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百年探索,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開辟出一條與資本主義工業化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現代化道路。中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是人類文明史上極其壯麗、極其精彩、極其富有成就的一段不平凡歷史。習近平在闡述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重大意義時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這一百年來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必將載入中華民族發展史冊、人類文明發展史冊!"習近平這里所說的"卓越貢獻"具有深刻的科學內容,表明在百年的奮進和斗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既推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又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既取得了彪炳史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又創造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態、新方式,并在強大自我革命能力的基礎上把自己建成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使人類的生存文明和發展文明呈現出新景象,出現了新飛躍。
一、在百年奮斗中,中國共產黨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重新帶入人類文明發展的正軌,厚筑了人類文明發展的中華民族基礎
孕育了中國共產黨的中華民族擁有世界上最燦爛的文明和最厚重的文化。在5000多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使人類農業文明達到了巔峰,不僅呈現出它在農業文明階段的最高歷史成就,而且在廣度和深度上推動并長期引領人類文明的發展,在多個方面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毛澤東在回溯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時曾經驕傲地說:“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這鮮明地反映出中華民族對自己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卓越貢獻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近代以來,在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向近代工業文明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及其與中國封建主義的勾結所形成的政治壓迫、經濟剝奪和文化侵蝕,使中國這樣一個曾經長期占據過人類文明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國家被迫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陷入長期的貧困和落后,喪失了發展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成為西方資本增值和資本價值實現的空間。與歐洲資產階級推動資本主義興起時所具有的革命意義不同,“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帝國主義列強的目的和這相反,它們是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意味著中國脫離了人類文明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正常軌道,成為人類工業文明進程中的邊緣化國家。同時,由于西方國家的利益角逐使“一個貧困、落后的中國又成為世界不安定的思想因素之一”。在光復舊物中振興中華,重新恢復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應有地位,就成為近代以來一代代先進的中國人為之前赴后繼奮斗的目標,也只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能夠激起中華民族的強烈共識,成為近代中國無論什么樣的政治力量、什么樣的政黨、什么樣的政治主張都必須要面對和回答的歷史課題。1945年,毛澤東在七大上闡述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意義時說∶“一九二一年產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就改變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就改變了方向。我們共產黨是中國歷史上的任何其他政黨都比不上的,它最有覺悟,最有預見,能夠看清前途”,中國共產黨誕生后,在領導人民百年奮進中,源源不斷地把自身的思想先進性和歷史進步性轉化為推動民族解放的強大力量,領導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發展成為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并推動中國快速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制度轉型,奠定了當代中國一切進步和發展的基石,在新的制度基礎上使中華民族重新步入人類文明發展的正軌。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以巨大發展成就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的文明化,也不斷厚筑著人類文明的中華民族基礎。這集中表現在4個基本方面∶一是中華民族從被壓迫、被剝削、被抑制中解放出來本身就是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國問題本身就是人類問題,中華民族的解放和自由是近代以來人類文明發展中最大的成果。二是在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斗爭的過程中,中華民族與世界上先進力量積極合作,成功抵御了法西斯主義對人類的破壞,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三是中華民族的解放道路對與中國國情類似的國家給予了強大的發展道路借鑒和精神鼓舞。在中國革命勝利的影響和感召下,世界上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獲得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極大地增強了人類文明發展中的正義力量與和平力量,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多樣化發展。四是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并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的偉大飛躍。“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中國共產黨書寫出中華民族發展的新面貌,也書寫出人類文明史上中華民族的新篇章,使人類文明具有越來越多、越來越鮮明的中華民族元素。1935年12月,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全面侵略和變中國為日本殖民地的企圖,毛澤東就指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己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的奮進和斗爭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這既是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中華民族的能力,也是中華民族通過中國共產黨體現出來的人類能力。
二、在百年探索中,中國共產黨開辟出一條全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使人類的現代化具有了新的成功方案
