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幾天前,彭博社的一則報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NIH)對44具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死者尸體進行了解剖后發現,新冠病毒在感染一個人后,可能會在其體內存留數個月之久,并擴散到包括在心臟和腦部的全身各個位置。
有科普博主將這項研究的內容做成了9分鐘的科普視頻:
沒有時間看完視頻的網友可以看一下筆者從中總結的幾個關鍵問題:
1、這44個解剖對象生前都感染過新冠病毒,但不一定死于新冠感染癥,且部分還只是無癥狀或者輕癥,其中一名從感染確診到去世過去了足足230天。
2、NIH的研究者在解剖對象去世24小時內對遺體的包括大腦在內的各個組織器官,都進行了取樣,量化檢測了各組織器官的病毒RNA水平及殘留RNA的復制能力。結果發現新冠病毒RNA廣泛分布于患者多個組織器官,在腦部的多個區域檢測出了駐留的RNA病毒,無癥狀及輕癥感染者同樣如此。
3、P42號解剖對象在感染230天之后,仍然在14個不同的身體組織器官檢測出了病毒RNA殘留,尤其是大腦里。
4、所有感染31天以上才死亡的解剖對象,都有多個器官檢測出病毒病毒RNA殘留,而這時他們的鼻咽拭子PCR檢測早已轉陰,甚至血漿里也沒發現病毒殘留。
5、所有感染31天以上才死亡的解剖對象,病毒殘留的共同器官就是大腦,尤其是小腦和腦干。
6、還有42.9%的感染31天以上才死亡的解剖對象,被檢測出了被證明病毒仍在復制的sgRNA。(此時他們的鼻咽拭子PCR檢測早已轉陰)
7、這44名解剖對象被醫學統計不一定死于新冠感染,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如P28號位輕癥,結果獨自在家時死于肺栓;P36是無癥狀感染者,結果死于急性腦缺血,而抗體檢測結果顯示早已全面轉陰,解剖結果卻顯示他的全身多個器官有大量病毒殘留且還在復制。
研究結果對真實的新冠死亡數字構成了質疑,而解剖發現這44位對象有39人都應該被判定為死于新冠感染,遠遠高于醫學統計認定的數字。
這名科普博主還介紹了另一個令人驚恐的案例:2021年2月14日至6月19日,幾內亞曾經爆發了一輪埃博拉疫情,測序結果顯示與七年前的埃博拉疫情完全一致,零號病人正是五年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康復者……
然后,筆者就在這名科普博主原發知乎的視頻后面看到了某些網友的評論:
對于這樣的觀點,筆者接下來慢慢討論。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項研究本身,研究結果看起來已經不僅僅是“含焦量爆表”,簡直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但也不必因此“恐慌”。
1、“復陽”會大面積發生嗎?
NIH的研究可能能夠提供“復陽”發生的原因和機理。即“轉陰”的“康復者”,哪怕只是輕癥及無癥狀,體內仍在有活病毒殘留,只是沒有被核酸及抗體檢測發現。只要有活病毒殘留潛伏,“復陽”只是時間問題,這也解釋了疫情在國外反復爆發的一個重要因素。
此前國外已經有大量“轉陰”者“復陽”的報道。但是考慮到疫情在全世界反復發生,有些“復陽”很可能是被二次感染,不過“復陽”的發生是不爭的事實。
國內也陸續零星地出現過此類病患:
上圖鄭州復陽者為肯尼亞入境,沈陽復陽者為韓國入境
不過,我們必須留意到一個事實,就是國內的這些“復陽”病例,絕大部分是境外輸入病例,他們是在國外感染,在國外治療轉陰后歸國,然后發生了“復陽”。
而NIH的研究所針對的對象是西方(具體就是美國)的新冠感染者。這里筆者并不是想去猜測人種或地域的因素導致“復陽”的發生,因為國內的這些“復陽”病例也是中國同胞,而且是回到中國“復陽”的。中國與美國最關鍵的差別就是對感染者治療手段的不同,那就是:只有在中國的新冠治療是中醫全面介入和主導的!
