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網絡大國走向強國,不僅是一個關系民族復興、國家強盛和人民幸福的歷史任務,也是世界發展的福音。經過20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網絡用戶大國。世界前所未有地關注中國,既看重中國網絡已經取得巨大成就,也評估中國網絡強國建設在全球形成的深遠影響。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網絡強國道路,提升執行力,就必須清醒地看待成就、問題和影響,從而保證看得遠、走得正、踏得實。
隨著建設網絡強國目標的提出及其戰略路線、步驟、舉措的逐漸明晰,網絡強國建設進入以執行促實效的新階段。中國網絡空間建設在經歷了跟隨、參與之后,正在進入主導階段的新起點。在這種關鍵時期,我們既要看到已有的成就,立足世界網絡用戶大國的基礎,也要看到與網絡強國的巨大差距,將其轉化為不斷奮發圖強的巨大動力,更要正確認識網絡強國建設的世界性影響,為中華民族崛起營造更加良好的全球網絡環境。
一、看到“成就”,網絡大國地位是建設網絡強國的基礎
從1994年正式全功能接入互聯網,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網絡大國。就網民數量來看,中國互聯網用戶數和移動用戶數均居世界首位。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34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其中手機網民達5.27億,較2013年底增加269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3.4%,相比2013年底上升了2.4個百分點。就網絡活躍度來看,中國網站訪問流量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在中國最常使用的25個網站中,中國自身網絡公司產品已高占92%;在全球網絡訪問量排名前20的網站中,中國有7家上榜;全球使用最廣泛的10個社交媒體網站中,中國就占據了6家。就網絡經濟規模來看,中國網絡經濟發展成績喜人。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絡,擁有全球最大的用戶規模。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2萬億元;在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互聯網企業中,中國占有四席,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價值創造、模式創新、產業融合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
在短短20年時間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就,是政府主導下市場配置資源的現代化發展結果,是堅持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科技發展道路的結果,也是堅持工業化與信息化互動融合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結果。如果說超大的網民基數以及不斷提升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網絡空間技術水平構成了網絡大國的基本要件,那么隨著中國總體經濟實力的提高以及對網絡空間技術投入的不斷加大,中國在網絡空間還將獲得更為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
二、直面“問題”,現實差距是建設網絡強國的巨大動力
網絡大國并不等于網絡強國,網絡強國需要的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綜合體現,不僅僅意味著網民數量的超大規模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更意味著將網絡應用轉化為經濟生產與國家治理的超強能力,以及為維護自身安全而享有網絡治理規則和治理目標上的主導權和話語權。目前,中國距離網絡強國還有不小的差距。
首先,從網絡空間發展平均質量上來看中國只處于一般發展中國家之列。根據國際電信聯盟2014年《衡量信息社會發展報告》顯示,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指數(IDI)全球排名86位;世界經濟論壇2014年《全球信息科技報告》顯示,中國網絡就緒指數(NRI)全球排名62位。聯合國經社部2014年《全球電子政府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全球排名70位。透過國際網絡空間發展水平的三項權威指標不難看出,中國在網絡整體質量上與發達國家還相距甚遠,仍屬于發展中國家水平。
其次,中國網絡核心技術能力與西方國家差距較大,網絡安全保障任務艱巨。一方面,我們在信息技術方面起步較晚,在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核心技術長期依賴西方技術,沒能形成完備的網絡信息技術的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技術產業優勢,通過研發和定制各種網絡攻擊武器實現網絡監控、網絡攻擊和網絡威懾。試想,如果在核心技術無法自主可控的情況下,我們所建的網必然是“沒有防范的網”,是易窺視和易被打擊的“玻璃網”,加之我國網民個人信息素養發育的不夠成熟,我國個人、企業(社會組織)、政府無不處于被竊聽、干擾、監視、欺詐、泄露等多種信息安全威脅之中,網絡安全處于極脆弱的狀態。僅就網站來看,2013年,我國被篡改的中國網站數量為24034個,較2012年增長了46.7%;被植入網站后門的中國網站高達76160個,其中政府網站有2425個。面對國家網絡安全、網絡經濟安全、網絡社會安全以及個人隱私權保護等如此廣泛的信息安全威脅,我們尚沒有形成足夠的安全保障手段和能力。