人類進入16世紀后,在西方思想革命、科技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所形成的強大力量推動下,西方國家開始率先以工業化的發展面貌崛起,成長為工業化的民族并上升成為世界的支配性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談到這一點時說:"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民族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西方走上了一條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獲得巨大發展,但也導致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礎上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一方面,西方國家在國內資本積累基礎上形成了財富和貧困的嚴重兩極對立;另一方面,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世界擴張制造了巨大的人類災難,導致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同時人類面對的經濟危機、生態危機、政治危機、全球治理危機越來越嚴重,拷問著人類生存文明的底線。
作為資本主義的替代者和超越者,社會主義從出現的一開始就必然承擔著探索人類社會全新的現代化道路的新使命。十月革命后,列寧針對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任務問題指出:"既然建立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們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達到這個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農政權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趕上別國人民呢?"這是落后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發展的一個新的大思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的探索中,基于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視角,堅持把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從侵略者、地主、買辦手下解放農民,建立近代工業社會。”“現在的農村是暫時的根據地,不是也不能是整個中國民主社會的主要基礎。由農業基礎到工業基礎,正是我們革命的任務。"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政治基礎和制度基礎上把國家現代化作為領導人民奮斗的中心任務。1956年11月,毛澤東從中華民族發展的大歷史觀出發指出:"事物總是發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更要大變。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中國應當這樣。"此后,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發展階段,把“中國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始終都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過程中的最大政治。中國共產黨在對中國現代化的百年探索中取得了重大歷史成就:經濟上,中國快速成長為一個新型的工業化國家,從“一窮二白”成長為并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政治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真實的民主、自由權利得到充分保障;社會上,形成了發展與共同富裕的有機統一和良性互動,從根本上消除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絕對貧困,實現了全面小康的社會發展目標;文化上,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不斷擴大,文化創造力得到充分調動,進入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新時期,人們的精神境界和價值涵養與經濟社會呈現正比例發展,以中國特有的文化生產方式破解了困擾人類的經濟與道德、現代化與倫理的發展困境;生態上,把生態建設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始終,使人與自然不斷實現和諧共生,現代化進程中的生態價值尺度有效彰顯,也使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保護人類綠色家園的能力得到極大增強。站在人類史的高度來看,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那樣,“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當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是走社會主義道路成功建成現代化強國時,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中國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歷史意義。”這意味著,經過百年探索,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開辟出一條與資本主義工業化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現代化道路。正是由于這一道路的形成和在這一道路基礎上取得現代化的重大歷史成就,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敢于向世界明確宣示,中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中國成就、中國經驗和中國道路的強烈吸引和示范下,“廣大發展中國家對中國投以羨慕的目光,紛紛表示要向中國學習治國理政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我們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為科學社會主義新發展作出更大歷史貢獻”。
三、在百年追求中,中國共產黨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創造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型樣態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基礎上,把中華民族這一歷史創新和實踐創造精神不斷發展到以推動構建人類文明新型樣態為追求的新的時代高度。中國共產黨在自己的百年歷史上一直堅持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統一,即便是在處境艱難、發展弱小的時候,都始終懷著為人類做出更多貢獻的情懷,不懈地為世界的和平和正義而斗爭。還在革命階段中的延安時期,黨領導的陜甘寧邊區對世界上進步的人們已經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一大批進步的國際友人紛紛奔赴延安,在中國的民族解放斗爭中從事著推動人類解放和賡續人類文明的偉大工作,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統一論者的人類情懷。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更是在新的條件下把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執政目標。新中國成立不久,毛澤東就明確地說:“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多次強調了要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問題,指出:“中國應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在古代我們做得不錯,對人類有突出的貢獻。