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蘭德公司發布《軍事趨勢和未來戰爭》報告,探討美軍面臨的挑戰以及能夠做出的反應。
筆者本來以為,蘭德作為老牌智庫,長期討論軍事問題,此片文章必有高論,結果里面充斥著各種暴論。全文的中心思想就是美軍常規兵力不夠實用,美軍要應對新時期的挑戰必須擴軍。
新時期的“六大挑戰”
報告認為,在新時期,世界軍事變革有六大趨勢,美軍面臨相應的六大挑戰。(蘭德公司, 2020)
分別是美國常規兵力萎縮;“近似匹敵”的軍事力量(near-peer force)不斷現代化與專業化;“第二梯隊力量”發展非對稱戰略;潛在對手越來越多地使用“灰色地帶”戰術;國家對武力壟斷的減弱;人工智能作為顛覆性技術的潛能。
所謂“近似匹敵”國家,指的是中國和俄羅斯,“第二梯隊”國家,指的是伊朗和朝鮮。這4個國家被報告點名作為美國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而中國的威脅又是最大的、最緊迫的,報告有不少篇幅討論中國。
美國常規兵力萎縮、中國軍力增強與使用所謂“灰色地帶”戰術(gray zone tactics),可以看作一個相關聯的整體,放在一起討論。
(蘭德公司:陸海空三軍兵力不夠了。)
報告認為,美國海軍艦艇數量只有1990年時期的一多半,從接近600艘下降至不到300艘;美國空軍有人機的數量,從1991年超過4000架,下降至2017年時的不到2000架。最慘的是美國陸軍,現役主戰坦克數量只有1990年的15%,從接近16000輛下降至大約2000輛。
裝備數量下降的背后是人員縮減。1990年,美國有現役軍人約210萬,2018年是140萬。
也許有人會說,美軍的規模是變小了,但是美軍裝備質量提升了啊?難道美軍的戰斗力不是在上升嗎?(不然每年幾千億美元的軍費花到哪去了?)
報告指出,這種看法不夠全面,因為“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量”。以往面對伊拉克反美武裝、阿富汗塔利班這種組織松散、裝備落后的對手,面對打“治安戰”的局面,“小而精”的部隊也許尚且適用。但是現在時代變了,現在是“大國競爭”的時代,美軍需要面對和主要國家爆發全面戰爭的危險,適用于“治安戰”的模式自然不再適用。
規模上不去,人員不夠用,現在美軍在在海外部署的力量創60年新低。
美國是全球帝國,面臨各種挑戰,其中最大的一塊來自中國。
報告指出,中國軍力自冷戰結束以來,在現代化建設上取得重大成果,軍力顯著提升。依靠各種先進武器,中國打造出一套“區域拒止”(A2/AD)作戰體系。
以往美國能靠軍事裝備的技術水平,在西太平洋地區保持優勢。但是現在中美兩國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而美軍在規模上本來較小,于是美國“獲得和保持軍事優勢的能力遭到削弱”。
報告指出,雖然俄羅斯、朝鮮和伊朗也是美國的威脅,但是這3個國家面臨嚴重的國內問題,經濟發展幾乎停滯,軍事技術的迭代近乎停止。但是中國不一樣,中國還在不斷成長,“中國的軍事能力顯然處于上升通道”。這讓中國從美國的對手中凸顯出來。
在不斷加強“正面”作戰能力的同時,中國還不吝惜使用“灰色地帶”戰術,不斷挑戰美國,獲取戰術優勢,卻不突破美國的紅線,讓美國無法名正言順地打擊報復。
在南海,中國使用“切香腸”戰術,步步為營增加手中的籌碼。在整個2010年代,中國增加對南海方面的海軍和海警、漁政力量的投入,強化對鄰國海上人員的執法。中國依靠暗礁修建起人工島,并在上面部署軍事力量。面對中國的穩步前進,美國沒有太好的對策。
面對這個局面,而美國又不可能放棄所謂“全球任務”退回北美大陸,那美軍需要增兵,增加常規作戰部隊的規模。
暴論中的危險趨勢
2018年10月26日,蘭德公司發布《“一帶一路”的黎明》。相對于白宮和美國國務院中彌漫著的“大國競爭”的硝煙味道,蘭德公司指出中美兩國在世界各個方面都有不少共同利益,屬于“平行的伙伴”,存在合作的可能性。當時筆者認為,這反映出蘭德公司作為老牌智庫的穩健態度。同時,由于這份報告是美國陸軍太平洋司令部委托和資助的研究項目的成果,這還反映出美軍內部“穩健派”的聲音。
然而還不到兩年,蘭德公司也開始鼓吹“大國競爭”,建議美軍增加兵力。《軍事趨勢和未來戰爭》同《“一帶一路”的黎明》一樣,也是美國軍方資助的研究項目的結果。難道美軍中的穩健勢力讓位給了激進派?
