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南海的戰略重要性,國人及媒體的關注焦點大多集中在馬六甲海峽的"世界第一黃金水道"及號稱"第二波斯灣"的巨大油氣資源儲量。這方面既有的闡述已車載斗量,本文不打算再把大多數筆墨花費于此。實際上,在我看來,"第一黃金水道"與"第二波斯灣"固然重要,但把南海問題的著眼點集中在此處,就顯得比較"局限"于"表層"了,從更廣的視野來看,這兩層都是更為廣域、深層的格局的局部與表象。
南海問題是一個局部問題,但需要放到全球視野中去看,才能對這個局部問題有正確的理解和判斷。并且有些根本性的問題,不從全球視野去觀察,根本就無法得出有助益的判斷,如:美國為什么要在聲稱"不介入"的同時持續介入南海?南海周邊的國家格局是怎么形成的?南海對于中國的長遠發展戰略重要性何在(僅僅是航道與資源嗎)?當我們把整個地球看成一個人類展開活動的場域,全球化時代的重大問題才會呈現出其真實面目。
一、美國戰略視野中的南海
具有全球視野的戰略觀最早產生于18世紀中期的英國,當時英國縱橫海上,初步建立起一個遍布全球的殖民貿易網。而英國的全球戰略觀的發展成熟,則以20世紀初麥金德提出地緣政治論為標志。在《歷史的地理樞紐》中,麥金德把世界表述成如下圖這個樣子:
麥金德認為,圖中的"樞紐地區"是整個世界的"心臟",如果有一支強大的力量以這個地區為大本營向外擴張,能夠控制其外圍的"內新月形地區"從而得到參與制海權爭奪的機會的話,它就能建立一個足以統治全球的"世界帝國"。
"內新月形地區"的東部--也就是從日本經中國東部到東南亞和印度這片區域,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的所在地(麥金德時代占全球三分之二人口),誰控制了這片地區,誰就控制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控制這片地區的關鍵,從作為海權國家的英國看來,就是控制以馬六甲海峽和南海為中心的海路。
二戰后,英國的全球戰略為美國所繼承。麥金德的學生、曾任卡特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波蘭裔猶太人布熱津斯基是當前美國戰略界的元老,他的著作被認為是白宮和五角大樓的行為框架。在布熱津斯基1986年出版的《競賽方案--進行美蘇競爭的地緣戰略綱領》(1988年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中譯本)一書中,把麥金德的理論發展成"三條中心戰略戰線"的藍圖--
在這幅圖中,布熱津斯基闡述了三條圍繞"內新月形地區"形成的中心戰略戰線,從日本到馬六甲海峽的是第二條中心戰略戰線,對此,布熱津斯基寫到:
可以看出,美國的三條中心戰略戰線是一種"全面包圍"歐亞大陸、圍堵蘇俄、中國這樣的"歐亞地緣戰略中心"國家的"冷戰"思路。這種思路并未隨著蘇東解體而結束。進入21世紀之后,在第三條中心戰略線及第一條中心戰略線南段的一系列"顏色革命",正是這種大戰略框架下的具體行動。而美國在第二條中心戰略線東側拉攏日本、中國臺灣、菲律賓直到澳大利亞等"盟友"企圖打造的"亞洲版北約",也是在這種藍圖下展開的。
了解了上述背景,也就不難明白美國在南海的介入其實是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而白宮多次聲明和表態的"不介入"和"沒有立場",其實是指"在南海主權歸屬方面不打算偏向中國,但也不想直接得罪中國"而不是說在戰略上不摻和。實際上對美國而言,南海主權不論明確給誰都不會多得到什么好處,反而是由于主權歸屬而紛爭不斷的狀態對美國最有好處,因為這就意味著有機會插手。
如果布熱津斯基1986年描繪那幅圖之時,第二條中心戰略還只是三條戰線之中相對次要的一條,那現在,可以說,它變成了最重要的一條。為什么呢?
