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賈亭:生物醫藥的“大泡沫”快要破了?
點擊:3677  作者:賈亭    來源:黃埔商業評論  發布時間:2020-11-25 11:39:30

 

  “這個行業明年底就會有大洗牌。”

 

“要不我到你們公司具體談吧。”

 

“好的,我們在荷丹路186號。”

 

“我也在荷丹路186號……”手機還沒放下,一抬頭,藥明康德員工小劉就看到窗玻璃另一邊同樣在張望的客戶。

 

上海浦東新區荷丹路186號,全球最大CRO企業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的一些員工在這里辦公。

 

同樣駐扎在這里的,是只有“一個半人”的生物醫藥公司:一個人負責盯開發進度,另外“半個人”是在外面跑融資的。至于研發,都交給他們的合作伙伴——藥明康德。

 

由于這樣的客戶實在太多,藥明康德找到荷丹路186號的這一處場所,方便與客戶對接。

 

隔壁就是荷丹路240號——上海自貿區國際生物醫藥科創中心。2017年年底,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與轄區內的明星企業藥明康德合資共建,成立了這個孵化空間。

 

初衷,當然是以“創新”之名。

 

01

資本催肥,遍地“創新”

 

2015年藥品審批制度改革以來,中國新藥上市速度明顯加快,資本聞聲而動,快速催肥。2017年底,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的“生物技術類”企業在主板上市;20193月,科創板同樣向不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敞開大門。生物醫藥領域的資本盛宴被推到最高潮。

 

一時之間,中國遍地都是“創新藥”。

 

這些“創新藥”都是怎么來的?小劉告訴健識局,他見過一個最極端的“玩家”,是做地產起家的。這位地產老板明確要求藥明康德:“我什么都不懂,你們幫我選個品種。”

 

作為CRO公司,“藥明系”企業提供的主要服務之一,就是把資本和化合物糅合到一起,吹出一個又一個華麗閃亮的泡泡,飄向主管部門、科學家、醫院、醫生……最終落到患者和醫保的錢袋子里。

 

集齊天時、地利、人和,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迎來“黃金十年”,藥明康德也從一個快要被賣掉的小公司變為全球最大CRO公司,市值一度躥升到2900億元。

 

 

 

在真正關心中國創新驅動力的業內人看來,如今,這個產業卻越來越有被玩壞的趨勢,前些天被輿論極度關注的君實生物(688180.SH01877.HK)只是一個起點。

 

一位國內頂級生物產業園的負責人對此評價:“這個行業,明年底就會有大洗牌。”

 

1118日,藥明康德自A股上市來第一次觸及跌停,一天蒸發市值257億元。凱萊英(002821.SZ)、泰格醫藥(300347.SZ03347.HK)等CRO企業股價也大跌。近兩日股價略有回調,但仍在低位徘徊。

 

一葉落,可知天下秋。

 

02

最值錢的甚至不是藥品本身

 

令人玩味的是,比起10年前CRO概念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如今的入局者恐怕更講不清CRO到底是什么。

 

從字面翻譯,CRO是指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機構。最初,中國的CRO主要是服務臨床研究,包括設計方案、聯絡醫院、統計數據之類;后來逐步拓展到化合物生產、篩選以及制藥行業全過程。

 

總之,將科學家研究的化合物最終做成藥品,是CRO公司的價值所在。

 

在國外,藥物研發有所謂的“VIC模式”,即風險投資、知識產權、CRO三者結合,共同開發藥物。

 

開發者以自有品種融資,交給CRO做后續開發,成為藥品上市許可人(MAH)后,委托生產企業進行藥品生產,然后交由專業的藥品銷售公司賣出。

 

VIC模式下,研發公司的確只要幾個人就行,這也是近年國外藥物研發的主流模式。不用受制于大企業的效率弊病,科研小團隊能夠兵貴神速,出奇制勝。

 

 

 

但在國內,“VIC模式”已經異化成了“VC模式”,藥明康德這樣的公司實際上承擔了輸出知識產權的工作。

 

接到那位地產老板的要求后,藥明康德負責在上萬個化合物資料庫里挑選一種。挑完后,對其進行“定制化”開發,并冠以高深的醫學詞匯對產品功能定性,一切就準備就緒。

 

至于這個品種的機理是什么?對應什么靶點?能治什么病?反而是后話了。

 

這樣開發出的品種,瞄準的一般都是全世界都治不好的病。因此,療效衡量標準也很微妙,因為沒有成熟的治療藥物可以做比較。

 

行話就是:只要是個全新的“靶點”,每往前邁一步都是“創新”。

 

真正的醫藥創新,追求的是“同類第一”,至少也要是“me too, me better”,力爭療效更好。

 

但現實中,很多同質化品種其實都出自CRO之手,根本不可能實現每一個都better但只要“地產老板”們的需求來了,化合物仍會一個接一個地從庫里被挑出來……

 

藥明康德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的分子數近 1000 個,服務全球客戶超過3900個。

 