為了論證增兵的必要性,《軍事趨勢和未來戰爭》有不少暴論。這份報告一大“精妙”之處在于告訴你一些事實,卻隱瞞另外一些事實。論證過程有問題,結論卻沒毛病。
報告說美軍兵力不夠,海、陸、空軍裝備數量只有冷戰末期規模的一小部分。這是事實,但這很大程度上是美軍裝備更新換代,大量退役舊裝備的結果。
1990年的美軍確實有約16000輛坦克,但其中有約1萬輛是老舊的M-48與M-60坦克,而且處于庫存狀態,可以理解為只存在于賬面上。在1990年代,這批坦克陸續退役,美軍賬面上坦克數量減少,但是戰斗力卻沒有減弱。
報告說美軍火力有余,而兵力不足,對于伊拉克反美武裝問題不大,投入大國競爭就不夠用了。不過正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治安戰中,美軍認識到了兵力的重要性。即使是伊拉克、阿富汗這樣的小弱國家,美軍在發揮火力優勢將其擊敗后,依然需要派出“地面人員”(boots on the ground)維持占領。
報告稱美國陸軍賬面上有2000多輛坦克。但是報告沒說,美軍已經全面換裝第三代M1“艾伯拉姆斯”系列主戰坦克。如果算上庫存,美軍手里有約5000輛。這些坦克不夠用嗎,說坦克不夠難道不是暴論?守護北美大陸是夠了,但是要拿來和中國對峙,開到華北平原上來個裝甲師團對沖就不夠了。
報告指出,美國在全球承擔各種“任務”和承諾,需要四面出擊,在單一戰略方向上的投入更加稀薄。
在亞太地區,中國正常的國防發展,被蘭德視為對美國構成威脅。中國在南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維護漁場的執法行動,被蘭德公司視為擴張勢力范圍的“切香腸戰術”,而且還是不入流的“灰色地帶”戰術。
海軍兵力不足確實是一個問題。2017年,美國海軍發生數起撞船事故,導致17名官兵死亡。美軍在調查后表示,兵力不足是重要原因。美國海軍需要和中國對抗,或是穿越臺灣海峽,或是在南海執行所謂“航行自由活動”,由于任務過于繁重,導致水面艦艇部隊的官兵連正常訓練的時間都沒有,為事故埋下隱患。
(2017年8月美國海軍麥凱恩號驅逐艦撞船事故,10名海軍官兵死亡。)
美國派來在中國沿海執行任務的,主要是“阿里·伯克”級驅逐艦,服役的一共有67艘(而且還在建造),比中國海軍驅逐艦數量的2倍還多。這難道不夠用么,說海軍兵力不足難道不是暴論?還是那句話,要維持霸權,維持美國在中國沿海地區為所欲為的權力,這樣的兵力規模確實不夠。這是蘭德報告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
為了與中國對峙,美國正在研發新式武器、改革軍種結構、變革指揮體系,而增加軍隊規模最切中要害,沒有那么多復雜推演,最不嬌柔不造作。畢竟真的開戰,美軍的裝備再先進也會面臨損耗。在蘭德公司和美軍內部某些人的幻想中,單是發動海空戰力擊敗中國還不夠,還需要發動陸軍來占領。美軍的指揮官們必定希望手握重兵,多多益善,“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量”。
筆者感到蘭德是在真實誠意地探討如何同中國開戰。或者說,增加兵力這條建議正是指向著導致戰爭的方向,這是一個危險的趨勢。
川普的擴軍備戰
2020年2月,白宮發布了2021財年預算案草案。
這份名叫《為了美國的未來的預算》(A Budget for America’s Future)延續了川普上臺以來增加軍費,擴軍備戰的思路,申請軍費7054億美元,較2020財年國會批準的金額增長0.8%。
“這份預算支持美國軍隊在所有戰爭領域——空中、陸地、海洋、太空和網絡空間——的統治地位。” (美國白宮, 2020)
美國海軍得到1930億美元,增加采購10艘艦艇,“優先資助確保針對中國和俄羅斯戰爭優勢的計劃”。具體而言,44億美元采購1艘“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47億美元采購1艘“弗吉尼亞”級核攻擊潛艇,35億美元采購兩艘“阿里·伯克”級驅逐艦,11億美元采購一艘新式護衛艦。
筆者認為,這里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新式的戰略核潛艇和宙斯盾驅逐艦,而是新式的遠洋護衛艦FFG(X)。
