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航母下水在即,中國航母何時能夠超過美國航母?
從目前能夠看到的和003有關的消息來說,003型航母的設計水平非常高,遠超美國“小鷹”級航母,比起“尼米茲”級航母來說也優勢不少。
(正在建造中的003型航母一號艦)
基本上,從整個航母的綜合性能來說,003型航母就相當于常規動力版的“福特”級航母,性能從一開始就站在世界頂級。
不過,有人認為中國航母和美國航母還有至少30年的差距,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有沒有辦法可以縮小差距呢?
003型航母性能比“尼米茲”級更優秀
003型航母的性能怎樣?
很多軍迷朋友只關心003型航母的動力,卻沒有注意到003型航母的其他設計,這是有失偏頗的。
航母的戰斗力并不是由航母的動力決定的,甚至動力還不是決定航母戰斗力最重要的標準。
比如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這也是一艘核動力航母,但是“戴高樂”號航母的戰斗力真的就很高嗎?
事實上,因為噸位小、甲板設計水平不高、艦載機性能一般,“戴高樂”號航母的戰斗力還不如常規動力的“山東”號航母,更是比不上常規動力的“小鷹”號航母。
所以讀者朋友們,在討論003型航母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局限于003型航母的動力,而應該討論整個航母的設計,特別是飛行甲板的設計。
(003型航母的甲板設計非常優秀)
即便003型航母使用的是常規動力,但是因為003型航母優秀的甲板設計,003型航母的綜合戰斗力也在核動力的“尼米茲”級之上。
“尼米茲”級有4條C13蒸汽彈射器,003型航母有3條電磁彈射器,乍一看是“尼米茲”級的彈射器比較多,但“尼米茲”選擇4條彈射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根據美軍自己幾十年使用C13彈射器總結的數據,C13彈射器有百分之25的時間處于故障狀態無法使用,連續使用無故障次數只有一百次出頭。
也就是說“尼米茲”號上面的4條彈射器,基本上隨時都有1條彈射器是處于故障狀態沒法使用的。
(“尼米茲”上面最落后的設計就是蒸汽彈射器,而這恰恰是航空作業能力的關鍵)
而且單個彈射器最多也只能連續彈射一百來次,這還是運氣好的情況下,運氣不好彈射幾十次就會出現故障。
所以“尼米茲”上面的4條C13蒸汽彈射器,彈射效能還不如3條電磁彈射器。
美國也不是不知道C13蒸汽彈射器的問題,但是蒸汽彈射器一套幾百噸重,體積重量都很大,設計于70年代的“尼米茲”級很難修改蒸汽彈射器的設計。
(“福特”級使用電磁彈射器)
到了全新的“福特”級,能夠更換彈射器的時候,美國立馬就將坑人的C13蒸汽彈射器給換掉,換成現在“福特”的電磁彈射器。
雖然“福特”的電磁彈射器現在也問題不少,達不到4000次無故障使用的指標,但幾百次無故障使用的水平也比C13高了幾個檔次。
所以“尼米茲”是核動力又有什么用呢?航母終歸是靠飛機作戰的,而不是和別人賽船的,“尼米茲”因為差勁的彈射器,在航空作業能力上就不如003型航母。
(003型航母航空運作流程數學模型)
航空作業能力是航母的根本指標,航空作業能力都比不過,那其他性能也很難改變綜合戰斗力的對比了。
所以在航母的單艦性能上,中國已經追上美國的水平了,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在單艦性能上超過美國,就要考慮一下其他角度。
無人作戰體系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航母絕大部分的戰斗力來自航母上面搭載的艦載機,所以艦載機的性能也決定了航母的單艦性能高低。
在艦載戰斗機、艦載預警機和艦載直升機這些方面,中國航母和美國航母沒有什么差別,無非是中國同等水平的艦載機出現得比較晚,達到同樣的數量還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中國第五代艦載戰斗機已經在緊張試飛中)
中國航母和美國航母在艦載機領域展開較量的,其實還有一個領域,那就是艦載無人機。
艦載無人機要在航母上大規模地使用,有一個要求,就是需要航母裝備電磁彈射器。
除了一些大型艦載無人機以外,大部分的艦載無人機重量都比較輕(因為少一個座艙和飛行員),這就在彈射上碰到了問題。
蒸汽彈射器在彈射的時候,彈射力度調節范圍是很小的,也就是說不管飛機是重是輕,蒸汽彈射器都以差不多的力度彈射出去。
(蒸汽彈射器的力度對于無人機來說太大了)
而蒸汽彈射器在設計的時候,都是把彈射力度設計得比較大,因為有人艦載機普遍重量在20噸以上。
但是用這種力度去彈射幾噸重的無人機,只會因為力度過大直接把無人機給扯壞。
電磁彈射器就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工作原理的不同,電磁彈射器的彈射力度調節范圍非常大,既可以彈射幾十噸的重型戰斗機,又可以彈射幾百公斤的小型無人機。
所以能夠成規模成體系地使用艦載無人機的航母,美國只有“福特”級,而中國的003型航母裝備了電磁彈射器,同樣可以成體系使用艦載無人機。
