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一切為了兒童,為了兒童的一切
從上海到北京,短短十天之內,兩起幼兒園惡性事件接連爆出,切莫說當事孩子家長的悲痛欲絕,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在看了那些觸目驚心的視頻和圖片后,都會情不自禁的問一個問題
是我們太善良?還是世界太荒唐!
這個時間點,再回過頭來看看文章頂部的這句話——一切為了兒童,為了兒童的一切!如果我告訴你,這是一百年前中國幼兒園創辦人擲地有聲的信念,你又會作何感想?!
我們用了近一百年的時間,居然走到了人倫盡喪!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人皆有兒女,豈能不同悲。
今天關于禽獸的事情本身已不想多說,只想借著這個機會,跟大家講講,一百年前,中國第一所現代本土幼兒園是如何做的,供各位看官自行評判。
是的!你不知道的,中國第一所正式幼兒園就是誕生在南京!
這是許多南京人都不知道,但無疑應該自豪的歷史!
它的名字叫做鼓樓幼稚園!
它的創辦人,叫陳鶴琴,中國現代兒童教育之父。
1919年,剛剛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的陳鶴琴回國,年僅27歲,被聘為國立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1920年,陳鶴琴的兒子出生,初為人父的他,做了一件驚天動地足以載入史冊的事情。
1920年12月26日凌晨2點09分生的;生后2秒鐘就大哭,一直哭到2點19分,共連續哭了10分鐘,以后就是間斷的哭了; 生后45分鐘就打呵欠;生后2點44分,又打呵欠,以后再打呵欠6次;
經過對自己兒子長達808天的觀察實驗,他用文字和照片留下十余本詳細記錄。根據這些一手資料他寫出了中國最早的一批本土化兒童心理與兒童教育研究著作,特別中國兒童心理學的奠基性著作《兒童心理之研究》,不但在1949年之前一直是權威著作,就是在近一個世紀后的今天,陳鶴琴運用的兒童早期發展的追蹤研究仍然被視為典范。
兒童不是“小人”,兒童的心理與成人的心理不同,兒童時期不僅作為成人之預備,亦具他的本身的價值,我們應當尊敬兒童的人格,愛護他的爛漫天真。
1923年,找不到合適幼兒園的陳鶴琴,萌生了自己創辦一所幼兒園的想法。想到就做到,陳鶴琴真的辦起了幼稚園,自己親任園長,聘請了2位教師,招收了12名兒童。幼稚園的場地卻很有趣,就在鼓樓頭條巷自家住宅不足30平方米的客廳里。
他辦幼兒園不為盈利,只是為了“理想中的教育”。他有三大計劃:
建筑中國化的幼稚園園舍;
改造西洋的玩具使之中國化;
創造中國幼稚園的全部活動。
他為這所幼稚園起的名字——南京鼓樓幼稚園,這是中國本土教育家建立的第一所現代幼兒園。
陳鶴琴親自布置園地,種植花卉,添置如秋千、搖船、搖馬、大小積木、沙盤等運動器具,又訂制課桌椅。幼稚園每周至少組織兒童們三次到野外活動,在大自然中上課,放松孩子們的身心。
在南京鼓樓幼稚園實驗成功后,陳鶴琴又創辦了中國最早的鄉村幼稚園——燕子磯幼稚園,以后又在上海實驗,他創立了中國化的幼兒教育和幼兒師范教育的完整體系,這些教育成就,讓陳鶴琴被公認為是中國幼稚教育的奠基人。
讓我們再來看一下上圖中當年幼稚園的教育總目標:
一、增進幼稚兒童應有的快樂和幸福
二、培養人生基本的優良習慣(包括身體行為等各方面的習慣)
三、協助家庭教養幼稚兒童,并謀家庭教育的改進
不知道您讀了后是什么感覺,對于我而言,我只想有匹夫三問:
1、如果教育的起跑線已經敗給了做人的底線,我們的終點在何方?!
2、如果最值得信任的人都是卑鄙的狼,我們還怎么教孩子學會善良?!
3、如果家庭的希望已經毀在敗類的手上,我們的未來怎么可能不絕望?!
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些,那就請不要再玷污先輩們傾盡一生呵護的“幼兒園”這三個字!
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因為它的對象早于學齡兒童。它的功用,正如培植苗木,實在關系于兒童終身的事業與幸福,推而廣之,關系于國家社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百年前中國第一所幼兒園的怒吼:是誰給你們的膽子來玷污幼教?!
2017-11-2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