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10月10日10時,上映10天的電影《長津湖》總票房突破39億元,打破了25項影史紀錄。
在2021年國慶檔電影總票房中,《長津湖》占比高達7.3成,成了絕對的第一。
這和2020年推出的,名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實為詆毀抗美援朝戰爭、影射侮辱毛岸英等先烈的影片《金剛川》觀者寥寥、罵聲一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點擊可看:羅某平侵害英雄烈士名譽被立案,影射詆毀毛岸英的某編導能不能被追責?)
事實再一次說明,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長津湖之戰,證明了一個真理:有英雄的領袖,才有英雄的軍隊。
毛主席說:“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斗下去。”(《論聯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39頁)
志愿軍戰士宋阿毛遺書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
我愛親人,愛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在朝鮮戰場上,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厚達40cm的積雪、普遍零下25-30攝氏度個別地區達到零下40攝氏度的極其嚴寒的天氣、凍硬了的土豆和缺水的炒面、單薄的棉衣等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依靠鋼鐵般的意志,潛伏6晝夜,打贏了朝鮮戰場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長津湖之戰,成建制地殲滅了曾被美國總統親自授予“北極熊團”稱號的美軍步兵7師第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被擊斃,“北極熊團”團旗被志愿軍繳獲,后被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在長津湖電影上演的同時,在網上看了一部美國紀錄片《長津湖戰役》,美國士兵從頭到尾多次提到:“毛如何指揮,如何部署,“紅軍”戰斗意志如何堅強”等等。
看來,在美國士兵的心目中,毛主席是最厲害的軍事指揮家,毛主席是人民軍隊的鋼鐵靈魂。
長津湖之戰老兵中國人民志愿軍26軍77師231團一營二連戰士周全弟
中國的軍隊有三個冰雕連,美國的軍隊裝備那么好,在極寒的氣候條件下,美國紀錄片講述美軍也有幾百人被凍死。
長津湖之戰,毛主席的戰士擊斃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13000余人,不僅收復了朝鮮東北大片區域,還將東線聯合國軍打回三八線以南,徹底扭轉了朝鮮戰爭的走勢。
那是毛主席的戰士打的。
為誰而戰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
影片中宋時輪將軍說,“共產黨和毛主席剛剛給家鄉的鄉親分了土地,美帝國主義就要來奪回去……”
那是翻身農民的孩子、工農的子弟兵,為了保家衛國、保衛勝利果實,奮不顧身,義無反顧,以勇于犧牲、勇于勝利的精神打的!
影片中,第七穿插連指導員梅生說:“這一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下一代要打。”
可以說,沒有長津湖之戰,就沒有朝鮮戰爭的最后勝利,就沒有后來長達70年的和平年代。
那是一場毛主席英明決策部署的事關國運的立國之戰,那是一場用毛澤東思想塑魂的人民軍隊鐵的意志、血的犧牲換來的偉大勝利。
“我們是工農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斗,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干凈,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現在看《毛澤東年譜》和《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抗美援朝戰爭的關鍵決策和戰役部署,都是毛主席親自策劃和指揮的。
歷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什么時候聽毛主席的,革命就勝利,就發展;什么時候沒聽毛主席的,革命就失敗,就停滯。
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犧牲了。《長津湖》再現了這一歷史情境。人民在感嘆毛主席偉大的同時,也無不為之悲痛和惋惜。
但是,可能你不知道的是,在朝鮮戰場上,毛主席對美軍的轟炸和準備使用汽油彈早有察覺,并幾次電令志愿軍司令部注意防范。當時志愿軍司令部如果聽了毛主席的話,進行嚴密部署和防范,毛岸英或許是不會犧牲的。
1950年10月,中國出兵朝鮮,最大的劣勢是在空軍,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出兵前政治局通過了多次討論,并于1950年10月8日派周恩來、林彪代表中共中央去蘇聯,同斯大林商談抗美援朝和中國如果出兵,蘇聯給予軍事物資援助,特別是向志愿軍提供空軍掩護的問題。(《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一卷第208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下同)
1950年10月11日,斯大林、周恩來會談后聯名致電毛主席,說蘇聯空軍尚未準備好,需待兩個月或兩個半月后才能出動支援志愿軍的作戰。(《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一卷第211頁)
