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開頭,我又得重復自己的“名言”——人決定一切。
用人方向不變,所有事情的發展方向就都不會變,讓人民群眾傷心的事絕不會變少,更不會停歇,只是熱點在不斷變換,似乎在改,其實啥也改不了。
有關人教社教材的事,具體問題,大家已經知道了不少。
可以認為,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悲哀,而是“人民”的悲哀,十多億人民,被那么一些爛人玩弄著,并且還是長時間地被玩弄著。
可能是看到我愛管閑事,曾經寫過幾篇文章批評教材,故在某年被邀請參加“教材改革座談會”,獲得了8分鐘的發言資格。
開完會以后,我就感覺到,教材的問題出在人,人爛了,教材一時半會兒不可能有實質改變,讓我這個老實人講8分鐘就是個形式。
2020年,又有網友跟我反映人教社教材的問題,我跟該社聯系后,說是會給我個回復,但最終啥也未收到。
那年的座談會,出席會議的官方人員和出版社人員,級別不可謂不高,教育部幾乎所有主管教材的官員都出席了,人教社所有高層都出席了,似乎對教材出版是很重視的。
然而,在大家都感受“達到了目的“的時候,只有我這個壞蛋深感失落。
我告訴大家三個現場觀感:
其一,除了我這個老實人,其他所有發言人都是泛泛而談,沒有一個人專心到過中小學認真調研聽取中小學老師意見,沒有一個人就教材中的實際問題提出建議,空話連篇,套話連篇。
我認認真真地長時間到中小學調研,總結了大約90多條建議,涉及宗教、政治、文學、歷史定論,中西方對比等,至少有萬字以上,因時間太短,會上講不完,只能把稿子交給了當時參會的教育部教材局領導。
其二,當時的參會者中有一位老同志,我暫且把他看成是有些黨性的同志(曾擔任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他講過自己的一些不滿意。對哪些人不滿意呢?對各科教材編寫組的人員不滿意,有些人想用西方教材改造中國教材,猖獗程度曾經不可抑制,他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只得向Z紀委某領導反映,最后才壓住這些狂野人士。
其三,教材編寫和審核其實是個小圈子的事,專家庫的選定,各編寫組的選人,都圈子化,都學閥化,一般人是插不進去的,“人決定一切“就是這么控制教材的。
在那個座談會上,我談了什么呢?
不想把90多條都復制,只給大家選取其中15條爭議比較大的建議,也可以說是我內心最看重的教材改革方向性建議。
1、語文教材的文學名著要縮小西方名著的學習與考試份量。語文教材要有“文化對等”的自信思維,西方教材選多少中國文化,中國教材就選多少西方文化,學生想看西方名著是可以的,在課文后面的“延伸閱讀書目”中可以推薦,但不放在必考內容中。
2、語文課文建議刪除仍健在作家的文章,更不要涉及到名星,減少意識形態爭議和隱形道德風險。比如說史鐵生、賈平凹、 余秋雨和張抗抗等。【現在看來,這四人中至少有三人給中國社會留下了道德和意態污點,被我言中了。】
3、語文選材時,有兩篇文章涉及圣誕節,而自小學到高中,沒有一篇文章寫春節。建議用中國春節或其它傳統節日取代圣誕節的課文。
4、歷史教材應增設延伸閱讀書目。教材是知識綱領性組合體,只能供學生作粗線條學習,不是讓學生做深入研究。綱要性的結論特別容易引起誤讀,相關結論的產生需要提供延伸閱讀資料,不要給造謠者以把柄,某些人說共產黨的教材有意隱瞞歷史,隱瞞錯誤,其實是抓住了教材資料不完整的缺陷,新教材應該增加篇后閱讀書目推薦。
5、新中國歷史應強調整體性和集體性。新中國的成功是整體性成功,要更加強調承前啟后,更少出現“特別是”這樣的寫法。新中國的曲折應以“集體責任”的形式出現,若強調具體領導責任,應擴大集體責任范圍,不能由一個領導人負全責。后幾十年腐敗及黃賭毒等道德滑坡的歷史曲折也要寫進教材里面。
6、在討論介紹新中國歷史重大事件時建議設置“附錄”介紹重要會議、重要項目、重大成就、重要講話、重要數據。作為拓展證明材料,不作考試內容。
7、要堅持“史有出處”的原則。當前,一些公知誤導大眾的一個典型手法是有選擇性地摘引史料,甚至有部分人假借外國的所謂絕密資料攻擊教材內容,中學和大學教材的關鍵史事結論,建議也給出多方面對比史料,可以包含足夠的外國資料,供學生課外拓展閱讀。
8、政治課本應保持政治嚴肅性、穩定性和表述的規范性,政治語言不應該過度文學化,不能表現為單純的報告和講話文本格式。政治課本不應該寫成時政講座,可以提及,不宜過多展開,更不宜把中短期時事政策作為青少年政治觀點培養的一部分,因為政策有失敗可能。
