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在印度呆了整整一年,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趟從北方新德里出發(fā)到南方的旅行。
5月20日,我們乘火車從新德里出發(fā),經兩天兩晚的行程,最先來到印度最南端的喀拉拉邦(Kerala)。
這里是印度共產黨多年執(zhí)政的邦,在治理方面它是全印度最好的。商店門前多飄揚著鑲著鐮刀斧頭的印度共產黨黨旗,許多書店里擺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著作。
據(jù)當?shù)厝苏f,該邦執(zhí)政的黨執(zhí)行的土地政策比較好,貧富差別不象其他邦那樣大,經濟及文化發(fā)展在印度也名列前茅,因此共產黨及其政策在該邦比較得人心。
這里順便插一句,印度共產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宣傳工作做得極有聲色: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專門出售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書,書價也相當便宜。
比如我待的印度文科最高學府尼赫魯大學校園里,就有專售《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的單行本,也有《資本論》及馬列全集之類的大部分作品。特別讓我驚嘆的是在尼赫魯大學校園的公共汽車站邊的一家小書店里,竟陳列著介紹毛澤東帶領紅軍長征的印地文作品。有的書店店員是印度共產黨黨員,他們在書店的工作多是非贏利性的。我曾與一位店員交談,他對蘇聯(lián)特別懷念,對社會主義充滿信心;他認為目前的全球化只有利于北方資本主義國家,告訴我說“中國人注意不要上當”。
印度的自然環(huán)境相當好,但南方與北方的景觀很不相同。
北方一路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肥沃綠地,公路兩旁立著多是十幾人合圍不攏的參天大樹。而在南方則是大片的椰樹和香蕉林,與青山綠水配合一起,簡直就是一幅幅卡通畫,美麗至極。
印度雖有近十億人口,但人均居住面積要比我們國家寬松得多。我國幅員廣大,但可利用的土地面積確實不多,居民多集中在東部地區(qū);印度則不然:印度平原多,除拉賈斯坦(Rajasthan)一帶的沙漠地區(qū)外,大部分土地都可利用。
我一路看見的是一望無垠的平整田野而不是高擁入云的樓群。城市的居民樓也絕少超過六七層的。居住條件不顯得擁擠,這是由于窮人太多而他們在整個社會中所占有的生活資源太少,因而貧民窟實在太多的緣故。
在新德里有許多貧民窟,他們生育沒有節(jié)制,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兩間不大的陋室里,靠做些苦力活兒養(yǎng)家糊口。
我們于5月22日到達喀拉拉邦(Kerala)的首府特里凡特朗(Thiruvananthapuram),在此稍事休息便乘車直奔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角(Comorin,Cape)。
我坐在海邊巨石上看著東邊的孟加拉海和西邊的阿拉伯海在印度洋匯合,甚是激動。據(jù)傳就在這大海交匯的地方曾產生偉大的哲學家斯瓦米·維偉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
斯瓦米于1863年1月12日出生于印度的加爾各答。他于1892年底來到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角。他坐在巖石上,面對著拍打巨石的浪花和浩瀚的印度洋,背對著世俗世界,靜思三天三夜,思考著解放印度人的精神道路。1893年,他乘船去美國,在介紹印度文化的同時,也研究西方人的文化價值?;氐接《群螅雇呙讻Q定用新的觀念重建印度:他引進西方的衛(wèi)生和尊重婦女等觀念于印度的宗教生活之中,對印度的進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現(xiàn)在這位哲學家的石像已被人們矗立在印度最南端的海島上,夜晚在燈光的托照下,隨著悠揚的宗教歌曲,宛如普渡眾生的神人下凡。
次日早晨,旅店伙計叫醒我們去樓頂看日出。來到樓頂,只見海邊已擠滿了黑壓壓的觀看日出的人群。6點30分左右,太陽冉冉升起,海水漸漸被太陽染紅。面對著一望無垠的大海,看著天際間飄動的白帆,我想起了杜甫“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訓”的詩句。
看完日出,又去玩海,海邊到處是賣椰子的小攤。椰子很便宜,8盧比一只,合人民幣1元6角。嘗后方知原來在國內餐桌上喝到的“耶汁”實在不是原味。下午2點,我們又北上沿西海岸到喀拉拉邦的科瓦拉姆(Kovalam)海灘。這里天海一體,景色如畫。
我們住在一家小旅店,300盧比(合人民幣60元)一天,獨門獨院,土墻土路,平房柴門,一派田園情趣。院中搭了幾間十分別致的茅屋,算作“酒巴”。小地方的人喜追時髦,店主也開了一個“按摩坊”,見了我們這些“外國人”,就反復慫恿我們做些印度式的massage(按摩)。晚上,他引我們去看他的“工作室”,房里一片漆黑,僅有幾只厚重的大光板床在月光下發(fā)著陰森的藍光。我心里只是好笑,這與其說是“按摩坊”不如說是“殺豬房”,唯恐避之不及。
——人們無節(jié)制的需求和競爭已造成環(huán)境污染,空間的臭氧層濃度減少、空洞出現(xiàn)和地球上紫外線輻射超量增加; ——氣溫持續(xù)變熱使室內空調失去作用,大部分動物和部分人類死亡,少數(shù)有錢人重返森林和山洞; ——繼而森林退向并消失于極地,沙漠迅速擴大,海水上漲,人類整體死亡,生活在地球陸地上的兩棲動物返回湖泊和海洋;接著是湖泊干涸、海水表溫增高,生活在海洋表層的動物死亡,部分轉向紫外線無法穿透的深海中并得以存活; ——與此同時,氣溫變冷,冰川期開始,地球污染停止,這些都使空間的臭氧層得以自我修復;在相對的一段地球寂靜冷凍期后,深海生物的生存空間上??;四季再現(xiàn),部分海水動物向兩棲動物轉化; ——近海陸地動物出現(xiàn),其中部分向山林擴展,動物競爭導致高級動物即人類再次出現(xiàn)。不過這時的人類不一定是我們現(xiàn)在這種形象,至于是什么樣子,印度教解釋,要看現(xiàn)代人的修行。
目前的地球就象一個微波爐,我們人類就象不慎進入其中又啟動了開關的活物,為生存而發(fā)生的惡性競爭又使人類不能統(tǒng)一意志以停止紅外線輻射,接著就是在紅外線持續(xù)輻射下人類的整體毀滅和微波爐即地球本身的整體毀壞。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航空工程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戰(zhàn)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尼泊爾學者:佛祖釋迦牟尼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印度人無權干預!
2018-01-03尼泊爾學者:佛祖釋迦牟尼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印度人無權干預!
2018-01-0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