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
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也不會改變
2018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過去一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第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多年少有的國內外復雜嚴峻形勢,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過去一年主要工作
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
李克強說,一年來,我們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著力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經濟保持平穩運行。面對新情況新變化,我們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相機調控,主動預調、微調。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減稅降費、補短板調結構。下調增值稅稅率,擴大享受稅收優惠小微企業范圍,出臺鼓勵研發創新等稅收政策。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重點領域支出得到保障。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針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先后4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多措并舉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資金緊張狀況,融資成本上升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及時應對股市、債市異常波動,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扎實打好三大攻堅戰
制定并有序實施三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杠桿,穩妥處置金融領域風險,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改革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深入推進精準脫貧,加強扶貧力量,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社會幫扶,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穩步提高。全面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優化能源和運輸結構。穩妥推進北方地區“煤改氣”“煤改電”。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雙下降。加強生態環保督察執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大“破、立、降”力度。推進鋼鐵、煤炭行業市場化去產能。實施穩投資舉措,制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增速明顯回升。出臺促進居民消費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傳統產業。深入推進簡政減稅減費。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在全國推開,企業開辦時間大幅壓縮,工業生產許可證種類壓減三分之一以上。“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實施。清理規范各類涉企收費,推動降低用電、用網和物流等成本。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各地探索推廣一批有特色的改革舉措,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不斷提高。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大力優化創新生態,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創新中心等建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將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政策擴大至所有企業。制定支持雙創深入發展的政策措施。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0%以上。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國有企業優化重組、提質增效取得新進展。針對民營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千方百計幫助解憂紓困。推進財稅體制改革,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全面啟動。改革金融監管體制,完善利率、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等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推出對外開放一系列重大舉措。共建“一帶一路”引領效應持續釋放,同沿線國家的合作機制不斷健全,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快推進。出臺穩外貿政策,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一半以上。下調部分商品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由9.8%降至7.5%。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大幅壓縮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金融、汽車等行業開放,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新設外資企業增長近70%。
統籌城鄉區域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有力實施,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近1400萬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推進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出臺一批改革創新舉措。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明顯進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格局不斷鞏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改革發展支持力度。新增高速鐵路運營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農村公路30多萬公里。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針對外部環境變化給就業帶來的影響,及時出臺穩就業舉措。大力推動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政策落實,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繼續提高優撫、低保等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惠及所有符合條件人員。加強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穩步推進分級診療。提高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加快新藥審評審批改革,17種抗癌藥大幅降價并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加快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持續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全民健身蓬勃開展,體育健兒在國際大賽上再創佳績。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
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18件,制定修訂行政法規37部。改革調整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深入開展國務院大督查,推動改革發展政策和部署落實。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改革完善城鄉基層治理。創新信訪工作方式。改革和加強應急管理,及時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重特大事故數量繼續下降。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厲查處長春長生公司等問題疫苗案件。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新進展。
認真貫徹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定不移糾正“四風”。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懲處腐敗分子,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新成就
成功舉辦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習近平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出訪多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歐首腦會議、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等重大活動。同主要大國關系總體穩定,同周邊國家關系全面發展,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紐帶更加牢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經濟外交、人文交流成果豐碩。中國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世人共睹的重要貢獻。
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李克強說,思危方能居安。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我國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外部輸入性風險上升。
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增速減慢,有效投資增長乏力。實體經濟困難較多,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有效緩解,營商環境與市場主體期待還有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問題凸顯。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較大。金融等領域風險隱患依然不少。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困難較多。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任務仍然繁重。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去年還發生了多起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極其深刻。
政府工作存在不足,一些改革發展舉措落實不到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然突出,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重留痕輕實績,加重基層負擔。少數干部懶政怠政。一些領域腐敗問題仍然多發。
2019
GDP增長預期目標6%-6.5%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
困難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動搖,干勁不能松懈。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擁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和不斷迸發的創新活力,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強烈。我們有戰勝各種困難挑戰的堅定意志和能力,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也不會改變。
總體要求
李克強闡述了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政策取向
李克強說,要正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以更好滿足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需要。在實際執行中,既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又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今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旨在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導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必須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今年城鎮新增就業要在實現預期目標的基礎上,力爭達到近幾年的實際規模,既保障城鎮勞動力就業,也為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留出空間。只要就業穩、收入增,我們就更有底氣。
要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精準發力、務求實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結構性去杠桿,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輸入性風險。精準脫貧要堅持現行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加大攻堅力度,提高脫貧質量。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統籌兼顧、標本兼治,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來源:北京日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全國政協委員張云勇: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不僅要追趕 更要超前布局
2019-03-05兩會新聲:關于國民經濟、國企改革、行業發展…央企代表委員這么看
2018-03-15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四組數據證明實體經濟“空心化”嚴重性,建議應該組織力量研究“十三五”規劃,研究工業在國民經濟多大比重為宜
2017-03-0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