此外,中國在有關網絡空間國際戰略以及全球治理規則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上仍處于弱勢地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掌握的關鍵技術與標準,一方面,在話語上高調宣揚“先占者主權”原則下的網絡自由行動,以期為其信息戰、網絡戰開辟道路和提供法理依據;另一方面,在國際戰略上已經建立起一整套涵蓋網絡空間戰略、法律、軍事和技術保障的網絡防控體系,以期不斷鞏固并改善其自身對全球網絡空間事實上的絕對控制。2012年美國發布了網絡空間國際戰略,明確提出如果美國的網絡受到攻擊,可以像政治、軍事和經濟受到國外攻擊一樣動用武力對對方進行打擊。同時,西方國家還頻繁啟動貿易保護安全壁壘,2012年美國對我國華為和中興進行的長達一年的安全審查,問題的焦點無關產品價格也非質量,而是信息安全。我們在網絡強國建設過程中將始終面臨著網絡監管與網絡自由的價值對立、既有大國的戰略猜疑甚至抵制,以及我們在網絡空間的能力尤其占領網絡空間制高點的能力和實力還非常有限的嚴峻現實。
三、正視“影響”,網絡“中國夢”是人類社會共同進步的網上“新絲路”
顯然,從網絡大國到網絡強國需要既有的物質條件支撐,更需要主動構建和積極爭取。中國超大的經濟體量和網民規模,決定了我們成為網絡大國的前提條件,也決定了中國的任何一項決策變化都會對世界造成事實上的影響。中國離不開全球網絡空間,網絡空間全球治理也離不開中國貢獻。2014年初,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時,小組組長習近平明確提出把我國從網絡大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之后,習總書記在中美元首會晤、巴西國會演講等多個國際場合明確提出建設構筑“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絡治理體系。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也在“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首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等一系列世界級網絡盛會上接連發出“中國聲音”,進一步闡釋中國網絡治理的立場和主張。
建設網絡強國,有助于推進民族復興大業,塑造中國國際形象。中國要建設網絡強國。這是今天中國政府對網絡社會的科學判斷,也是中國政府對當今世界的莊嚴承諾。這樣的判斷與承諾彰顯了中國正在改變內向型的政治視野,中國正在“由一個注重經濟利益和傳統安全利益的獨善其身的發展中國家轉向一個注重發展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的兼濟天下的‘負責任大國’”。對內負責,就是要讓全體中國人都享受到現代化、信息化的發展成果,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目標承諾有助于提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助于贏得國內民眾對國家各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外負責,就是要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網絡安全與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共同安全與共同發展。這一視野轉向不僅有利于中國掌握對外關系的主動權,改變過去在網絡空間一味機械應對的被動局面,而且有利于消除國際上將中國網絡政策和行動視為“中國威脅”的疑慮,從而為順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尤其是和平、安全、可靠的網絡安全環境。
建設網絡強國,有助于改變網絡空間不均衡現狀,創建全球治理新秩序。當今世界網絡空間的基本現狀卻是,一邊是美國等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制度、戰略等綜合優勢在全球網絡空間治理中占據著中心位置,收獲著巨額經濟利益和強大政治影響力,另一邊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網絡空間處于邊緣地位,不僅沒有話語權,而且其信息主權、網絡安全還時刻處于被侵蝕和攻擊的危險境地。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網絡空間的后起之秀,中國建設網絡強國,首先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網絡空間能力差距逐步縮小,一方面消解網絡空間目前這種不均衡發展現狀,改變美國在網絡空間的一超獨霸現象,另一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樹立榜樣,堅定他們對網絡空間后發優勢的信心。其次,建設網絡強國,中國必將更有力量團結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推動網絡空間治理秩序的全面變革,更有效地參與網絡空間價值觀的建構、網絡空間行為標準的制定以及網絡空間國際議程的規劃,將“和平、安全、開放、合作”這些中國珍視的價值原則和“多邊、民主、透明”這些中國政府一直強調的政策主張納入新秩序構建之中,規劃一個讓多數國家特別是那些在技術、軟硬件資源暫時處于劣勢的行為體都可以從中受益的全球網絡空間。
(作者是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員;本文是2013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大數據和云環境下國家信息安全管理范式與政策路徑研究”和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網絡安全管理與信息產業發展”方向的研究成果;來源:《中國信息安全》2015年第2期)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