要理解美國重大戰略方向的用意,就必須先理解美國賴以生存的支柱是什么。西方國家近代以來的崛起,是依靠率先開發出了現代科技、建立了現代工業體系。這樣他們就能跑到技術落后國家的家門口打仗、把它們變為供給工業原材料和傾銷工業制成品的殖民地。美國在二戰后能成為超級大國,是因為它有最為龐大、最高系統化程度的工業體系。然而,現今世界的情況卻是:最大規模、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已經轉移到了中國,中國成了"世界工廠"。在大多數工業產品的競爭力方面,美國已競爭不過中國。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工業這個支柱,已不復存在。那它現在依靠什么呢?依靠作為全球資本流動"總蓄水池"的金融地位以及對全球貨物流通體系的控制。
正是由于美國的工業"實體經濟"無力背負龐大的金融"虛擬經濟"大山,發生了"山體滑坡",才導致了金融危機。在金融危機中上臺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喊著"變革"口號登臺的。奧巴馬的"變革",真正核心有二,其一是"再工業化",這是奧巴馬為美國經濟找的根本性出路,這是"里";其二是"從大西洋為中心轉向太平洋為中心",奧巴馬宣稱"我要做第一個'太平洋時代'的美國總統",這是"表",一里一表,內圣外王。這個"表里"的含義,需做一說明。
關鍵在于,"再工業化"并不是僅限于美國本土的。因為美國工業體系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工業體系中大部分勞動密集的部分美國已經失去,并且不僅是短期內,甚至可能是永遠都恢復不了。所以,美國的"再工業化"真實含義是:在美國本土鞏固高端制造業(現在面臨逐步被中國趕上的局面,J-20即是中國工業水平提高的例證),在全球范圍重新分配工業體系的布局(即:不要過于集中在中國)。美國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是無助于促進美國本國出口的--這一點美國甚至比中國更清楚。人民幣升值所能改變的,只是工廠在發展中國家間的布局--這正是美國想要的。
2011年6月28日報道的一則新聞是:美國運動鞋廠商耐克公司宣布,2010年度,越南制造的耐克鞋在全球的份額已經超過中國,以37%對36%躍居第一。這是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升高(顯然與人民幣升值不無關系),耐克鞋加工廠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造成的。
這個例子雖然小,卻能說明美國想要達到的戰略目標:削弱中國工業體系,同時使美國資本進入新的可以建工廠的地區。世界上能夠新建工廠的地區,除了中國以外,最合適的是哪里呢?當然是南海周邊!因為這里有高度密集的人口和一定的工業基礎。而任何一個工廠的興建,都需要資金,這就為美國的資金提供了機會。當然,美國的資金要想獲得機會,擠出競爭對手是必須的。而人民幣國際化使人民幣成為了東南亞地區最具競爭力的資金來源,這就成為了美元的對手。
所以,"太平洋時代的美國總統"真實含義正是:把美國的產業擴張方向重新定位在西太平洋!
二、大國角力的中心角斗場
地球上哪個區域集中了所有大國在那里"下棋"?是南海及其周邊,而不是其他地方。中東可以說沒有中國,中亞不曾有過法國,非洲則難覓美國。唯獨南海周邊,從歷史到現今,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美英俄法,都有著或有過實實在在的力量存在。加上一心想成為大國的日本和自封為大國的印度,可以說,地球上凡是有資格爭取布成為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所定義的"棋手"的國家,都在這里聚齊了。
諸多大國勢力在這里的"糾纏態"存在,才是南海問題復雜性的關鍵。
南海周邊區域中,菲律賓曾經是美國殖民地,越南曾經是法國殖民地,前蘇聯曾經在越南金蘭灣駐軍。不過它們都是配角,真正的主角只有兩個:中國和英國。
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關系,相信不需做要過多介紹。這里只特別提一件可能往往被忽略的重要事實:南海四周"洪門社會"的存在。提這個是由于其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意義何在將在本文第三節闡述,這里只講清楚這個背景:
"洪門"是清初興起于福建,后來在中國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廣泛發展的一個民間會社--盡管可能經常被稱為"黑社會",但實際上民間結社的因素更強一些。在中國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洪門影響很大,太平天國起義的主力部隊--楊秀清屬下的隊伍,起初即為洪門一個不甚重要的堂口。隨著17世紀之后中國與東南亞貿易的擴大(部分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大量洪門弟子移居現在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泰國等地,成為這些地方的華僑。