9、道德與法律讀本應該基于中國傳統道德的精髓,應該立足于中國法系,不能把道德與法律教育嫁接在西方體系之上。
10、宣傳外國政治人物的太多。林肯、丘吉爾、里根、華盛頓、克倫威爾、甘地、拿破侖等等都作為重點偉人宣傳,西方教材不可能這樣正面宣傳中國偉人。建議對外國歷史上的政治人物均以拓展讀物展現為好,不要以必考課文形式學習。
11、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描述太過簡單。新中國初期最重要的二十多年,只用了9頁篇幅做介紹,有刻意貶低毛澤東歷史地位的傾向。事實上,這個階段是最艱難的探索階段,是為后時代打基礎和找路徑的階段,是為新中國打開局面并確定國際地位的階段,希望能增加這個時期重大事件的介紹。
12、教材中介紹科學技術成就時刻意淡化新中國前幾十年,過度強調“國民經濟的劫難”,對氫彈、導彈、衛星、核潛艇、屠呦呦諾獎項目、袁隆平雜交水稻研究歷程、陳景潤證明歌德巴赫想等新中國理論成就及工程成就不進行重點介紹。
13、論述毛澤東思想時,建議在青少年的教材中不要涉及“毛澤東思想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一提法。建議刪除文中有關“毛澤東思想是集體結晶還是個人理論”的討論設計,學生知識面太窄,不能辨析,只會誤讀。
14、在討論中國騰飛的表現時,只強調“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不提前幾十年貢獻,那是不是意味著新中國前幾十年的建設發展與現在的幸福生活毫無關系?這個說法是不妥的,應該重寫。
15、歷史教材,政治教材,在講解“世界多極化”時,都未談及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及其在多極世界構建中的歷史地位。難道“三個世界理論”不重要?難道這個理論不是毛澤東的歷史貢獻?
我今天摘選的這15條,條條真實,我的原稿是交上去了的,不會撒謊,不是馬后炮。其它的幾十條,是比較細的微觀建議,就不一一展現了。
我為什么要強調“人先爛”?
教育乃百年大計,但凡有點知識的人,都明白這一道理。
教育陣地,是所有人爭奪的焦點戰場,也是國家間爭奪的戰場,“教材”往哪里改,教育的重點就往哪里走,人的發展方向就往哪里確定,主張什么,反對什么,愛什么,恨什么,走什么路,反什么路,教材都會說話,從幼年時代引導到青年時代,人的格局就定型了,這個國家的方向也就慢慢定了。
近幾十年來,大家都在談“教育改革是所有改革中最失敗的改革”,最失敗在哪里呢?在教材。考試方法只是其次,學什么,考什么,學的有問題,考的只是結果。
在“資本思想決定一切“的環境里,決定教材內容的”精英圈子“幾乎是鐵板一塊,想撼動這個圈子是極其困難的。
有人認為,人教社出了這么大的問題,一定會成為改革的最好契機。
我不認為會是這樣,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講,今天批評人教社的群眾,沒有一個有機會進入到“教材圈子“,但凡能進圈子的人,一定都在沉默或者在洗地。
教材圈子,如同其它各類圈子一樣,都是“思想類聚“的產物,時代是資本化的,那么,教育圈子和教材圈子也必是資本化的,或者說,只有贊成資本化的人才可以進圈子。
經濟方向上的資本化,意味著其它各個方向的資本化,這是大調。
大調一定,凡不符合西化的內容一定會慢慢減少或退出,“丑化自己“和”西化自己“只是融入到西方世界之前的準備工作,把中國曾經認定的”真理“先否定,然后才能對新的”真理“進行再認定。把先前的新中國進行丑化,后人才愿意融入到美麗的另一個傳說中。
當前,大家關注的是中小學,大學層面會更好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大學老師的圈子文化和學閥文化更加固化,耗費的財物更加驚人,今天就不展開了。
“教材風波“很快就會過去,只要這批”爛人“還主導著圈子,教材還會繼續爛,只是”爛點“會轉移擴散且更加隱蔽。
用人方向不變,教材問題不變。
除人民教育出版社還在打著“人民“的幌子,還有哪些界別的爛人在假以”人民“?
我不知道自己現在還能不能算人民中一員?看著這幫“爛人“主導著人民,我甚至不想享受這個權利,不想與它們為伍。
寫于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
【作者:孫錫良,大學副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原載孫錫良新公眾號“孫錫良A”】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