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本文所說的私有制生產,只指非公(國)有的生產型企業生產的商品,而不指服務型企業提供的服務,特別是不包括贏利較多的金融機構,比如,中國的國有銀行、合資銀行、外資銀行及保險機構、證券機構。這些服務型的企業,本身就是靠金融贏利的,我認為,根本不具備人民幣錨的性質。
有同志認為,人民幣的發行不應該“錨”準外匯,這是正確的。但是,這些同志還認為,人民幣基礎貨幣的發行,應該“錨”準中國的實體生產,所以,這些同志非常強調實體生產,認為只要實體生產抓好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了,中國經濟就好了。這個觀點,我認為,同樣也是片面的、錯誤的。
中國的實體生產,大約可以分為國有企業、民族私有企業、中外混合資本混合所有制企業和外資企業。這些企業中,只有國有企業才具備人民幣的“錨”的性質和作用,其他企業,均不具備這個性質和作用。這個觀點,贊同的人恐怕很少。
人民幣如何“錨”向生產?就是通過定價才能“錨”住生產,讓生產和人民幣相互支持。具體做法,就是中央政府使用人民幣對全國大綜、主要商品進行市場定價,各所有制生產,都必須接受這個定價,不能違背這個定價,不能抬高或壓低國家指定范圍內商品的市場價格。
中央政府,一手通過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一手控制著主要工農業生產,按照自己確定的定價,向市場提供商品和貨幣,使人民幣可以購買到足夠的商品,這樣,即保證了人民幣的穩定、堅挺,也促進了市場的發展,同時,人民幣也可以支持工農業生產。這就是人民幣的發行、商品的購銷和定價三者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三位一體、不可分割、不可偏廢的關系。
其中,定價是人民幣和商品生產發生關系的橋梁。沒有定價權,人民幣就成了純“信用”貨幣,成了“無錨”貨幣。相應地,在充分掌握定價權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掌握的生產越多,市場交易量越大,則人民幣基礎貨幣發行就可以越多,信用就越好。
如果想人民幣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穩定、堅挺、國際化,中國政府就必須:一是必須全面掌握全國的工農業生產,發展科技、發展生產,極力提高生產能力,提高產量和質量,盡量消除那些不利于發展生產的產業(比如教育產業、醫療產業、房地產業、娛樂業、博彩業、旅游業、股票證券業等等),能為人民幣提供足夠的商品流通。不允許任何政治勢力壞這個破壞產業結構和影響科研生產,筆者稱之為經濟主權。
二是必須絕對地牢牢掌握定價權和結算權,不允許任何勢力和資本破壞這個定價權和結算權,筆者稱之為金融主權。
三必須建立獨立完善的購銷體系,使商品得以迅速、保質、足量的流通,按照國家確定的定價購銷,不允許任何勢力和資本沖擊這個體系,筆者稱之為市場主權。
相應地,沖擊國家對全國工農業生產的絕對掌握,沖擊人民幣的定價權和結算權,沖擊購銷體系的獨立性完備性,就是沖擊了人民幣的穩定性,就是破壞了中國經濟。以上觀點,就是新自由主義大力攻擊圍剿的“閉關鎖國”“計劃經濟”。
因為市場化改革,各種企業都要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所以,其商品的定價由“市場”來定、實際上是各企業自行確定,這意味著定價權不在掌握在國家手中,而是分散給了各種企業。
為了贏利,各企業對自己的商品定價,當然是越高越好。尤其是一些大綜商品的定價“與國際接軌”之后,即使在國內市場上,人民幣對這些商品也完全喪失了定價權。這意味著,中國本土生產的商品價格可能被“國際市場”故意壓低,而外資商品的價格,則被“國際市場”故意抬高。華為的手機,遠不如蘋果的利潤高,根本原因在于此。
如果在國內市場上,或者國際市場上,中國政府對某種生產不具備使用人民幣進行定價的權力,那么,這種生產在國內市場或者國際市場上,就不具備人民幣“錨”的性質和作用。
人民幣在國內國際市場上喪失了對商品的定價權,就意味著人民幣在國內國際市場上喪失了“錨”!成了極不穩定的貨幣,各種資本、企業因為掌握定價權,又均要追求利潤,抬商品價格,結果只能是國內國際市場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勞動貶值、人民幣貶值。
就國內市場來看,國有企業,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燃氣等一百多家大型國有企業,其產品在定價方面,都要接受國家的指導,那么,這些大型國有企業的產品,就具備了人民幣“錨”的性質和作用;而對于私營企業、外資企業、部分中外資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產品,中央政府是沒有定價權的,它們的定價,是“市場化”的,或者是“與國際接軌”的。所以,他們的產品就不具備人民幣“錨”的性質和作用。
(就國際市場來看,人民幣對本國出口的大綜商品,既沒有定價權,也沒有結算權。相反,定價權和結算權都掌握在美元手中。所以,在沒有中國政府不掌握國際貿易的人民幣定價權、結算權的情況下,人民幣的國際化根本不可能。進一步地,可以認為,近些年,美元的“國際化”、美元的“信用”,本質上是建立在美元掌控著中國等國家商品生產和出口的定價和結算權之上的。)
這是因為,所謂“錨”,指的是能使人民幣幣值穩定、承擔人民幣購買力的商品。而私有企業、外資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他們是利潤最大化的,他們的產品,為了追求利潤,必然定價遠高于成本,并可以隨意漲價、跌價。那么,請問,如此動搖的產品價格,如何穩定人民幣的幣值?如此高的定價,當然降低了人民幣的購買力。
有位大學者說,人民幣的堅挺與否,要看其購買力,這也是胡扯。在中國不掌握人民幣的定價權的情況下,人民幣的購買力,實際上是控制在那些掌握定價權的貨幣資本手中。道理非常簡單,一件物品,究竟價值多少人民幣,那要看誰來定價。美元說,這件商品的價格是一萬人民幣,那你中國就得出一萬元錢。如果定價權掌握在中國手中,我們的定價是十元錢,你出十元錢就可以了。所以,定價權才是人民幣購買力強弱的關鍵因素(另一個因素是國際商品的供應)。
如果國有企業的生產能力足夠強大,且嚴格遵守中央政府用人民幣做出的定價和結算,那么,在中國市場上,中國的國有企業,就足以輕易打敗各種私有、外資、混合所有制企業。
中國經濟要發展,中國政府就必須將發展生產、控制定價、完善購銷體系三者結合起來,不能偏廢。引進外資不能沖擊中國的公有制生產,破壞公有制經濟的工農業生產構成;不能讓外國商品低價傾銷,更不能破壞中國獨立完備的購銷體系,讓外資控制產品的購銷,進而控制產品價格。
最要命的是不能不加限制地開放中國金融機構,這種開放必然把人民幣邊緣化,所謂中國政府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國內貿易的定價權、結算權,也就不復存在了。
開放政策,特別是不加限制地金融開放政策,把三位一體的工農業生產掌控、人民幣定價權、商品購銷體系拆散了,并且,讓外資各個擊破,即控制生產,又控制定價,更控制購銷。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楊檸聰:“消滅私有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2018-02-12周新城丨“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2018-01-1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