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金剛川的話題,有點兒熱,準確的說,應該是有點亂了,分歧很大。
評價一部文藝作品,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電影,其實有很多個維度:
政治立場,價值觀,階級立場,人性本能,藝術性,制作技術,等等,
如果評價一部文藝作品,各說各話,各自都從不同的維度討論,那等于是雞同鴨講。
評價一部文藝作品的前提,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問題:
文藝作品對觀眾的社會價值觀,對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的準確了解,究竟是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果說文藝作品對社會價值觀不具有影響力,討論就毫無意義了。
但顯而易見,文藝作品對于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力,是極為巨大的。
稍微有點兒閱歷的人,大概都知道,三十年前的孩子們,多數都以為辛亥革命的主要歷史人物,是小鳳仙。
這就是電影對于社會價值觀,對于歷史客觀認知的影響。
電影《金剛川》,在人性的表現,視覺藝術的表現,電影制作技術水平方面,可以算作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其實這也是保證商業化票房收入的必要前提。
問題在于,作為向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的獻禮片,我們有必要從政治立場,社會價值觀這二個維度,來討論《金剛川》的現實意義。
先從細微處談起:片尾的演職員名單。
有人說,只是一份演職員表而已,不必過度解讀。
恐怕這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文學作品也好,電影作品也罷,對于作者或者編劇而言,每一個人物的名字,都必然經過反復推敲,有些人物的名字,甚至本身就能成為作品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相信管虎的父親,在給管虎取名字的時候,肯定翻看過無數次新華字典。
《金剛川》片尾的這份演職員表,充滿了極為明顯的惡意映射,這就是管虎和編劇對于這部獻禮片的主觀態度。
解構一部電影,我們必須了解作者的主觀出發點,究竟是什么?
簡而言之,作者究竟試圖向觀眾傳達什么思想意圖?
《金剛川》表現了戰士之間的友誼,表現了戰爭過程中人性的本能,表現了戰士們的勇敢和無畏,但是,管虎并不愿意表現戰士們的無畏和勇敢究竟出于什么思想動機,管虎在無法回避志愿軍戰士們敢于犧牲的情況下,表現出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和意志。
不怕死,并不意味著有人愿意毫無意義的去死,這是二回事情。
毫無意義的不怕死,毫無價值的不怕死,那只是汴京街頭閑逛的牛二。
對于戰爭過程中的戰士,不怕死的前提條件,必然是這種犧牲,是否具有代價和意義?
七十年前的這場抗美援朝戰爭,其歷史背景極為復雜,這場戰爭的結果,至今仍然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七十年前我們稱之為“保家衛國”,對于每一個志愿軍戰士而言,“保家衛國”的具體意義,就是保衛我們剛剛站起來的人民政權,保衛家鄉父老兄弟姐妹們剛剛獲得的田地、糧食和耕牛。
這就是七十年前抗美援朝戰爭的正義性。
管虎是聰明的,也是雞賊的,管虎巧妙的把戰士們的犧牲精神,偷偷轉換為本能的大膽和魯莽。從而淡化、瓦解、隱含了抗美援朝戰爭在那個年代,那個背景下的現實意義。
《金剛川》對于戰爭的血腥場面的表現,選擇性極強:
血肉橫飛的志愿軍陣地,炸成二截的志愿軍戰士,燒成焦炭的志愿軍戰士……
這已經不是在表現志愿軍戰士的勇敢頑強了,而是在表現美國軍人的屠殺,管虎在表現這種屠殺的時候,還悄悄的透露出一絲美國軍人的善念和仁慈。
這已經不是在表現志愿軍戰士的敢于犧牲了,而是在傳遞,渲染死亡的恐懼,從而給今天的觀眾形成強烈的暗示:如果祖國需要,你愿意這樣去死嗎?
把一場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描寫成英國紳士登上美洲新大陸和印第安土著的對決,這是《金剛川》最為惡劣的行為:
武器裝備不對等的互相殘殺,美國飛行員的心存善念,志愿軍戰士毫無克制的本能沖動……
管虎采用的這些表現手法,其實目的在于給觀眾引申出另外一個更為復雜的問題:
七十年前的中國軍人,為什么要去朝鮮和美國軍人拼命?屠殺或者被屠殺?
對于不熟悉那段歷史的年青一代,這是一個觀影后無法回避的問題。
有個觀眾的留言,也許就很好的描述了這個現象:
事實上,對于年輕的一代中國人,對于七十年前的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確實無從了解:
改開之后的近四十年以來,抗美援朝戰爭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多數都被刻意的隱藏了起來,如今突然之間拿出來宣傳,有點兒不知所措。
說到這里,也許我們能夠很自然的過渡到另外一個更加現實,更加深刻的問題:
一部文藝作品的對于歷史的尊重,對于社會價值觀的矯正,誰才是主要的責任人?
毫無疑問,我們的政府,政府供養的學者,文藝工作者,才是尊重歷史,宣傳歷史價值觀的主要責任人。
批評管虎,其實是毫無意義的,管虎作為影視文化作品的生產者,以及管虎背后的投資人,首先考慮的不是價值觀,不是政治立場,而是經濟效益,而是作品的市場價值。
市場價值,不需要考慮政治立場,不需要考慮價值觀。
說通俗點兒,我們不能要求奸商投資人,來為我們提供政治立場正確,社會價值觀的文化作品,如果法律允許,最新加勒比AV影視作品都是導演們和投資人的最愛。
引導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正確的政治立場的文藝作品,必須是文化監管部門的責任。
指望資本勢力去歌頌祖國?歌頌志愿軍戰士?歌頌勤勞的人民?
文化管理部門大概是在白日做夢。
作者:司馬3忌 來源作者微博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司馬3忌:片段化和個體化,是利用文藝作品歪曲丑化歷史的技術要領
2020-10-28王偉光:歷史已經無情地宣布關于世界金融危機的某些結論是錯誤的
2020-09-2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