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向大慶油田廣大干部職工、離退休老同志及家屬表示熱烈的祝賀,并致以誠摯的慰問。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
“60年來,幾代大慶人艱苦創業、接力奮斗,在亙古荒原上建成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鐵人精神是什么?
讓我們先走近鐵人王進喜。
6歲靠討飯為生,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他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就是王進喜。
1959年9月,王進喜出席甘肅省勞模會,休會期間參觀首都“十大建筑”,路過沙灘時,看到行駛的公共汽車上背著“煤氣包”,才知道國家缺油,“煤氣包”成為他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思想動力之源。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鉆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鉆,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經全隊工人奮戰,終于制服井噴。
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整天領著工人沒有白天黑夜的干,飯做好了也不回來吃,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吶!”
曾經發出“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進喜,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祖國的石油事業。他曾經說,“我從小放過牛,知道牛的脾氣,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實實地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
他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共產黨人的楷模,更是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鐵人精神也像一面旗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工人。
更多內容,詳見:《新中國石油戰線的鐵人王進喜》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求是網)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