在這些華僑當中,洪門成為重要的組織資源,為當地華僑社會的形成做出了最重要的歷史性貢獻。清代中期,正是這些洪門的華僑首次為貿易組織起了一個現在無人不知的名字--"公司"。道光年間,羅芳伯等洪門領袖人物還曾在婆羅洲建立了"蘭芳共和國"。洪門弟子也對當地社會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有據可查的材料表明,菲律賓"國父"黎剎、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泰國前總理阿披實及現總理英拉等人,其先祖都是洪門炎黃子孫。目前,生活在東南亞國家的華人華僑約有600-700萬人,臺灣洪門"官網"上的材料稱他們"90%名列洪門會籍"。他們在這些國家的經濟社會結構中的位置也非常重要,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外號"虎媽"的美籍菲律賓華裔學者Amy Chua(蔡美兒)在其著作《起火的世界》中,把華人稱為主導了東南亞經濟的少數族群。
出于強調的必要,這里專門寫一下:東南亞華人雖然并不居住在中國,但他們與中國的親戚(福建、廣東、廣西居多)仍然是親戚,通過包括洪門在內的多種紐帶的聯結,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處在同一個社會共同體(跨越國界的社會共同體)。這個強調看似多余,但有特殊的重要性。后文會展示出來。
除了華人及身后的中國之外,南海周邊地區還有一個深深嵌入其中的大國:英國。英國在這里作為"主角"的"范兒",甚至強于中國。
18世紀起,印尼淪為荷蘭殖民地--要注意,荷蘭與英國雖不是同一個國家,但勝似同一個國家,19世紀,馬來亞、北婆羅洲等地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同樣在19世紀,南海北端的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給這些地方帶來了英國的統治方式:英國人管他們擅長的貿易和金融,地方事務"委任"給本地人去負責。英國人與洪門的關系是怎樣的呢?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吉隆坡開埠之父"葉亞來。葉亞來(1837-1885)是廣東惠州客家人,因太平天國戰亂緣故流落到馬六甲做苦工。在馬六甲華人幫派內斗中,葉亞來成為屬于洪門系統的"海山黨"首領,后被英國人委任為吉隆坡的"甲必丹"(實為"Captain"的音譯),成為替英國人領導當地華人社會的中介。
二戰后,英國實際設計了南海周邊區域的版圖秩序。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的獨立都不是趕走殖民者的民族革命,而是在英國安排下的"被獨立",其版圖怎么劃分、政治秩序怎么安排,都出自英國的設計。1957年馬來亞獨立之前,當時尋求民族解放的力量的政治主張是"加入印度尼西亞"而不是獨立。1963年與馬來亞相隔400多海里,民族、語言皆不相同,歷史上也無關的英殖民地沙撈越和沙巴被安排與馬來亞合成"馬來西亞聯邦",也是英國的有意設計。當時《人民日報》1964年3月27日曾發表文章《反對新殖民主義的產物"馬來西亞" 支持北加里曼丹人民的斗爭》指出:
無論你對那個年代的文字風格和意識形態色彩持什么態度,總應該承認:這段引文傳遞出"馬來西亞聯邦"出自英國策劃而非自主成立這一事實。
由此不難理解: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這樣的一些"被獨立"的國家,英國勢力顯然不會隨著你的建國而退出,它仍然在那里,只是可能表現形式與時俱進了。那么,英國這樣的前殖民宗主國勢力,如今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請看下面這幅"全球離岸金融中心分布圖"--
從圖中可見:全球離岸金融中心最集中的區域就是兩個:加勒比海和南海周邊。實際上這些地方絕大多數是英國海外領土和前英國殖民地,少數不在此列的地方(如日本、菲律賓、巴拿馬),則大多為美國勢力范圍,而在全球金融勢力格局中,美國和英國的金融勢力集團屬于同一伙人。
事實上,全球最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是新加坡和香港,位于南海最南和最北,地位重于加勒比海上那一堆。這就是大英帝國在南海周邊的現今的存在方式。
說到這里,可能會產生兩個問題:1.離岸金融中心是干嗎的?2.說這些跟南海爭端有什么關系呢?
第一個問題簡要回答:離岸金融中心是全世界覺得大多數的"錢"的所在,這些地方不受各國法律管轄,各國都不能去查這些錢有多少、是誰的、合法不合法。全球各地的"錢"都會聚集到離岸金融中心,在離岸金融中心之間快速流動、組織、調動,然后形成資本或者以"熱錢"形式去涌入各國尋找賺錢更多錢的機會,賺到之后再匯聚到離岸金融中心開始進入下一輪循環......這就是全球離岸金融體系!如果說全球真實貨物流通的核心是海運航線,那么全球"錢"的流通的核心就是離岸金融網絡。
而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航運中心都是共生關系:航運中心會成為金融中心,金融中心都是從航運中心而來。
現在回答第二個問題,這是本節的關鍵:這些跟南海爭端有什么關系?
