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杭州鳳起路上的環北市場突然間人聲鼎沸,一黑一白兩名男子從扶梯上走出,以百米沖刺的速度,瘋狂奔向市場大門口!黑衣男子身材高大,動作敏捷,與兩側路人擦肩而過,先跑了出去。身后那位白衣男子緊跟其后,就在離大門差幾米路的時候:一位穿白衣的大伯,突然腳步一穩,伸出左腳對準了他,白衣男子失去重心躺到地上。原來這兩位黑白男子正是民警追捕的用假鈔的罪犯。(廣西新聞網)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英雄夢,幻想著有一天能夠幫難濟貧,行俠仗義,替天行道。但是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升,一些些“做好事變壞人”的新聞涌現出來,讓我們漸漸懂得了個人的渺小,能力的有限,只想圖個家人平安。到后來,我們聽說一個個做好事,拯救于他們危難之間,卻落了個凄慘結局,最終熄滅了我們當初的“欲火”。曾經,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傷者命懸一線,救還是不救,警察抓壞人,幫還是不幫,讓好心人一度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當然,不少人都毫不猶豫選擇出手相助。事實上,面對老人倒地,救不救不僅是一道道德選擇題,更是一道技術選擇題。急診科醫生說,“遇見老人摔倒該不該扶,在道德層面不好評價。但從醫學角度來說,不建議市民盲目去扶。”可見,與其在道德上糾結“救不救”,不如用技術指導“怎么救”。
媒體作為輿論的喉舌應更該宣傳正面報道。媒體部門也應更多樹立典型,弘揚正能量,讓老百姓知道救人、做好事、抓壞人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是一個提升自己價值的事情,而不是“賠錢費力不討好”的壞事。當然也要曝光那些“訛人”的負面消息,批評讓好人蒙羞的不齒之事,做到警醒的作用。也要給大家普及救人、抓壞的經驗,和能遇見到各種突發狀況的做法,讓大家伙既能做好事,也不擔心被訛騙。
民眾本身也應該積極弘揚正能量,做好事的先行者。但“見義勇為”還需要“見義智為”,見義勇為應當在能力允許的范疇內,以理智的態度對待見義勇為,更要用智慧的手段去見義勇為。像新聞提到的“掃堂腿”大爺一樣,見到危急時刻,不急上身與罪犯搏斗,而是觀察他的動向,出其不意,一腳絆倒壞人,既幫助了警察抓到壞人,又保護了自己的安全,要向功夫大爺學習。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見義勇為工作高度重視。要積極弘揚正能量,唱響做好事的主旋律。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更應當大力宣講“見義智為”,特別是體現在“智”這一字上,要學會在保護自己的情況下去幫助他人。我相信,做好事一定有好報!
作者:史維強 河北省泊頭市委辦公室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