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明】此詩作于2022年9月20日,原標題《天兵仁心話統一》。

[1] “仁心在城全”,孫子:全城為上,攻城次之。[2] “沒有中間線”:2020年9月18日清晨7時10分起到10時30分結束,共出動18架次軍機、從四個方向抵近臺灣本島。臺軍機廣播向解放軍喊話“你已飛過海峽中線,立刻轉向脫離”,解放軍戰機飛行員則以“沒有海峽中線”回應。《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9月20日。[3] 綁匪,指深度干涉和介入臺灣問題的美國、日本等國家。[5] 險除陴不安,陴,城墻。“守險不守陴”是太平天國創立的守城戰法,其特點是將精銳兵力用于控制環城四周險地,造成敵軍四面受制而無力集中攻城的戰略張力。同樣,如四周險地失守,城廓自然不保。當年曾國藩就是用后一方法拿下太平天國國都南京。[6] 1949年毛澤東和平解放北平是在三大戰役勝利之后,1950年和平解放西藏,是在解放軍攻下昌都之后。[7]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中旬,施瑯率軍渡海收復臺灣,不久占領澎湖,對臺造成圍而不攻的壓力,劉國軒逃往臺灣。鄭克塽見敗局已定,攜劉國軒等臺高官和平歸順。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張文木戰略”,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