實際上,只有在累述了這么多背景材料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看清:南海爭端其實是誰在爭,爭的是什么。
南海爭端并非個別小國在企圖挑釁中國,而是背后的大國在上下其手。其主要目的也不是奪取那片海域(盡管不排除個別小國是以奪取海域為意圖的),而是有其更深的意圖在內:爭奪這一區域的金融主導權,進而也就是維持其全球金融霸權地位不動搖。
請把本節的主要內容聯系起來看:華人社會的存在、英國的"嵌入"、新加坡香港兩個全球最大離岸金融中心。再加上第一節已經闡述的:這里有世界上尚可進一步進行產業轉移的區域中最密集的人口。加在一起會產生什么意味呢?隨著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國的工業體系勢必會向南海周邊國家擴展,而與此相伴的,是人民幣在東南亞開展的跨境貿易結算,這相當于中國在工業和貨幣方面推進的區域整合。而這正與美國的"再工業化"要選擇的產業轉移區域形成正面沖突,也直接在全球最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動搖美元和英鎊的地位。照此發展下去,影響的實際上不僅僅是某些大國在這個區域的利益。
為此,什么是美國(以及英國,他們往往是"綁在一起"的)的戰略對策呢?那就是:在第二條中心戰略線上,把自己的盟友糾合成一團,給對方制造持續不斷的"麻煩",從而把"中國系統"和人民幣擠出這一區域,為"美國系統"騰出空間。
三、中國走向世界的跳板
世界近代史一再表明,大國真正"崛起"的首要標準是必須"走向世界"。什么是"走向世界"?不是說你的人到世界各地去轉悠了或者產品賣到世界各地了就叫走向世界了,人出國轉悠跟你這個國家在海外有利益是兩回事,產品賣到世界各地也可能是被外國人販賣的,不在你的控制之下。真正的"走向世界"必須是你這個國家的工業體系走出國門,你的人要能在海外控制工廠和貿易線路,并使用你的貨幣結算,從而形成你的國民主導的資本-貿易循環,也就是把你的經濟體系從國界之內擴大到全球范圍。
英國在全球崛起始于殖民印度之后控制了從印度到英國之間經中東和經南非兩條貿易路線。美國在全球崛起的過程比較漫長,1853培里艦隊打通美日之間海上貿易之后,美國開始走向西太平洋,1898年美西戰爭之后美國在菲律賓等西太平洋地區有了根據地,1916年趁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機,美國開始向中國和日本輸出資本。直到一戰之后,美國有機會通過道威斯計劃把資本和"美國系統"輸出到歐洲,美國才真正從一個地區性大國成為全球大國。
對于中國來說,讓"中國系統"和人民幣走向世界,是未來發展的不二選擇,也是必將經歷的過程。而南海將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特殊角色。由于南海的特殊性質,對中國來說實際上只要走出南海,就將意味著直接走向世界。
中國東面面對的貿易航道目的地是美國,由于"中國系統"不可能向美國擴張,因此東面不會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主要出路。而南海則意義重大,從馬六甲海峽向西,就將直接進入全球的樞紐--北印度洋,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和石油最富集的地方(波斯灣),北印度洋是全球地緣政治的中心。而從南海向南,則是除了石油之外最重要的原材料--鐵礦石的主要產地--西澳大利亞。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鐵礦石貿易路線是中國到西澳的"內航線",即北侖港--臺灣以東洋面--中國南海--民都洛海峽--蘇祿海--爪哇海--龍目-望加錫海峽--西澳港口,航程3179海里。很顯然,這條航道上大部分區域被英國和美國所主宰。
南海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扮演過超乎人們想象的角色。改革開放之前,香港就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窗口"。而改革開放之所以發生,根據何建明在《破天荒:中國對外開放的劃時代事件》一書中披露,與南海石油有莫大之關系。而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引進外資的最主要來源是"僑資",即來自南海周邊地區的華人華僑。
而南海周邊區域能夠接納"中國系統"和人民幣結算的性質及其地理位置,決定了這里必將是中國走向世界的跳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