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壽光洪災——上天給我們的又一次警告
點擊:  作者: 學爸蛋總    來源:超級學爸  發布時間:2018-08-28 09:48:54

 

       一場跑偏的臺風,由于攜帶著大量的降水,一夜之間把蔬菜之都山東壽光浸泡到了洪水里,房屋倒塌、道路被毀、電力中斷、莊稼絕收、牲畜被沖走,整個壽光和青州一片狼藉。

壽光有20多萬個蔬菜大棚,幾乎全軍覆沒。每個大棚價值數萬元至數十萬不等,多少菜農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蓄幾乎一下子泡了湯,難怪很多人傷心欲絕,哭得撕心裂肺。

 

這里邊包括壽光市委書記朱蘭璽,822日下午,他在通報災情的時候,突然放聲痛哭,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從河南農村出來的蛋總,非常理解這種心情。因為也出身菜農果農,也搞過溫室大棚,一場天災下來,一家子也就傾家蕩產了。

1998年冬天,我考了年級第一,嘚瑟了一下,興沖沖給家里寫了封信,讓我爸開三碼車到縣城來接我。

 

那是我爸第一次收我的信,估計說了幾句肉麻的話,聽我媽說看得他老淚縱橫,根本沒有猶豫,當即就決定放下手中的活兒去接我。

那一天剛好是家里大棚捆綁固定的日子,偏偏起了大風,等接我回到家的時候,水泥拱梁全部被刮折了。

后來我爸還搞過鋼筋骨架的玻璃溫室大棚,寒假我常在里邊刷題,當時鄉里不時組織農民參觀。然而,最后成了反面典型,因為就算先進的理念,也擋不住一場冰雹。

再后來我爸一氣之下就不種菜了,全種上了紅薯,該年倒是大豐收,紅薯堆積如一座小山。為了把紅薯加工成淀粉,需要把紅薯磨碎。

由于大冬天在水里站立時間過長,估計傷到了神經,我爸突然不會走路了。又為此看病,不但本錢賠進去了,還借了不少。最后病雖然看好了,但我爸從此一蹶不振。

山東農民受災,我感同身受。我愿意和全國人民一起,給他們送去一點援助,幫助他們早日戰勝困難、重建家園,所以我給壽光捐了1000。

 

青州災情也比較嚴重,而且大家關注比較少,所以我原本要給青州捐1000,結果通過支付寶和銀行卡轉了幾次都沒成功,不知道是咋回事,今天先碼字,明天繼續。

 

蛋總特意去找了一張地形圖,一看這地勢,頓時有點心疼壽光。壽光市境內有一條河流叫彌河,這條河是壽光的母親河。

 

而這條河發源于山東中部魯山和沂山兩山中間,臨朐(qu,第二聲)在彌河的上游,青州在中游,壽光在下游。

 

根據等高線的顏色判斷,彌河最上游在500-700米,其中冶源水庫海拔在100-200米,在臨朐縣城附近,降到了100以下,在流出青州的時候,降到了50米以下,到壽光市區已經降到了20米。

 

相比長江黃河,彌河海拔的下降速度還是非??斓???梢耘袛啵绻嫌斡薪涤?,則河水非常迅猛,甚至造成洪災;如果上游沒降水,下游很可能干涸而斷流。

我查了一下數據,印證了我的判斷,汛期最大洪水流量4950立方米每秒,枯水期0.32立方米每秒,基本上變成了一條小溪,典型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比較好的辦法就是修建水庫,水多的時候把水攔起來了,水少的時候,可以放水進行發電和農業灌溉。