1950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討論中國出兵援朝問題。為了使朝鮮戰爭局勢起到對我有利的變化,與會者一致認為,即使蘇聯不出空軍支援,我們仍應出兵援朝不變。
中國人民志愿軍從1950年10月19日開始渡過鴨綠江,赴朝參戰。彭德懷帶上了毛岸英,奔赴朝鮮戰場。
毛主席對朝鮮戰場形勢進行了嚴密分析,接連發出多份電報進行打好志愿軍出國第一仗的部署。
在研究了美軍依靠空軍優勢進行轟炸的特點后,1950年10月21日凌晨4時,毛主席給彭德懷、鄧華發出了第一份要求他們構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司令部安全的電報。全文是:“彭鄧:(一)請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鏡三道交界之廟香山小白山等制高點,隔斷東西兩敵,勿讓敵人占去為要。(二)敵人測向頗準,請加注意。(三)熙川或其他適當地點應速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們司令部的安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第578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下同)
這是在告知彭德懷、鄧華,美軍的無線電子偵測方位技術先進,要防止暴露志愿軍司令部位置,并且要迅速在適當地點建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司令部安全。
在發出了一系列戰略戰役作戰部署電報后,1950年10月28日上午11時,毛主席再次給彭德懷鄧華發電報,要求他們“你們指揮所應速建堅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萬勿疏忽。”(《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第622頁)
毛主席以他偉大的軍事家特有的敏銳性,對志愿軍司令部的安全高度重視,再次提醒要立即修建堅固的防空洞,萬勿疏忽!
第三次,毛主席根據得到的情報分析,美軍可能會使用汽油彈,1950年11月24日22點半,再次致電彭德懷、鄧華、洪學智等,“……(三)請你們充分注意領導機關的安全,千萬不可大意。(四)此次戰役中敵人可能使用汽油彈,請你們研究對策。”(《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第685頁)
然而防空洞是修起來了,但是志愿軍司令部和作戰室等仍然在大榆洞地面的房子里工作,毛主席的三次電報,都沒有引起相關指揮員的高度重視。
對一個軍事指揮員來說,臨危不懼當然是優秀品質。但臨危不懼不等于說只要膽量大,就不要進行嚴密的安全防范。
1950年11月25日上午11時左右,三架美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大榆洞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洪學智副司令看了毛主席的電報后,引起了高度警覺,聽到飛機轟鳴聲,迅速沖進司令部,和警衛員一起架起了還不愿撤退的彭德懷,把他拖進了防空洞中。
頃刻之間,美軍投下了幾十個凝固汽油彈,熊熊燃燒的大火迅速吞噬了司令部和作戰室。留在作戰室的毛岸英、高瑞欣壯烈犧牲。
消息傳到北京。周總理一直把電報放了30多天,不忍心把這一噩耗告給毛主席。1951年元旦過后,1月2日,周總理選擇了一個適當的時間告知了毛主席。短短一份電報,毛主席看了很久很久。
然而,毛主席對志愿軍司令部和彭老總沒有半點的埋怨,只是說:“戰爭嘛,總要有傷亡。”“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毛主席雖然三次提醒志愿軍司令部,但這樣不幸的結果還是發生了。犧牲的是自己的兒子,毛主席終其一生,都沒有過半點的埋怨,其顯示出來的領袖人格是多么的崇高偉大。
1950年12月17日,毛主席致電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將軍:“九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在極困難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由于氣候寒冷、給養缺乏及戰斗激烈,減員達四萬人之多,中央對此極為懷念。”(《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一卷第262頁)
“在極其困難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這一句話,被電影《長津湖》用在了結尾部分,旗幟鮮明地昭示了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無數指戰員,在極端嚴寒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突破意志和身體的極限,英勇殺敵,以前赴后繼的犧牲換來了重大的勝利。
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駢闐。
今天,毛主席雖然離開我們已經45年多了,熱愛毛主席的人民依然在發自內心地呼喊:
毛主席萬歲!萬萬歲!
毛主席說:“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英烈不死!英魂永存!
文:冷觀 來源:百年夢圓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趙皓陽|從《長津湖》到《能文能武李延年》:我們需要怎樣的主旋律作品?
2021-11-29蕭武:《長津湖》背后的宋時輪指揮有問題,九兵團打仗不如四野部隊?
2021-10-19蕭武:《長津湖》為什么輸給了《李延年》?人海沖鋒可以有,但不能亂用
2021-10-1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