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1]
一 、美國到底希望中國統一,還是反對中國統一?
近日,在中國的輿論場流傳這樣一個論調——“誘騙中國對臺動武是美國設置的戰略陷阱。”
這個論點是英國《金融時報》日前發布出來的。報道和評論的核心點是“美國處心積慮引誘大陸攻擊臺灣地區,但中國大陸卻一直不上當。”
我們首先要明白這樣一個問題,大陸攻臺的目的是什么呢?毫無疑問,當然是實現國家的統一。那么,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把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美國正在設下陷阱引誘中國實現統一。
既然不遺余力的設置陷阱引誘我們向著統一邁進,就說明今天的美國比我們更加期待中國的統一。換言之,中國的統一比分裂更加符合美國的利益。不然絞盡腦汁設置陷阱誘導我們實現統一干嘛呢?
我們的很多輿論場把美國的這種做法定位成“誘導”和“陷阱”,既然統一是美國的“誘導”和“陷阱”,那么我們就不能上當受騙。既然不能上當受騙,我們就要保持“戰略定力”,不能讓美國打亂我們的發展節奏。換言之,我們就不需要統一,或者是不統一才是當下最符合我們的利益。
根據這個邏輯我們就不難明白,拋出這個輿論,其目的仍然是阻擾中國的統一,尤其是以非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這是一種典型的似是而非的正話反說。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這句話換一個方式也可以這樣說:“凡是要誘導一個政權犯顛覆性的錯誤,也要先造成輿論,也要先做思想意識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拋出所謂的“誘騙中國對臺動武是美國設置的戰略陷阱”這個輿論,恰恰說明了美國最害怕看見的就是中國實現統一的政治結果,恰恰說明了美國正在千方百計的阻擾這樣的結果。
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根據這種反證邏輯,極大地說明了我們做好武裝斗爭為基礎和后盾的方式推進祖國統一的極端必要。同時根據這種反證邏輯,更加暴露了美國在阻擾中國統一問題上的黔驢技窮和力不從心。因為把“誘導”和“陷阱”這樣的詞匯都說出來了,恰恰說明了今天的美國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布下這個所謂的“陷阱”,這在本質上恰恰暴露了美國的虛弱。如果你認為這真是個陷阱,那么美國“誘導”的目的就真達到了。
明晰了上述問題,我們對某些專家所謂的“不能上當受騙,要保持戰略定力”就有了另外一種理解。“保持戰略定力”是正確的,在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指導下透過現象看本質,同時在此基礎上根據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需要,有序而不受干擾的推進祖國統一這才是真正的保持了戰略定力。
二、美國為什么從過去一貫的威脅變成了今天的誘導?
從過去反對大陸單方面改變臺海兩岸的現狀,甚至叫囂大陸敢于武統將遭到美國的強烈干預。到今天主動設置“陷阱”來“誘導”大陸武力攻臺,從過去的威脅恐嚇到今天的“主動期望”你武力統一,這當中變化的成因在哪里呢?
很簡單,過去的武力恐嚇到今天已經不靈了。中美兩國在西太平洋上軍力的此消彼長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展現在世人面前。所以,通過“狐貍誘導烏鴉”的方式,在幕后用輿論戰的操控形式來誤導中國做出錯誤判斷和決策,就成了如今美國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收益最大的戰略選項,以此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
需要指出的是相對于過去直接赤裸裸的恫嚇與威脅而言,這種“誘導”并不僅僅體現美國在中國統一問題上的收縮性,而是一種帶有柔性的進攻與威脅。因為這個輿論的本身就是通過渲染這種“陷阱”的危害從而讓中國人解除武力統一的思想武裝。以達到美國能夠繼續利用臺灣這顆棋子牽制中國的戰略目的,讓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繼續無休止的投入和消耗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資源。
如果我們因為要避免美國發出的這種所謂的“誘導”和“陷阱”,以此來保持所謂的“戰略定力”。那么,其結果就是毛主席當年所批評的“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把“千千萬萬”和“浩浩蕩蕩”都趕到敵人那一邊去,只博得敵人的喝采。[2]
三、殷鑒不遠,在夏世之后
回顧美蘇冷戰時期,戰略誘騙是美國在此期間使用最經典的手段之一。
2001年,美國中情局突然公布了一份冷戰時期的絕密檔案,引起了一片嘩然。這份檔案的內容正是當年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而正是這一計劃使美蘇爭霸賽的天平成為向美國傾斜的關鍵。人們以為這只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博弈的結果,可這份絕密檔案卻曝光了一個驚天陰謀:這個計劃就是美國為蘇聯專門量身定制的陷阱!
最后的結果是蘇聯“積極主動”的配合了美國為其量身定制的戰略陷阱,為后來的蘇聯解體注入了一針催化劑。
只不過相對于里根時期的“星球大戰”計劃這種具有頂層設計和成體系以及多方協同的戰略陷阱而言,今天的所謂“誘騙中國對臺動武是美國設置的戰略陷阱”實在是顯得沒有層次和無比潦草。拋出這種小伎倆,是對中國人智商的真正侮辱。
所以,今天的中國一定不會上那些散布“誘騙中國對臺動武是美國設置的戰略陷阱”的機構和人員的當。敵人拋出這種論調恰恰說明了敵人最擔心和害怕的是什么,而這種擔心和害怕恰恰就是我們要爭取的結果。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史從不等待猶豫者、觀望者、彷徨者。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前提。在這個問題上“一萬年太久”,我們應當“只爭朝夕”。
注釋:
[1] 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的講話(一九六二年九月),轉摘自一九六七年第九期《紅旗》雜志。
[2] 《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頁。
(作者:任光禹;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