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最近,馬云對“996”工作制的看法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事實上,“996”工作制要求下的工作時長已經嚴重超出《勞動法》對工時的規定。
按照我國的勞動法律法規:
我國的標準工時為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0小時。
那么
我國法律規定的“八小時工作制”
當初是怎么提出來的呢?
↓↓↓
八小時工作制其實最早由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于1817年8月提出。他還提出了一個口號, “8小時勞動, 8小時休閑, 8個小時休息”。
羅伯特是八小時工作制的提出者,但真正將這一制度落實到所有人依靠的卻是廣大工人群眾和工會的持續斗爭,八小時工作制才成為被世界廣泛接受的工時制度。
隨著工業革命快速鋪開
工廠殘酷、勞資矛盾緊張
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在西方的快速鋪開,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被卷入了這場浪潮之中。不過,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在農業時代,人們壓根兒沒有工作時間這個概念,靠天吃飯嘛,當然是有體力就上工,累了就歇歇,趕上刮風下雨干脆休假。
一旦從農民變成工人,工作的對象從土地變為機器,這事就變了。因為與人工作一段時間需要休息不同,機器是可以持續運轉的,很多機器甚至必須盡量減少停機次數以延長使用壽命。
所以,在這種“人服侍機器”的工廠里,工人的上班時間被拉長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在當時的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
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的監工說:
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伙子,在這里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發變成灰白。
當時的工廠之殘酷、勞資矛盾之緊張
可見一斑
“八小時工作制”的誕生
1877年五一大罷工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當時工人們喊出的口號正是:“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娛樂。”“八小時工作制”的概念。
那么,這次聲勢浩大的五一大罷工是否真的給美國工人爭來了“八小時工作制”呢?這實在很難說:的確,在工人的龐大壓力下,美國政府迅速推出法案,規定企業需執行八小時工作制。
但問題是這紙法令很難落到實處——與籠統的法律相比,企業主們永遠是精明而狡猾的,在法案推出后,很多工廠迅速推出了“計件工資”制度,即——你能拿到多少工資,是按完成多少工作量來結算的。
在這種制度下,你可以每天只干八小時,但代價是能拿到的工資根本不夠養家,所以大多數工人到頭來還是得被迫“自愿”加班,以便填飽肚子。
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八小時工作制將永遠只是個空想。好在后來,一個“奇跡”出現了。
第一個執行八小時工作制的工廠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開始主動執行八小時工作制的工廠,是1914年開張的福特汽車公司。令當時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開辦該公司的老板福特,不但嚴格遵守八小時工作制,甚至嚴令禁止工人們超時工作以換取加班費。
福特甚至數次在廠區發表演講,要求工人們“有時間多陪陪老婆孩子,做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他還許諾工人少加班不會影響工資——這倒是真的,福特公司給工人的日薪是每天五美元,是當時美國其他工廠的兩倍。
再到后來,福特公司招聘時甚至定了條規矩:只要那些有家有室的男青年來做工,而不招收那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有大量空余時間的單身漢。
讓工人少做工,卻發高工資,這不是傻嗎?
但事實上,在這個“慈善舉動”的背后,隱藏著福特作為企業家的精明算計:別忘了,福特的公司是第一家引入流水線模式生產的企業,工廠正是在他手中完成了從手工作坊式制作向流水線大生產的轉型。這個轉型意味著工廠對工人的要求發生了質變——在流水線上,每個工人必須高度集中精力,不斷完成重復動作。
這個工作是相當累人而且容不得半點馬虎的,一旦有一個環節的工人因為勞累過度而出了差池,很可能意味著當天的所有產品都將報廢,這個損失,靠多剝削一點工人加班時間可是補不回來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福特有什么辦法能讓工人集中精力呢?當然是主動要求他們嚴格遵守休息時間,以期上班時能減少差錯。
生產方式的革命,帶來工作方式的轉變,這其實才是“八小時工作制”得以鋪開的真正原因。
無論是舊式工廠監工殘酷的獨白,還是福特老板感人至深的演講,在這些不同言辭的背后,是技術的鐵律在決定他們的行動。這個道理未來恐怕依然適用。
國際勞工組織
1919年確立八小時工作日
作為聯合國系統歷史最悠久的專門機構之一,國際勞工組織在2019年迎來了成立100周年華誕。其最初的愿景是為工人、雇主和政府建立一個基于社會正義的和平世界。
過去一個世紀中,勞工組織在促進體面勞動、保護勞工權益、保護弱勢群體和婦女權益以及消除童工現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您知道嗎,是勞工組織最先通過1919年《國際勞工組織(行業)工時公約》在全球確立了八小時工作日以及最低休息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后,8小時工作制被1919年10月國際勞工會議所承認。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也實行這一制度。
同時,勞工組織還通過《生育保障公約》等國際文書,建立起不應少于14周的婦女生育國際標準。
國際勞工組織1946年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目前擁有187個成員國。
國際勞工組織
關于40小時工作周公約的內容
國際勞工組織1935年通過了《40小時工作周公約(1935)》(第47號),作出了40小時工作周的決議。
1962年國際勞工組織理事會又提出縮短工時建議書,這個建議書規定了縮短工時的一般原則:在適宜時,逐步縮短正常的工時,以便達到40小時工作周的社會標準,并在縮短工作時間的同時不減少工人的工資。
同時指出,各國應根據不同經濟和社會條件以及國家慣例,逐步縮短正常工時,保證其貫徹實施。
八小時工作制是
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
長期斗爭的結果
百年奮斗的成果
豈可輕易摧毀?
文章來源:工人日報公眾號 2019.4.14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工人日報:有人談996時,可曾知道8小時工作制是這樣爭取來的!
2019-04-16李光滿:馬云劉強東炒作996是要倡導一種奮斗精神,還是要構建一種社會制度?
2019-04-16望長城內外:996ICU的爭論,是當前社會階級矛盾的具體反映
2019-04-15阿里、華為、騰訊的996工作制度引發外媒爭議,對此你怎么看?
2017-09-0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