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張國君:試看正在轉型中的國際格局
點擊:  作者:張國君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0-08-20 12:19:10

 

 

 

國家是國際舞臺的主體。二戰前,國際關系基本處于無序狀態;二戰后,聯合國等一批國際組織成立,國際關系開始步入有序軌道。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和第三世界的快速發展,國家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相應的權力分配又面臨新的調整。

 

一、三大要素正推動國際格局調整

 

一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據歷史學家推算,人類在地球上至少已經生活了5000年。特別是近250年人類已發生了3次工業革命,并且正在推動第4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順利由機械化時代過渡到電器化時代,又從電器化時代駛入信息化時代,并開啟智能化時代。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這一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也必將作出調整。

 

二是第三世界的經濟崛起。特別是中國、印度、巴西、韓國、新加坡等國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第三世界的經濟崛起。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2019年中國在全球GDP增長中所占的份額為32.7%,遠高于美國13.8%的份額。并預計,到2024年,中國在全球GDP增長中仍將占到28.3%的份額,美國所占的份額將從13.8%下降至9.2%,印度將上升到15.5%,超過美國。印度尼西亞仍保持第四位,巴西將從第11位上升至第6位。也就是說,到2024年世界經濟的推手主要來自于第三世界國家。

 

 

 

第三世界國家在全球GDP增長中的份額加重,預示著他們要取得更多、更大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三是國際安全正面臨嚴峻挑戰。在傳統安全威脅方面,第三世界要崛起,霸權者要打壓,形成了一對矛盾。近年來霸權國家在全球的軍事活動頻率大幅增加,這種肆意到別人家門口耀武揚威的挑釁行為,極有可能擦槍走火,甚至引發新的世界大戰。在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自然災害和恐怖活動交織。專家發現,除自然界隱藏的病毒外,野生動物身上可傳染人類的病毒至少還有99.5%的沒被發現。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對自然界的深度開發,這些病毒隨時可能被喚醒。截至北京時間8177時,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已達2173萬例,死亡病例超過76.7萬例。

 

 

二、四大方面亟待調整改革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各國深刻意識到要確保國際和平與發展,必須建立統一的國際組織。然而,由于目前的國際組織不同于國家政府,只有對共同契約的裁決權,而沒有全球治理權。有的大國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想加入就加入,不想加入就退出。美國不斷“退群”的事實表明,聯合國的作用并沒有想像的那么強大。美國著名國際關系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的理論,就是基于世界仍處于無政府狀態anarchic)這個假設形成的。在他看來,“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美國想整誰就整誰,都是順理成章的。

 

可見,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國際組織改革勢在必行。

 

一是聯合國的作用亟待加強。聯合國的宗旨是“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然而,霸權國家根本不把聯合國放在眼里,違背《聯合國憲章》干涉他國內政,對其他主權國家不是經濟制裁,就是軍事打擊。隨心所欲地挑起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金融戰,攪得滿世界烏煙瘴氣,國際和平與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如何提升聯合國的地位和約束力,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安全的國際秩序,成了聯合國大多數成員國的一致訴求。

 

二是國際規則亟待完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大量新生事物的涌現,許多老概念需要重新定義和統一,許多舊規則也需要重新討論和完善。比如:什么是主權?什么是人權?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內政?什么是干涉內政?什么是侵略?等等,這些涉及全球治理的概念,需要各主權國家共同討論制定,而不能由某一個國家或某一位領導人說了算。再比如: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區域規則與國際規則的關系等等,也應該明確孰先孰后、孰輕孰重。這個討論和確定過程,也容易引起相互爭論甚至沖突。

 

三是區域組織面臨重組。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格局一旦出現動蕩,區域合作可能就會加強。然而,由于原來大國一直堅守全球均勢戰略,不允許任何地區出現與之相抗衡的組織或聯盟。因此,很可能會對一些實力比較強的地區組織下手,英國脫離歐盟就是一個典型例證。當某個地區組織出現分裂時,其成員必然會尋求與其他地區組織合作,由此引發地區組織重組。

 

 

四是大國關系需要調整。隨著環境和事物的發展變化,原來的大國、強國有可能變小或變弱,而原來的小國、弱國也有可能變大或變強。因此,在國際體系中,國家間的關系特別是大國關系,也需要作出相應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新事物。然而,由于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普遍存在慣性,要改變人們長期形成的思維定勢,特別是要把原來的不平等變得平等,既需要時間,也需要斗爭。而這個斗爭的過程,又充滿不確定性。

 

三、未來可能出現的四種格局

 

第一種:美國主導下的舊格局。二戰后的國際秩序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導兩極格局;第二階段,即蘇聯解體后,變成了由美國主導的單極格局。為維護這個格局,美國先后又修整了自己的所謂“盟友”日本和歐盟。如今又對中國下手,目的就是要拼命維護美國主導的單極格局?,F在看來,多極格局正在形成,重回單極格局的機率不高。

 

第二種:美國攪局下的新亂局。為尋求某個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國家間尋求或更換合作對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由于美國一直奉行“上帝之杖”,堅守“我不好過,都別想好過”的作派,無視自身的問題,肆意玩弄抹黑、甩鍋和轉嫁伎倆,挑唆他國關系,阻撓國際合作。甚至不惜發動代理人戰爭,激化區域矛盾,自己好漁翁得利,這正是美國“分而治之”的全球戰略。

 

第三種:大國主導下的區域競合格局。近年來,在美國的抹黑、挑唆、打壓下,國際秩序特別是某些區域秩序已經出現亂象。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深感憂慮。有些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盡可能地阻止這種亂象蔓延。然而,由于經濟體量小,無法與大國相抗衡。因此,選擇由大國主導的區域合作,可能是未來國際格局演變的一個重要選項。

 

第四種:聯合國主導下的全球合作格局。全球化發展,需要全球化治理。早在14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開拓人之一的阿利蓋利·但?。?span lang="EN-US">Dante Alighieri)就倡導成立人類統一體”“聯合統一的世界各國。然而,由于那時候生產力比較落后,這種先進思想很難被人接受,更難付諸實施。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后,很快得到了聯合國及多數國家的支持。從實踐層面看,雖然還存在許多阻力,但只要大數國家齊心協力,真正形成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全球合作格局,國際和平與發展才會更有保障。

作者:張國君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