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2021年6月1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文章,題目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收窄,但貿易緊張局勢或持續》。文章認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在明顯收窄,是目前美國對外貿易中的一個亮點。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期間,發動了對中國的貿易戰,目的是解決“貿易逆差”、“知識產權保護”和“結構性改革”等三方面的問題,所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主要涵蓋“貿易逆差”問題,中方承諾增加購買美國商品,但沒有觸及關稅是否取消問題。
拜登接任美國總統后,中方要求取消加征的關稅,拜登沒有同意,只同意對《協議》進行復查。新任“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上任后,立即開始復查《協議》的執行情況,并且和劉鶴通了電話。她說,短期內不會取消關稅,但是對談判持開放態度。
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統計,2020年中國依據《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采購的美國商品總額為937億美元,遠低于其1,590億美元的承諾目標。中國官員稱,采購承諾未達標的原因在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出貨放緩。5月13日《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題目是《美國關稅導致從中國的進口急劇下降》。
根據5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美國對華商品出口增長17.1%,至1,246億美元;進口下降3.6%,至4,354億美元。商品貿易逆差收窄為3108億美元,與2018年高達418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相比,減少了近1000億美元。
但是2020年美國的總體貿易逆差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擴大17.7%,至6,787億美元,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這說明,美國減少了從中國的進口,卻增加了從其他國家的進口,過去美國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中國,現在來自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只占約1/3。
在減少購買中國商品的項目中,減少最多的10類商品是通訊設備、電腦配件、手機、家具、棉織品、電視、汽車配件、半導體、鞋子和電氣設備等。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指出,特朗普的關稅只達到了減少對中國商品的購買,縮小了與中國的貿易逆差,但是并沒有達到“制造業回歸美國”的目的。制造商為了規避美國的關稅,把制造過程從中國搬到了其他國家,使美國增加了對其他國家的購買,其中獲益最大的是越南。在美國的供應鏈中,越南已經上升到第6位。
上星期《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指出,拜登上臺后,著眼于緩和與歐洲的貿易關系,但是對緩和與中國的貿易關系卻胃口欠佳。美國不肯取消關稅,中國也不肯取消政府補貼,看來美中貿易關系將繼續緊張。
戴琪表示,美國不怕競爭,但是競爭必須是公平的,如果中國不遵守國際規則或慣例,美國必須堅決采取創造性措施來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并加強自己的能力和伙伴關系。
(作者系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來源:“老夫子雜貨鋪”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ksliu | 中美貿易戰階段性評估:美國貿易逆差“按下葫蘆浮起瓢”
2021-06-02剛剛,美國亞馬遜疑下架全部中國棉制品!中國商戶遭新型貿易戰圍剿
2021-03-28?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