護衛艦在美國海軍中承擔俗稱“打雜”的角色,編入航母戰斗群,起到補充艦隊防空圈、反潛等任務。護衛艦平臺較小,成本較低,但是數量可以很多。美國的上一級護衛艦“佩里”級,一口氣造了51艘。
冷戰結束后,美國海軍在護衛艦的問題走過了一段彎路。“佩里級”開始逐漸退役,而美國一直沒有下一級艦的研發計劃。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瀕海戰斗艦”(LCS,有“自由”級和“獨立”級,排水量約3000噸,目前服役19艘),航速較快但是武備水平很低:早期型號僅裝備“地獄火”反坦克導彈用來打小艇,沒有上正經的反艦彈。美國原本以為,蘇聯解體后不會有新大國崛起了,海軍剩下的任務不過是反海盜等任務。
隨著中國海軍的逐漸強大,美國海軍發現瀕海戰斗艦不夠用了。2014年,美軍開始考慮把瀕海戰斗艦改造成護衛艦,不過很快放棄這個想法,并減少對瀕海戰斗艦的采購數量。2017年7月,五角大樓發出信息咨詢會,正式開始討論研發、采購新一代遠洋護衛艦。到現在不過3年,第一艘艦的采購計劃就寫到了預算案里,說明項目進度很快,需求很急。
2020年4月30日,五角大樓宣布意大利的芬坎蒂尼公司中標。新的遠洋護衛艦的配置可謂豪華:排水量6700噸(佩里4200噸)、3面有源相控陣雷達、32單元MK-41垂發、中程艦空導彈標準-2、遠程艦空導彈標準-6、16個新式反艦導彈(NSM)發射箱、全套電子戰系統。
這個配置已經達到了很多中等國家主力艦的水平。“打雜艦”高配,美國的需求透露出來的信息很明白,“大國競爭”四個字簡直刻在臉上。
除了采購新式裝備外,預算提出“最大限度”確保軍隊“做好準備”(maximizes readiness)。美軍需要增加額員1.3萬,軍人工資上漲3%。
海軍得到14億美元,用于增加裝備的維護效率。這也算是切中時弊。美國的航空母艦,使用的時候服從“優化艦隊反應計劃”(Optimized Fleet Response Plan)。一個完整的維護、訓練、部署周期有36個月,其中只有7個月的時間在熱點地區部署,僅占總周期時長的19%,其余時間用于保障艦船能夠用于部署。
這造成一個問題,美國有11艘現役的航空母艦,看上去很多,但是同時部署的卻很少。放眼望去,大部分都在維護。在“大國競爭”時代,這樣做是不行的。預算法案提出海軍要清理、“減少水面艦艇部隊和潛艇部隊維護工作的積壓問題”。
根據新的預算法案草案,美國老兵事務部將得到1050億美元,相對于2020財年國會批準的預算金額大幅增加12%。
川普上臺以來,老兵事務部的預算也連年增長,從700億美元的水平增加到了1000億美元的水平。照顧好老兵自然也是擴軍備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前線將士用命,就得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2020年受疫情影響,美國政府為了救助經濟,已經批準了額外2萬億美元的開支計劃,本以嚴重的債務狀況繼續惡化。參眾兩院會批準川普擴軍備戰的需求么?筆者認為大概率會。
川普上臺接近4年,“大國競爭”的政策思路已經滲透到各個方面,連蘭德公司都受到感染,開始討論美軍兵力不足的問題。這不是華府高層有少數激進分子的問題,是大家都在激進化。我們的世界將會被帶向什么地方呢?
參考文獻:
【1】蘭德公司. (2020年5月11日). 軍事趨勢和未來戰爭[R]. 檢索日期: 2020年5月26日,來源: 蘭德公司: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2849z3.html
【2】美國白宮. (2020年2月10日). 為了美國的未來的預算[R]. 檢索日期: 2020年5月27日,來源: 美國白宮: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0/02/budget_fy21.pdf
作者:杜佳 來源: 獨家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