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亞投行現象”:理性看待與高度重視
點擊:4328  作者:陳建奇    來源:學習時報  發布時間:2015-04-02 10:46:25

 

640.webp.jpg

  原題:理性看待“亞投行現象”
  在2015年全國兩會閉幕前夕,中國財政部官網發布信息稱,英國向中方提交了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的確認函。美國白宮針對此舉發表即時評論,指責英國“不斷遷就”中國,有些媒體認為美國的這種指責極其罕見,美英在國際舞臺上是極為親密的盟友關系,而在加入亞投行的意見上卻出現了顯著分歧,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美國的言論并沒有對其他盟友起到“警示”作用,3月中旬以來德國、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大國陸續申請加入亞投行。
  近期《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副財長希茨的話稱,美國對能增強國際金融架構的新多邊機構表示歡迎,他還提議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現有機構與亞投行聯合為項目融資。美國態度的軟化可能會使更多國家申請加入“亞投行”,“亞投行現象”進一步引發各方關注。如何客觀評估這種現象?“亞投行現象”對于中國有什么積極意義?這些問題都亟待進一步解讀。
  “亞投行現象”釋放三大非常態
  亞投行是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在先后出訪東南亞時倡議建立的??偛繉⒃O在北京,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為500億美元,首批21個意向創始成員去年10月在北京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同屬于開發銀行,在性質上并沒有什么特殊性。然而,為何亞投行會引發社會如此多的關注?歸根到底,主要在于“亞投行現象”釋放了三大非常態。
  一是改變了中國主導建立的開發銀行缺乏發達大國參與的局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開發性金融機構發展列入中國政府的戰略規劃,近年來持續倡導構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雖然這些機構大多處于籌建階段,但目前只有亞投行才有發達大國參加,這無疑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二是催生了游離于美國主導體系之外的亞洲多邊開發銀行體系。美國是二戰以來國際經濟秩序的創建者和主導者,目前全球諸多國際或區域治理平臺大多是由美國及其盟友來管控。不管美國有沒有直接管控相關平臺,其都可以通過七國集團等治理體系來確保其主導性。然而,對于亞投行而言,英、德、法、意等發達大國已經主動申請加入,雖然美國對組建亞投行的態度由之前的反對轉向歡迎,但組織亞投行的卻是中國,這顯然游離于美國的主導體系之外。
  三是調整了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主導的亞洲多邊開發銀行生態。亞太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較長時期主導亞洲的多邊開發銀行體系。此次中國主導建立的亞投行,由于有諸多發達大國的介入而使其頗具發展潛力,雖然當前的資本金仍然不是很大,但據亞洲開發銀行預計,2010至2020年,亞洲各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如果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則需要籌集至少8萬億美元資金。可見,亞投行發展空間十分巨大,未來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將逐步做大做強,由此推動亞洲多邊開發銀行生態的調整。
  不宜過度夸大“亞投行現象”的全球影響
  結合歷史經驗來看,發達大國加入發展中國家的開發銀行等多邊機構并不少見,比如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機構都有發達大國的參與,發展中國家也在非洲開發銀行等部分機構中擁有主導權,但這些機構已經成立運轉多年,并未對現有秩序構成大的影響,也沒有對全球造成巨大影響。
  亞投行法定資本1000億,不僅比世界銀行資本低,而且也比亞洲開發銀行資本總量少,亞投行從總量方面難以與世界銀行或者亞洲開發銀行相比擬。而且,亞投行側重于基礎設施建設,而現有的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則強調以減貧為主要宗旨??梢哉f,亞投行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是互補而非競爭關系。
  同時,英國等發達大國申請加入亞投行,更多的是經濟行為。美國近年來宏觀經濟呈現持續改善態勢,而歐洲經濟仍然沒有擺脫金融危機及債務危機的雙重影響,歐洲經濟通縮風險依然較大。在此背景下,尋求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一直是歐洲等發達大國的重要目標,通過深化國際合作特別是與中國等亞洲新興大國的合作,成為短期穩增長的重要舉措。亞投行重點支持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及“一帶一路”等互聯互通,英國等大國加入亞投行有助于深化自身與亞洲的經貿合作,而且歐洲也作為“一帶一路”的相關地區,由此可能享受亞投行的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從這個角度看,英國等發達大國抱團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原因就不難理解,此舉更多局限在經濟合作層面。
  從全球治理體系的大局看,“亞投行現象”更多的是暴露出現行國際經濟秩序亟待調整完善的問題,但從實質上并未改變國際經濟秩序由美國等發達大國掌控的局面。一方面,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擁有前沿科技水平,具有強大的軍事、經濟等綜合實力,掌控全球金融話語權,這些都決定了其對現有全球治理體系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從歷史上看,如果沒有出現世界大戰等外部沖擊,國際經濟秩序的調整將極為緩慢。美國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總量就已經超過英國,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才主導全球體系,如果沒有出現二戰,那么國際經濟秩序的更替可能還要經歷更長時間。
  中國應重視“亞投行現象”
  雖然亞投行對全球的影響不應高估,但亞投行是中國主導構建開發銀行這一公共產品的嘗試,此舉已經引發世界的廣泛關注。這是世界對中國推動開發銀行治理體系建設的關注,也是世界對中國大國發展的期待。在此背景下,中國應高度重視“亞投行現象”,化解潛在挑戰,抓住有利機遇,穩步推動亞投行建設發展,并為更廣范圍內推動國際經濟秩序調整積累良好的經驗。
  首先,應更加客觀評估亞投行的挑戰及有利條件,為未來推動其他區域或國際治理平臺建設做好示范。英國作為老牌世界強國加入亞投行具有重大意義,英國的支持不僅有助于提升亞投行的綜合實力,而且有望為亞投行的創建提供重要的治理經驗。但美國持續呼吁亞投行應遵循環境保護及社會保障等高標準的要求,這是美國為掌控全球秩序主導權而作出的正常反應,這種現象在未來中國推動其他區域或治理平臺建設中可能呈現常態化。中國在亞投行建設過程中既應重視英國的地位,也應重視理順中美關系,而不應回避潛在的沖突,將亞投行建設好、運轉好,為其他平臺建設樹立好的形象。
  其次,在關注亞投行對外部治理機制影響的同時,也應注重亞投行對國內金融生態的影響。目前關于亞投行建設的影響討論更多局限于外部,較少關注亞投行對國內的影響。事實上,伴隨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較快發展,中國開發性金融取得了重大進展,當前國家開發銀行資產已經超過世界銀行與亞洲開發銀行的總和而成為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同時,金融危機以來中央政府倡導構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等開發性金融機構。未來如何厘清亞投行與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關系,顯然成為促進中國乃至區域金融生態健康運轉的重要內容。
  再次,應更加重視亞投行運行規則與治理模式研究,為推動開發銀行等區域或國際治理體系調整優化奠定基礎。“亞投行現象”引發多方關注,但亞投行的運行規則、治理模式等仍有待研究。亞投行定位于基礎設施投資而非援助,但這是否意味著相關貸款將有全新的要求,如果不是,該如何保障資金的安全運轉?同時,如何讓亞投行的行為既體現參與各方的代表性訴求又能保障運轉效率?這些問題的破解亟待治理體系創新。
 ?。?b>來源:學習時報)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