(美國正在研制的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
這還只是航母平臺的情況,如果具體到無人機上,美國根本就沒有艦載無人機的體系。
美國現在在研制的艦載無人機只有MQ-25“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此外還有MQ-9無人機反潛型在考慮上艦,但還沒開始研制上艦版本。
而中國這邊,已經明確在研制的艦載無人機就有兩種,一種是基于無偵-7無人機研制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可以攜帶YJ9輕型反艦導彈。
(中國艦載察打一體無人機)
YJ9是中國研制的一種輕型反艦導彈,設計之初是為了攻擊導彈艇等小型水面目標,比如臺灣地區的“沱江艦”這種,由艦載直升機攜帶,射程20公里。
艦載察打一體無人機攜帶這種反艦導彈之后,對于那些導彈艇來說可是滅頂之災,而且在未來高烈度海戰中也能獵殺各種無人艦。
無人艦在未來海戰中將會發揮重要作用,這已經成為了各大海軍強國的共識,無人艦很快就會裝備到各國海軍中。
而中國的艦載察打一體無人機,就可以充分發揮無人、長航時的優勢,以數量對數量,獵殺敵方的無人艦艇。
(YJ9這種輕型反艦導彈非常適合獵殺無人艦艇)
還有一種艦載無人機,是中國基于翼龍10研制的反潛無人機的艦載版本,目前已經展開相關技術驗證研究。
相比起美國的反潛無人機,中國反潛無人機使用的是翼龍10無人機平臺,是噴氣發動機動力,巡航速度更快,反潛搜索效率也就更高。
而且中國還有幾種不同類型、不同用途的艦載無人機,或正在進行技術驗證研究,或已經開始型號研制,中國艦載無人機體系很快就會成型。
到那個時候,中國航母的單艦戰斗力比起美國航母將會具備一定的優勢。
強大的中國造船工業
除了單艦戰斗力上的問題,中國航母和美國航母相比,其實主要差距是在數量上。
美國現在有11艘航母,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航母的數量都不會低于這個數字,所以數量上的差距對中國航母來說比較明顯。
不過這一問題對中國來說也不是多大的問題,因為中國有全世界最發達的造船工業。
美國現在全國能夠建造航母的船廠只有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一家,而且這一家造船廠只有兩個可以建造航母的大型船塢。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
這兩個船塢中,一個船塢必須要用來維修美軍航母,所以只有一個船塢能夠建造新的航母。
中國這邊就不一樣了。僅僅是現在正在建造003型航母的江南造船廠一家,就擁有4個可以建造航母的大型船塢。
比如現在正在建造003型航母的江南造船廠4號塢,長度540米,而在旁邊的3號塢同樣是一個長度540的巨型船塢。
從2018年003型航母一號艦在4號船塢里面開始建造到現在,4號船塢不僅用里面300多米的長度建造003,還不斷在外面的100多米長度里面建造其他船只。
(正在建造003型航母的江南造船廠)
而江南造船廠只是中國三大造船廠之一,建造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大連造船廠、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滬東造船廠,都有差不多數量的巨型船塢。
有國內媒體曾經統計過,中國所有能夠建造航母的大型、巨型船塢加起來,一共有33個。
在大連造船廠有一個新建造的巨型船塢,長700多米,寬150米,理論上甚至可以同時建造4艘航母。
也就是說,從中國造船工業的造船能力上,中國真要快速建造航母的話,速度將會非常驚人。
不過,限制我國航母數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不是造船能力,而是需求和人員。
需求的問題我們暫時先不討論,我們來講一下人員的問題。
(航母需要大量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
一艘航母排水量數萬噸,需要幾千名海軍人員進行操作。而航母本身極度復雜,要用好一艘航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就是說,服役一艘航母,就需要海軍數千名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對海軍來說,他們一年培養出的操作人員總共也就這個數量。
考慮到海軍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人手,甚至新護衛艦的接艦人員還是從退役的056護衛艦上抽調過去的,海軍最多也就只能四五年接裝一艘航母,甚至更久時間。
所以要加快航母列裝速度的話,海軍就需要增加人員培訓的規模和速度,才不會出現“艦等人”的情況。
在這一方面,中國海軍還要繼續加油努力。
來源:國科環宇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