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 毛澤東曾說,“菊妹子的犧牲很可惜,她是個好同志。”
毛澤東口中的菊妹子,便是他的堂妹毛澤建,菊妹子是她的小名。她是毛澤東最疼愛的堂妹,六七歲時過繼到毛澤東父母名下作養女,是毛澤東犧牲了的6位親人中第一個為革命獻身的烈士。
毛澤建1905年10月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曾多次參加革命斗爭,每次都沖鋒在前,逐漸成長為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女游擊隊長,被捕入獄后,面對敵人種種毒刑拷問,寧死不屈,1929年8月20日,年僅24歲英勇就義,今年,是她離世的第90年。
2019年1月19日的《新聞聯播》講述了勇敢的女游擊隊長毛澤建的革命事跡。
毛澤東親自為她取名 曾與朱德、陳毅一起鬧革命
菊妹子出身貧苦,從小就過繼到毛澤東父母名下作女兒。毛澤東對這個堂妹疼愛有加,他為她取名“毛澤建”,還經常給她講國家大事與革命道理。
1921年春,16歲的毛澤建跟隨毛澤東來到長沙,進入崇實女子職業學校和長沙自修大學補習學校學習,并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從此走上革命道路。
1923年,毛澤建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在校期間,毛澤建多次參加革命斗爭,每次都沖鋒在前,被人們稱為“女先鋒”。
1928年初,毛澤建參加由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擔任湖南省耒陽縣游擊隊隊長。毛澤建有勇有謀,為了革命需要,她有時打扮成珠光寶氣的貴婦人,有時又裝扮成樸實無華的農家女。她還帶領游擊隊四處活動,多次打退敵人進攻,奪取團防局的槍支,破壞敵人的通訊設備,捕捉反動頭目,潛入縣公署安放炸彈,行動神出鬼沒,敵人聞風喪膽,成了遠近聞名的“女游擊隊長”。
平常,毛澤建寫信給親人和戰友時,落款總是畫著一把劍,“澤建”的“建”諧音“寶劍”的“劍”,丈夫陳芬問她為何如此?她說:“澤建就是澤劍,我喜歡利劍,因為它鋒利無比,所向披靡,讓敵人心驚膽寒,望而生畏!”足以示其堅強的斗志。
毛澤東曾用“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八個字高度評價毛澤建的精神品質。
獄中寫下血書 臨刑前不知孩子已夭折
1928年5月,在一次突圍中,毛澤建和丈夫陳芬同時被捕,丈夫的頭被殘忍割下,裝在籠子里,掛在耒陽城頭“示眾”三天。那時,毛澤建已懷胎數月,聽聞消息,傷痛欲絕。
隨后,雖被井岡山根據地的紅軍救出,但因負傷和即將臨盆,毛澤建堅決不肯拖累同志們。她選擇藏匿在一農婦家里,生下了兒子,取名“艱生”,由于孩子的哭聲驚動了挨家挨戶搜捕的敵人,毛澤建又一次被逮捕。而這個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就不幸夭折了。
敵人抓到了毛澤建,認為其是毛澤東之妹,如獲至寶,想從她身上獲得黨的重要機密和軍事行動計劃。在一年多的監獄生涯中,無論威逼利誘還是毒刑拷問,毛澤建寧死不屈,寫下“誓死為黨”“毛澤東是大有希望的,革命一定會勝利”等血書。
臨刑前,毛澤建對前來探監的陳芬的姐姐陳淑元說:想見見兒子艱生。陳淑元不忍心告訴她真相,只能從老鄉家借了一個嬰兒送給她看,毛澤建抱著嬰兒親個沒完,陳淑元放聲痛哭。
毛澤建早就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她在遺書中這樣寫道:“我將斃命,不足為奇。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
1929年8月20日,毛澤建英勇就義于湖南衡山縣馬廟坪,年僅24歲,臨刑前,她口中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
如今,在湖南韶山烈士陵園山頂,分別安放著楊開慧、毛澤民、毛澤覃、毛澤建、毛岸英、毛楚雄等毛澤東6位親人的銅像。每逢烈士紀念日,這里都會舉行向烈士銅像敬獻花籃的紀念儀式,深深緬懷先烈。
毛澤建的英雄事跡一代一代流傳,激勵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奮發圖強。今天,英雄的家鄉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正朝著產業升級、生態宜人、幸福小康穩步邁進,那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流血犧牲的新中國,在今年也將迎來七十華誕,這便是對烈士們最好的告慰。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毛澤東的外交思想就是獨立、自主、平等、務實、不畏強權、不惜一戰、不搞霸權、互利互惠
2018-12-0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