彌河流域有四個水庫,干流上的冶源水庫(臨朐境內)、支流石溝河上的黑虎山水庫(青州境內)、支流石河上有的嵩山水庫(臨朐境內)支流紅旗河上的淌水崖水庫(臨朐境內)。

有人說這次壽光水災,主要是因為上游三個水庫最初不舍得放水,結果暴雨來了之后又突然放水,導致下游河道無法承受而水漫壽光。

為什么不舍得提前放水呢?有人分析是利益問題,因為壽光是嚴重缺水地區,用水需要向上游水庫買水。如果早泄幾天,騰空水庫庫容,那么壽光就能保住,因此是人禍大于天災。

具體是不是這么回事呢?我覺得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水庫的運作規范。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水利大國,在4000多年前,其他民族都在找諾亞方舟的時候,我們卻在與洪水搏斗。

在水庫運作方面,其實有一套相當成熟的運行機制。比如在汛期是不允許把水庫裝滿的,因為要留出一定的庫容,用來防洪,這個上限水位叫做防洪限制水位。

留出了余地,目的就是一旦上游有了洪水猛獸,水庫的大肚子就能一口吞下。具體能吞下多大的洪水,要看水庫的設計洪水位。而如果有更大洪水,可以臨時達到校核洪水位。

 

水位越高,壩體承受的壓力越大。一旦超過校核洪水位,可能導致水漫壩。有時候水位并不是一點一點漲的,而是有洪峰,洪峰突然襲來還有一定的沖擊力,很可能誘發潰壩。

一旦潰壩,那就是災難性的后果,比普通洪水威力更大,相當于用大壩幫洪水憋了個大招。

19758月駐馬店水庫潰壩事件,1100萬人受災,596萬間房屋倒塌,京廣線被沖毀,2.6萬人遇難(前水利部部長錢正英披露),加上后來餓死、瘟疫而死亡的,多達24萬人。

 

我們再看看這次壽光洪水中,彌河上游幾個水庫的運作情況。其中最大的水庫是冶源水庫,建成于1959年,集水面積786平方千米,總庫容1.67億立方米,泄洪能力3850立方米每秒。

看水位圖顯示,在這次洪水到來之前,水庫水位一直低于防洪限制水位。而且看這個圖要結合天氣預報。

 

811日,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然后鄭州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準備接受暴雨的洗禮,結果到813日,依然晴空萬里,因為臺風跑偏到了山東。

815日,中央氣象臺又發布溫比亞臺風藍色預警,并給出了路線,這回輪到合肥、武漢緊張了,并且似乎沒有山東的事。

 

結果溫比亞突然虛晃一槍,偏離了原來的路線,直奔河南(18日),導致河南340萬人受災,包括我老家。這還沒完,捎帶著又拐向山東,直撲渤海。

 

從水庫庫容上看,山東也是有準備的,冶源水庫水位18日開始急劇下降,其實就是為了應對臺風帶來的洪水。

 

但這時候,老天爺再次捉弄了中央氣象臺,在濰坊地區,實際降雨量超出了預報值的三四倍(預測40毫米,濰坊平均下了178.7毫米,壽光高達223毫米),讓防洪工作措手不及。

 

這相當于兩天內給壽光砸下來4.9億噸水,給青州砸下來4億噸,給臨朐砸下來4.2億噸,而彌河一年的平均總流量才3.61億噸。

洪水有多兇猛呢?冶源入庫流量是1700立方米每秒,出庫速度為680立方米每秒。三大水庫入庫流量合計4058立方米每秒,泄出流量為1780立方米。

 

其實水庫真的已經盡力了,這四座水庫均建于毛爺爺時代,都工作了40~60年了,其中建成于1959年的冶源水庫于1995年被水利部門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危險水庫。

面對這么大的暴雨,如果不泄洪,一旦潰壩,那就不是倒塌9999間房屋的事情了,也不是20萬大棚被泡的事情了,很可能把臨朐、青州、壽光從地圖上抹掉。

說實話,面對大自然,有時候人類真的很渺小,而且很無奈,總是要面臨一些左右為難的選擇,但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適當泄洪,是正確的選擇,就如同下圖的情形一樣。

 

