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香港特區,繼續有驚天的消息傳出,讓聽到的人無比震驚。
先來看一下香港特區昨天的疫情數據。單日新增14149例確診病例,新增246例死亡病例。
單日死亡人數,又超越200例了。雖然單日新增低了,可是這死亡數字卻顯然太高了。
現在呢,就來看香港特區昨天的奇葩事兒,那些讓人震驚的事兒。
首先呢,昨天有黃尸磚家開始新的表演,聲稱香港人接種內地疫苗和美國疫苗相比,接種內地疫苗的死亡數比美國疫苗高,所以港人要接種美國疫苗而不是內地疫苗。
黃尸磚家特意隱瞞的事實是,由于內地疫苗的安全性要遠高于美國疫苗,所以香港的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基本上接種的都是內地疫苗,接種美國疫苗的是少數。
而香港第五波疫情中死亡的患者中,老人占了大多數。
而美國人,在疫情中間已經死亡百萬了。如果美國疫苗好,美國人怎么會死了那么多呢?
所以,黃尸磚家這么比,顯然是在使壞。
其次呢,我們知道港府在今年的2月22日疫情大爆時,曾宣布在3月進行3次全民強制核酸檢測。然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直至現在3月下旬了,香港特區的都沒有動。
港府的那個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幾天前就開始炒作不再核酸檢測了。特別是前天,他居然還揚言開展核酸檢測可能會引爆香港第六波疫情。
昨天,這個禍害香港的磚家又雙叒叕發謬論了,聲稱核酸檢測只會浪費檢測費用200億元,結果會讓香港市民失望,要求港府慎重考慮。
是啊,這200億無港幣,可不如讓香港的那些醫療資本得到啊!而如果港府不進行全民檢測,這錢當然就進了醫療資本的腰包了。
不止要求香港拒絕全民檢測,袁國勇還放出另一狂言,要求香港開放邊境、恢復國際來往航班。
他的理由是“因為該社區的病例數量高于海外游客的進入。造成的風險根本微不足道。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再等下去了”。
意思是說,香港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感染、確診,比進入香港的外國人確診都多了,干脆完全放開,任由病毒擴散得了。
那么,對于袁國勇而言,新冠病毒在占領香港之后是不是就該攻陷深圳、攻陷全國了呢?
據公開的消息,中央援建香港特區目前有9個社區隔離設施,其中包括首個啟用的青衣方艙醫院。
青衣方艙醫院在啟用后長時間沒有入住患者,到特區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手之后,才開始大面積入住。
可是昨天卻傳來一個不可思議的消息,說是港府醫管局宣布,從昨天開始,中央援建的青衣方艙醫院,給私營醫療機構管理了。
這一消息,是由港府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宣布的,并稱之前派駐的醫管局人員會調派至其他設施進行抗疫工作。
劉家獻表示,青衣社區隔離設施一般每日有1名醫生及5名護士輪班工作。醫管局會與私人醫療機構商討,期望就不同社區隔離設施提供醫療支援服務,以騰空醫管局人手到醫院或亞博館等地方,照顧有需要的病人。
如果這代表著香港特區的私人醫療機構像公立醫院特別是內地援港醫護人員一樣,是義務的開展相關工作,那么這倒是好事兒。
可是如果不是呢?
畢竟,香港的私人醫療機構之前一是置身于抗疫之外,二是即使收治新冠患者,也收取高達每天十萬港幣的天價費用。
所以,這青衣方艙醫院移交給私營醫療機構是個什么意思呢?是參加抗疫、義務奉獻呢,還是要港府支付巨額費用呢?
再來看一條韜哥覺得簡直不可理喻的事兒。
據港媒報道,日前香港“菁英會”創會兼榮譽主席施榮忻撰文稱,香港抗疫黃金期已過,在注射疫苗進度理想,充分具備“群體免疫”的情況下,可考慮將香港推動為全國首個實行“與病毒共存”的試驗城市,把“將錯就錯”變成“將功補過”,在“動態清零”防疫策略外,為國家開放和通關另辟一套嶄新的抗疫防疫策略。
這是什么意思?是說港人的命不是命?還是給國家扣上一個拋棄香港的帽子呢?
如果因此而讓香港如西方一樣一直深陷疫情之中,經濟萎縮特別是死亡人數數萬之后,又該給國家扣上一個什么帽子呢?
無論會是什么帽子,這個建議的基本邏輯是全面向美西學習,全面“與病毒共存”。
只有如此,資本才能賺的盆滿缽滿。
再來看看與香港緊密相鄰的深圳,因香港拖累而爆發疫情的深圳,經過幾日自我封控之后,在昨天基本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了,深圳開始有序恢復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公交、地鐵也全面恢復運行了。
只要措施得力,疫情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被控制,然后就是生產生活全面恢復正常。
所以,是香港拖著讓疫情持續爆發所付出的代價大呢,還是深圳立即嚴格執行成功的防疫措施所付出的代價大呢?
現在,香港人與深圳人相比,是誰在享受真正的自由呢?
最后,韜哥的一個香港朋友在今天,到內地逃疫、隔離、觀察期滿了,將開始享受內地人民所享受的自由。
對于她而言,對國家充滿了感恩,更是親身體驗了什么叫做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作者:聞韜 來源:韜聞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驚了:建議把香港當與病毒共存實驗城市、青衣方艙交私人醫療管理
2022-03-21林愛玥:疫情海嘯,美國日增百萬,當初說“與病毒共存”的都去哪了?
2022-01-1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