按藥明康德披露的數據,全球小型制藥公司占制藥公司總數的 76.8%。可以推算,3900個客戶里,有接近3000個小型企業,其中一部分企業的“研發模式”從頭到尾都離不開藥明康德。

 

以行業里最熱門的PD-1來說,健識局初步統計,國內最多時有85PD-1品種同時在研,其中既有“海歸”組建的創業公司,也有做中藥注射液的譽衡藥業、做雙黃連口服液的眾生藥業。

 

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只因為從技術角度而言,PD-1不難做。有業內人士指出:“只要是PD-1這個靶點,各類產品的實際療效其實都差不多,有效率30%左右,沒有太明顯的區別。所以才有那么多企業去做。”

 

譽衡藥業PD-1產品、眾生藥業的PD-1小分子抑制劑,正是藥明康德力推的產物。

 

“地產老板”們也很明白:藥品有沒有效不重要,最值錢的也不是藥品本身,而是“創新”兩個字。只要有“創新”,就很容易圈錢上市、套現走人。

 

 

 

03

CRO在中國起死回生

 

2013年,第一次接觸百濟神州后,高瓴資本的張磊才意識到藥明康德的價值。

 

在絕大多數人根本看不懂的前沿生物醫藥企業背后,還有這樣專門提供研發上市一條龍服務的公司,這顯然是在大家搶挖金礦時賣水的那個人。

 

張磊或許不懂生物,但他清楚賣水掙錢。2015年,高瓴參與了藥明康德從紐交所的私有化。

 

如果真想做“時間的朋友”,張磊就不該那么晚才拉一把藥明康德。2010年,李革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才是張磊最佳的出手時機。

 

2000年,在美國CRO公司Pharmacopeia工作了7年的李革回國,他那時的想法很簡單:中國大學生人力成本低,只有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稍加培訓,從事基礎的藥物前體開發非常合適。

 

李革沒有選上海作為起點,而是“小上海”無錫,追求的是成本更低——直到今天,獵聘網上,藥明康德設在上海的助理研究員崗位,要求有機化學或藥學及相關專業本科學位,起薪:4000元。

 

用中國的人才,替跨國藥企做事,這是藥明康德的最初業務,也因此有“制藥界富士康”的外號。4000元起薪的研究員們把化學試劑滴入一排排容器、做記錄、繼續滴、繼續記錄,周而復始。

 

 

 

李革更愿意把這種流水線生產稱為“創造”,因為員工手里的可能就是10年后的“重磅藥物”,彼時,藥明康德能掙到的只有開發費用,就像當年富士康一臺iPhone6只能賺25元人民幣一樣。

 

長期以來,跨國藥企是醫藥行業研發的主力軍,這種形勢直到2008年之前都沒什么變化。但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舊格局被打破,醫藥行業的重心也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整日浸泡在“春江水”中,藥明康德是最先知曉冷暖的那只“鴨”。2009年初,好多提前拿到藥明康德offer的大學生驚奇地發現:他們有的收到了一份“延期入職”通知,有的拿到了降薪通知,還有的直接被“無條件解約”。

 

此事在藥明康德設立基地的上海、江蘇、天津等地迅速發酵,學生們討說法的新聞登上了2009414日的《中國青年報》。

 

當時,藥明康德的主要客戶是世界TOP20的制藥巨頭。金融危機之下,外資藥企縮減了研發投入,靠既有產品回籠利潤。禍不單行的是,藥明康德在20081月時收購了美國艾普科技實驗室。

 

一進一出之間,壓力巨大,李革不得不大幅削減國內成本。最難的時候,2010年,藥明康德計劃作價16億美元,賣給美國查爾斯河實驗室。然而,買方的三大股東認為這筆收購將引發投資風險,最終未能成交。

 

但李革有他的幸運: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迅速復蘇,并駛入了快車道。科學家紛紛回國,各路資本也開始涌入中國。有了先進技術和雄厚資本,國內生物醫藥產業一觸即發。

 

 

 

從當下叱咤風云的一批創新藥企的創立時間,就能感受到當年的風潮:百濟神州創立于2010年;君實生物創立于2012年;信達生物成立于2011年;華領醫藥成立于2011年;康方生物創立于2012年……

 

藥明康德抓住了這一波機會,迅速把重心從外企轉到國內,自此甩脫了賣身的命運。

 

04

瘋狂的估值體系

 

今年夏天,上海阿姨商太太接到一個特別的電話。家底殷實的她接過很多理財產品推銷,這次卻不太一樣。

 

電話掛斷后,一份“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業計劃書”就發到了這位上海阿姨的微信上。計劃書顯示,xx生物創始團隊星光熠熠,包括曾經的納斯達克公司聯合創始人、曾經的賽諾菲首席科學家、曾經的藥明康德研發總監、耶魯大學教授……研究領域是一個叫“Nrf2”的靶點。

 

阿姨和你我一樣,都不知道Nrf2是什么,但計劃書里說了,這個靶點與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腦卒中、多元性硬化癥等聯系緊密,該公司有望全面攻克這些老年病。

 

接到電話時,這家公司成立剛半年,計劃書里估值已1億元。“現在對外開放最多15%的股份,也就是1500萬元,每份100萬元,先到先得,太太您要抓緊啊!”