要說水利部門有沒有責任,我認為是有責任的,那就是平時疏于對河道的管理。四千多年前的大禹給我們的治水經驗就是洪水宜疏不宜堵,只要有合理的泄洪渠道,洪水不可怕。

上游水庫放下來的最大流量是1700米每秒,但是彌河河道最大的洪水流量是4950米每秒,按說還有3250的余量供下游排水,但是壽光卻漫堤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排水不暢。

我查了一下,820日洪水最大的時候,彌河譚坊站流量是2250立方米每秒。而出壽光市主城區的流量是1600立方米每秒。差值說明決堤或者漫堤了,說明河水流出了河道。

 

4950的河道,還沒到一半(2250)河道就撐不住了,說明下游排水不暢,硬生生把洪水給憋出來了。

因為長期干旱,大家失去了防范意識,出現了很多侵占河道的事情,開荒種地、修建大棚、栽花種樹,甚至蓋樓建廠。而且市區沿河地段,可能還是黃金地段。

 

包括受災最嚴重的口子村,由于三面環水,是洪水必淹的地方,河堤也在村子外側。為了擺脫洪水威脅,1984年到1990年間,口子村實現了整體搬遷——口子新村。

 

但是后來口子村的人,陸陸續續又搬回來住,在這里生活勞作、修建大棚。因為這里的土地太肥沃了。

19日下午,上口鎮黨委書記王法順到彌河查看險情,要求值班人員盡快離開。鎮長趙新法在勸離第一批彌河老口子村養殖戶后,第二次開車進入,又“逮住”五個遲遲不愿離開的人。

 

洪水一來,這里卻成了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網上很多令人心痛的捶胸頓足的視頻,滿街牲畜尸體,狐貍養殖場等等,也是來自于這個村。

 

由于實行了河長制,壽光水利局也認識到侵占河道的事情,也開始清理河道,清理違章建筑,到2018628日的時候,已經完成了丈量工作,其中河道內有747個塑料大棚……

 

我非常理解農民這種心情:第一,農民愛土如命,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眼睛里容不下荒廢的土地,畢竟幾十年都不發大洪水;第二,河邊耕地更容易灌溉。

侵占河道的朋友,只是忽略了自然災害的風險,一旦發生大洪水,那就是災難性的。從長遠看,侵占河道是占小便宜吃大虧的事情,實際上損害了他人的安全利益。

不光是壽光有這種現象,北方很多少雨的地方都有這種情況。20167月,邢臺一場暴雨,導致16人死亡、11人失蹤,傷亡仍在核查。房屋倒塌4051間。

根本原因是周圍村民不斷蠶食河道,200多米的河道,瞬間收窄到30米,其他170米有廠房,有自建房,有樹林,有菜地。

 

寫到這里我很痛心,因為我老家也是這樣。經歷過1958年的大洪水之后,我老家非常重視水利建設,在豫北大平原上,有不少互聯互通的排水溝渠,縱橫交織,如同一張防洪網。

我爺爺還參與挖過河,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共產主義渠。我們村子里也有很多星羅棋布的池塘,有水閘跟排水渠互聯互通。

但是80年代,各家分地,能開荒的地方全都開上荒。又由于人口繁衍,宅基地需求變大,地下水位下降,能填的都填上了,很多溝渠池塘都不見了。

新中國成立的前三十年,是非常重視農村基本水利建設的。包括彌河上游的水庫,全部修建于50年代、60年代,最晚也是70年代。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南方因為警惕性高,所以不會出啥大事。而北方,由于常年干旱,一旦出現了極端天氣,反倒容易出現大的洪澇災害。也許這就是抗洪意義上的忘戰必危吧!

目前,壽光抗洪救災的工作正在緊張的進行,向這些奮戰在一線的朋友們致敬。

 

最后,祝濰坊(壽光、青州、臨朐都歸濰坊管)的朋友們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也祝愿祖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