的事實證明,只是具有強大的戰爭能力和強悍的戰略核打擊力也是不夠的,還要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遏止并反擊美國的任何戰爭冒險,為了遏阻并反擊美日對武統臺灣的任何盲動,中國都必須有堅定、果斷、決絕的不惜與美國決一死戰、不惜與美國打核大戰的戰略決心和戰略意志、戰略膽略和戰略氣魄!這次俄烏戰爭,普京在這方面已經為我們打了樣,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今天的中國更不缺乏堅定的戰略反擊的決心和意志、膽略和氣魄,所以,原則上說,是可以避免任何強敵包括美國的戰略誤判的!基于這一點,我對收復臺灣之戰的可控性持樂觀態度,更對收復臺灣之戰的決勝之局充滿信心!(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