 

對只有“一個半人”的創新藥企而言,要想實現資本價值,藥明康德等CRO公司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對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說,這些創新藥品無疑是陌生的;對監管部門來說,這些瞄準世界醫療難題的品種也是陌生的;對于擅長財務分析的專業投資機構,這樣的公司更是陌生的——根本就沒有利潤和現金流。

 

為了更像那么回事,這些創新藥企一般都會背靠一個強大的初創團隊,基本都是在外資藥企有多年經驗的老將。他們具體是否從事過相關藥物開發、是否握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無人真正在意。

 

CRO公司就這樣批量制造著“創新藥企”,不再滿足于實驗室流水線掙取的那點開發費用,而是一種利潤更高的“流水線”模式:研發、包裝、上市、分錢,再包裝一個、上市、分錢……

 

 

 

在藥明康德財報中,公開投資標的只有5個:愛康國賓、錦欣生殖、華領醫藥、Genensis公司、天演藥業。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藥明康德牽頭成立了一個醫藥投資基金:WuXi Healthcare Ventures II L.P.,并吸納了譽衡藥業、羅欣藥業等作為合伙人,大筆投資與自我業務緊密關聯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

 

以港股上市的基石藥業為例,藥明康德實控的這家投資基金就是基石的最大股東,占股28.47%。這家基金在更多小微生物醫藥企業中的占股比例則無法統計。

 

藥明康德2019年年報顯示,WuXi Healthcare Ventures II L.P.為藥明康德實現投資收益1.12億元,在藥明康德全年凈利潤中貢獻了6%的占比。

 

也就是說,想要實現更多的投資收益,需要這些小微創新藥企不斷獲得融資、最終上市。故事又回到了一開始——比起艱深的生物醫藥知識,手握熱錢的投資人更能看懂的是“創新”二字,和“創新”產品的數量。

 

現實是,對小微企業來說,僅靠自身研發能力,要想實現多靶點、多個治療領域的同時突破,沒幾家初創企業有這個實力。或者說,即使有了CRO公司的助力,也很難在短時間獲得突破。

 

但只要換個小目標,如果只是對外營造出“雄厚研發實力”的感覺,則是CRO公司的強項。

 

曾幾何時,藥品研發團隊是蘋果公司,而CRO公司是只掙開發費的“制藥界富士康”。如今,CRO派了自家員工進駐到蘋果,共同設計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蘋果芯片,最終,一同歡歡喜喜扎進蘋果股票滿滿的分紅池里。

 

有生物醫藥企業人士向健識局感慨,在美國,對未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進行估值,參考的是其進入三期臨床的品種。因為只有到這個階段,才有較高可能性最終上市、實現收益。“而在中國,大批研發管線中‘臨床前’的藥物也都能給估值,十分混亂。”

 

05

擊鼓傳花,哪天事發

 

沒上臨床的藥物都能夠有估值,這樣的血腥味無疑大大吸引了創業者。目前在國內,一大批登陸A股和港股的生物醫藥企業,其研發管線中大量都是“臨床前”品種,甚至有的品種從公司上市至今就一直停留在“臨床前”。

 

 

 

這些只存在于招股說明書里的“創新藥”,成為了國內“創新藥大潮”中的明星代表。只要一個編號和一個大致治療方向,往往就能撐起幾十億元的市值。在這背后,CRO公司功不可沒。

 

在信達生物、華領醫藥、基石藥業的宣傳資料里,經常能看到藥明康德的身影,或是合作,或是參股。大量創新藥企業憑借一個品種登陸資本市場之后,后面的工作就又交給了藥明康德。

 

有了強烈的市場需求,就會形成江湖。店大欺客的事情,在這個行業也不會少。日前就有行業人士公開撰文指出,CRO公司在與藥品所有者處理關系時,往往存在各種齟齬:

 

有的是CRO收錢不做事;有的是開發到一半發現藥品有價值,CRO想占為己有;有的是定制開發一款熱門產品,交給多家小企業套取股權;還有一些是CRO內部開發者帶著半成品離開,自己創業。

 

健識局就這些行業“潛規則”向藥明康德求證,至截稿時未收到回復。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個擊鼓傳花的鏈條上,各方參與者都在精心呵護,只要能順利傳到投資者、患者手上,鼓聲戛然終止。

 

世事總會變化。外有醫保談判的價格壓力、醫療反腐的政策壓力,內有估值過高的資本壓力、靶點開發難度加大的技術壓力,生物醫藥行業能否還有下一個“黃金十年”,誰也沒有把握。

 

至于CRO和下游那些“創新藥企”,不知誰會先捅破那層薄紙。

 

文章來源于健識局 ,作者賈亭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