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為軍事訓練提供更加豐富的訓練內容、更加多樣的訓練對象和更加廣闊的訓練領域的同時,也為軍事訓練提供了更加豐富且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世界各國軍隊充分利用當代科技成果,大力發展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等先進訓練手段和方法,發揮科學技術對軍事訓練的引領作用。
分布式虛擬訓練應對疫情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給各國軍隊開展軍事訓練帶來了極大挑戰。網絡和空間領域的一體化發展,以及人工智能在軍事平臺和系統中的深度應用,大力推動了軍隊在虛擬和構造性環境中進行試驗和訓練。美軍分布式虛擬訓練成為應對當前疫情挑戰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這種訓練手段依靠分布式任務作戰網絡系統,將位于世界各地的模擬平臺甚至潛在盟友進行連接,使諸多任務領域的人員都可以根據需要使用虛擬應用程序開展訓練,參訓人員可以在任務部隊、軍事基地、海外部署點等地,進行單兵訓練和集體技能訓練,這樣既可以滿足當前形勢需要,也能創建美軍未來訓練需求的支撐架構。
單兵訓練可以借助桌面課堂組織實施,從“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到“海神”反潛巡邏機的駕駛、武器操作、戰術運用等,桌面訓練應用程序不僅能提高參訓人員的熟練度、準確度,還能為其提供科學化、精細化的指導,幫助參訓人員提升戰場適應能力。集體訓練的虛擬解決方案將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與商業供應系統相結合,開發先進的模擬器材,用于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的訓練。《虛擬空間戰場3》是一款多人操作的戰場虛擬仿真系統,用戶可以針對班組、排級、連級等集體作戰任務進行訓練,還可以根據虛擬和不斷變化的領域,映射當前或未來的作戰環境。
“統一世界地形”構建全球3D戰場
美軍綜合訓練環境跨職能團隊正在開發一款名為“統一世界地形(OWT)”的訓練系統,這是一項全球性的3D地形庫,目標是打造一個足夠逼真的高分辨率虛擬世界,將實兵、虛擬地形、建構性訓練和推演環境有效融合起來,以便部隊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身臨其境開展訓練,改善受訓部隊的戰備狀態,為全球作戰做好準備。通過使用“統一世界地形”訓練系統,受訓者可以訪問全球任何已經映射的環境,如果地形不在其數據庫中,還可以使用無人機或者商用衛星自行獲取地形數據信息,并在72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內錄入系統展開訓練。目前,美國陸軍正在使用無人機和衛星圖像捕獲綜合訓練環境的高分辨率地形素材,并將其與商業市場的圖像進行融合。
“統一世界地形”系統可與陸軍的集成視覺增強系統進行互操作,地形也可以集成到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綜合訓練環境跨職能團隊還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來創建場景,訓練士兵克服復雜問題的能力。近期,綜合訓練環境跨職能團隊啟動了一個新的獨立網絡,作為該系統網絡集成試驗的一部分,以確保仿真的可靠性,并在堪薩斯州的賴利堡基地進行了測試。綜合訓練環境跨職能團隊也正在與陸軍首席信息官合作,以升級綜合訓練環境基礎設施,并考慮建立5G無線網絡連接。
作戰實驗成為未來作戰的“預演”
作戰實驗的目的既是為了開發作戰概念、評估作戰方案、分析戰略問題,同時也能夠很好地組織模擬訓練。美俄等國認為,作戰實驗不僅是連接前沿作戰概念與戰斗力的橋梁,更是訓練部隊的有效手段,可以讓受訓者在人工合成環境下進行戰爭“預實踐”。傳統意義上的作戰實驗室是由指揮員和參謀人員在室內進行方案推演、兵棋對弈及仿真模擬,體現的是博弈性、研究性和論證性,但是由于與實兵實裝實操相結合不夠充分,實驗數據缺乏來源等因素,導致實驗結論得不到充分認可。現代作戰實驗室已不局限于在室內進行推演,而是著眼于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采取人在回路、虛實結合的方式,通過實際兵力和虛擬兵力在多維空間的平行運轉,對作戰行動進行“檢驗式預演”,通過模擬訓練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
在組織大型作戰實驗活動中,參訓者可以借助對賽博空間的深度開發,研究建立人工作戰實驗系統與實際作戰系統交互的平行實驗。人工實驗系統利用知識、技能、經驗、感知、數據和模型驅動的作用,采用嵌入、實時、伴生的仿真實驗手段,提供作戰過程的可視化、數字化、具體化描述,記錄并評估實際作戰系統的運行效能及各種狀態,并可將實際作戰系統導向預期目標;實際作戰系統通過在既定條件下的實兵實彈演練活動,獲取和積累人員、裝備等現實數據,驗證人工實驗系統的仿真結果和評估結論。平行實驗方法,特別是人工作戰實驗系統的引入,開啟了不同軍種、不同分域行動之間的合作通道,使訓練更為科學、全面和高效。
模擬技術提升裝備保障訓練效能
裝備保障是實戰化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美俄等國軍隊在長期的實戰化訓練實踐與探索中,采用前沿科技提升裝備保障效能,升級現行裝備發揮最大效能,巧用模擬技術減少裝備損耗,積累了較為成熟的裝備保障實戰化訓練的方法路子。當前,基于虛擬現實的模擬訓練,能使參訓者在虛擬環境中提前熟悉裝備保障的程序、內容以及方法,受到很多國家軍隊的追捧。美國空軍讓裝備維修和保障人員使用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虛擬環境安全維修訓練系統”來訓練相關科目,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訓練準備時間,使訓練周期縮短了3/4,極大地提升了裝備保障訓練效率。
依托高度仿真的基地進行極限條件下的裝備保障訓練也成為當今世界各國軍隊采取的訓練方式之一。為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作戰行動,針對不同的氣候、地形、任務等,建成了諸如寒區作戰、城市作戰、海島作戰等訓練基地。如在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軍曾選用大量專業人才在訓練基地建造模擬城鎮,并開展沙漠地區戰場裝備搶修、人員搶救、物資補給等訓練活動,使部隊較早地熟悉了在伊拉克地區的保障特點。俄軍也有依托仿真基地進行訓練的先例,俄格沖突爆發之前,俄軍就組織了反恐聯合軍演,針對格魯吉亞的地域特點和軍隊裝備保障能力開展針對性訓練,演習后期,參演部隊快速集結并投入戰斗。
文章來源于光明軍事 ,作者趙林 孫焰 陳燦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