但自一八四O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我們落后了近一百五十年,這一段對人類的貢獻較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習近平進一步升華了中國共產黨對人類做出更多貢獻的一貫主張,把為世界謀和平與發展或者說為世界謀大同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倡議和方案主張,指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發展愿景為主要內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和方案的提出,在科學回答了人類往哪里去這一時代之問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共產黨歷史活動所具有的人類史意義。在百年歷史上,中國共產黨先后開辟了3條道路,即中國特色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這3條道路的形成過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在發展中取得了具有人類歷史意義的重大發展成就的過程。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說:“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見的”。80年后,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指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從一個“世界所少見”到兩個“世所罕見”的發展飛躍,生動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并在人類歷史的發展圖景中呈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具有的人類實踐的本質力量。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在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時就說:“就是到五十年后像個樣子了,也要和現在一樣謙虛。如果到那時候驕傲了,看人家不起,那就不好。一百年也不要驕傲。永遠不要翹尾巴”。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重大發展成就,并不是中國用來向其他國家和民族炫耀的,中國所致力的是面向人類發展貢獻的一種全新的文明形態和發展形態。“歷史總是按自己的邏輯向前演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會主義沒有滅亡,也不會滅亡,而且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一種“人類文明新形態”所蘊含的人類新的文明發展方式,使社會主義在中國不斷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活力,也使社會主義的時代吸引力越來越強烈,使世界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兩種制度在比較和較量中開始發生了有利于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深刻轉變。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主席團前主席拉伊夫·迪茲達雷維奇在評價中國的發展時說:“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所走的道路,我們所尋求的社會主義重生或者復興,都要求我們打破觀念和思維的禁錮,不斷革新,并且具有求索真理的勇氣。中國在此方面作出了表率。在我看來,通過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觀念和思維,對中國發展奇跡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中國給世界樹立了榜樣,以自身的努力和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力,為現在以及將來的社會主義新問題提供了參考答案”。作為人類史上的一種全新文明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一系列全新的發展特征: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和平發展的文明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和平的環境中而不是在對其他國家侵略和掠奪中發展起來的。實踐已經充分表明,“中國把自己的發展看作是對人類貢獻的問題,是保證世界和平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每發展一步,人類發展的和平基礎就能夠厚實一些,第一次在人類史上譜寫出在和平中發展、通過發展實現更有保障的、和平的文明發展形態。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依靠創新形成發展動力的文明形態。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和基本制度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通過引領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并推動著民族的復興,第一次在人類史上形成了通過創新特別是制度創新實現發展新形態的人類文明。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共享性的文明形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始終貫穿著鮮明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主線,把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發展的首要目標,作為關系黨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中國在實現發展的同時沒有出現西方式的結構性貧富兩極分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出現并不斷被滿足,第一次在人類史上實現了人民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同一性的高度融合。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形態。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中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文明中人與自然之間新陳代謝關系的斷裂。由此,探索擺脫這種斷裂狀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就成為一代代馬克思主義者的歷史追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形成發展過程中,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社會主義建設戰略布局和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引領下,以“人不負青山、青山必不負人”的實踐自覺,開創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第一次在人類史上開創出具有鮮明生態文明特征的全新的經濟發展方式。
四、在百年錘煉中,中國共產黨以強大的自我革命能力,把自身建設成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
中國共產黨在百年的歷史中能夠對人類文明做出重大的創造性貢獻,從而能夠塑造這100年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顯著地位,源于對自身性質和初心、使命的堅守以及在這種堅守中錘煉出來的以自我革命推動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社會革命的能力。經過百年錘煉,中國共產黨從一個最初只有53名黨員、四處被鎮壓的黨成長為一個擁有9100多萬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在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革命黨。“這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是人類自從出現政黨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政黨發展奇跡。一些西方有影響的學者在分析美國政黨政治時已經看到,“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已大幅下降”“美國人無可救藥地在一系列問題上陷入撕裂,而且裂痕在不斷擴大。民主黨和共和黨曾經有一些共識,但現在幾乎沒有了。兩極分化已經達到令治理癱瘓的地步。美國人現在甚至在問,美式民主能否存續”。在西方國家的政黨陷入狹隘的黨派集團利益置人民利益、人類利益于不顧,不斷用新的政治實踐證實《共產黨宣言》所說的“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觀點的真理性的同時,中國共產黨則鮮明地呈現出心懷人類、在思考人類命運中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砥礪前進、朝氣蓬勃的政黨形象。“現在,世人驚嘆中國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步伐之快,驚嘆中國社會面貌變化之大,要看到在這些發展變化背后是我們黨永不自滿、永不懈怠的品格,是我們黨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精神”。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既是在民族國家范圍內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大同不懈奮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其本身又是推動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視野來看,“無產階級和其他階級的區別就在于,它不拘泥于歷史的個別事件,并不單純是受它們所驅使的,而是自己就構成了推動力量的本質,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核心起決定性的影響”。中國共產黨能夠成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能夠彰顯出以推動人類解放和人類文明重塑為核心目標的強烈的使命型政黨的成長邏輯和價值邏輯,正是源于中國共產黨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形成的以明確階級意識和人類意識為目標的、強大的、自我革命的能力,即長期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作風和制度上實現革命性鍛造,把革命黨和執政黨融為一體的能力。這種能力首先是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下形成的。馬克思主義是以人類解放和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追求的理論學說,這客觀上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立足國家民族利益的同時,又能形成超越國家民族利益、推動實現人類共同利益的寬廣眼界和科學思維。無產階級政黨在“任何時候都不應失掉作為斗爭著的無產階級的指路明燈的意義”。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推動著中國共產黨不斷在世界歷史的層面展現出無產階級的“變成為意識的對階級歷史地位的感覺”所形成的階級意識,以及根據這一意識來改造世界和推動人類新文明的構建。其次,這種能力是在中華文明的深刻涵養中形成的。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以天下安危為中心的人類哲學思維和責任倫理精神以及由此所決定的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并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上不斷于新的認識和實踐高度上被呈現出來。2017年12月,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我們也要通過推動中國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通過深化自身實踐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并同世界各國分享”。2019年3月,在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各國應該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積極做行動派、不做觀望者,共同努力把人類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2021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視頻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社會應該向何處去?我們應該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什么樣的未來?對這一重大命題,我們要從人類共同利益出發,以負責任態度作出明智選擇”。以中華文明為底蘊的優秀傳統文化在與無產階級精神的深刻結合中涵養著中國共產黨堅不可摧的人類情懷。依靠長期歷史中形成的自我革命能力和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發展的能力,百年歷史上中國共產黨馳而不息地思考和探索在壟斷資本支配下人類的前途命運,積極援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事業,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共同反對強權主義、霸權和欺凌政治,積極與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發展經驗,推動中國發展經驗的國際化,探索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的共生點。根據“一帶一路”的建設目標預期,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這樣,“一帶一路”將成為融合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的人類“減貧之路”和“增長之路”。同時,中國共產黨又多次奮力斗爭在人類發展的重大風險挑戰中,在危及人類生存的重大關鍵領域著力防范化解人類發展中的重大矛盾。比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從疫情發生到2020年9月,中國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宣布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從2020年3月15日至9月6日,我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只、防護服14億件、護目鏡2.3億個、呼吸機20.9萬臺、檢測試劑盒4.7億人份、紅外測溫儀8014萬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可以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范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充分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生動詮釋了為世界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德國學者埃貢·克倫茨在從世界歷史的大視角闡述新時代中國的意義時說:“承擔人類進步先驅角色的,18世紀是法國1789年的大革命,20世紀是俄國的十月革命,而21世紀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擔當。有如1917年列寧及其新國家的同志們所胸懷的雄心大志,21世紀中國的雄心大志,同樣意味著艱辛的先驅事業”。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能夠肩負起21世紀“艱辛的先驅事業”,其內在的動力和支撐則是中國共產黨把自我革命能力不斷轉化為推動人類的發展和人類發展能力提升的強烈而持久的使命意識和政治能力。
(作者系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原載《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4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