筆者提出這個觀點,并不是想說明經過中醫治療就一定不會“復陽”,但是僅從統計概率來講,就可以認定中醫治療有效地遏制了“復陽”的發生。零星的例外只能說明病患沒有經過有效的中醫治療,而不能反過來說明中醫也對“復陽”束手無策。
武漢這一個城市在2020年初曾經有五萬多人被確診感染,經中醫全面介入之后絕大部分被治愈。如果按照NIH的研究,那武漢早就存在“二次爆發”的可能;然而,這樣的狀況至今沒有在武漢發生,零星的病例也是跟境外輸入有關;武漢“清零”之后,全國其他地方出現的局部疫情反復也均是由境外輸入病例,而非本土“復陽”病例造成的。這就有力地說明,經過中醫的有效治療,并不會出現“復陽”在中國大面積發生的局面。
當然,筆者只能從實際結果和現象層面“拋磚引玉”,提醒大家關注這個問題,期待中醫工作者可以從專業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闡釋。
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在抗擊非典的戰役中創造了零死亡、零后遺癥、零復發的奇跡。中醫在應對病毒的方面,雖然沒有像現代醫學層面精確到確認具體的病毒種類,卻能夠對癥治療徹底解決問題。這門歷史悠久的醫學,卻在應對病毒感染者的“復陽”問題上有著高度的前瞻性,同樣具有前瞻性的還有應對感染者康復后的“后遺癥”問題。
2、“恐怖”的新冠后遺癥。
NIH針對44具感染者遺體解剖的研究結果雖然是令人震驚的,但研究結果卻并不意外。
早在兩個月前,《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公開(JAMA Network Open)》10月22日發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新冠感染者在感染的幾個月后出現了記憶問題,甚至“無法思考”。
美國疾控中心(CDC)的官方信息,感染新冠病毒的長期影響之一是出現“腦霧”。這一后遺癥在這幾個月的研究中反復出現,而在此之前,一項研究發現,高達84%的新冠感染者出現了神經癥狀、味覺或嗅覺喪失、癲癇發作、中風、意識喪失及意識混亂等新冠后遺癥。
也就是說兩個多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會存在嚴重的后遺癥,且是攻擊大腦。所以,最新公布的NIH的這項研究并非無的放矢,正是針對既有現象的病理證明。
此外,更早的研究顯示,新冠并發癥不僅傷害老年人,對年輕人的傷害遠比想象大,并非年輕人只是輕癥或無癥狀就沒多大傷害那么簡單。這些由新冠肺炎引起的并發癥包括腎臟、復雜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神經系統、胃腸道和全身并發癥,其中與腎臟相關的并發癥比例最高。這項研究的結論是英國愛丁堡大學的Thomas Drake團隊,針對超過7.3萬名新冠患者的觀察與分析得出的,研究成果于2021年7月被發表在了著名的《柳葉刀》雜志上。
針對新冠肺炎后遺癥的問題,中國一線抗疫的中醫工作者雖然沒有被給予“資格”去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論文,但卻是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這很大程度是得益于中醫抗擊非典的經驗。
中醫名將張忠德在2003年的時候也不幸感染非典,最終靠他的恩師鄧鐵濤團隊徹底治愈。很多人都擔心他后面會有肺纖維化以及股骨頭壞死的后遺癥,但是經過一個多月的中藥湯劑、食療及其他中醫輔助療法,完全得到了康復,沒有留下任何后遺癥。這才有了好的身體在過去兩年間馬不停歇地十次出征祖國的大江南北支援抗疫。
張伯禮等中醫抗疫功臣在抗疫戰斗之初就已經注意到新冠后遺癥的問題,并在患者康復過程中給予對癥治療。2021年3月初的兩會之際,張伯禮在接受央視連線的時候就結合統計數據指出,“中國病人的后遺癥出現概率和程度比國外輕得多”,當然張伯禮院士比較謙虛,他稱“原因還不得而知。也許是我們治療得早,也許是我們普遍使用中藥等”。
今年7月,張伯禮在接受長江日報采訪時就表示,“原來我認為輕癥治愈的人基本沒有后遺癥,但現在看還是有一些的。”中醫很早地就已經開始了針對患者的康復治療以消除后遺癥,“有些患者需要用一些西藥,或者一些灸法、貼敷或物理療法。但我開的更多的是中藥和中成藥,也讓患者配合一些像太極、八段錦這樣的體療,以及呼吸訓練。”
對于新冠肺炎在感染者腦部造成的“后遺癥”,中醫工作者也早有了自己的研究和應對。針對腦部后遺癥,中醫董洪濤指出:
一則,腦為髓海。
《內經》明言:“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顯然,以上這些新冠肺炎的后遺癥狀與髓海不足有極大的相關性。分析其病機,屬于陰精不足,元陽衰微,導致清陽不升,腦髓失養,當可考慮從補益髓海入手。
我的建議是,或可用地黃飲子。此方為補腎益精、寧心開竅之劑,能益命門之火,又滋腎家之水,既可壯水之主,又能益火之源,乃平調陰陽之要方。不僅專治中風失語,亦可用于治療新冠肺炎出現的髓海不足諸癥。
二則,認知障礙與心腎相關。
腎水不能上濟于心,心火不能下交于腎,致心腎不交,腦神失養而健忘。當以滋陰降火、交通心腎為原則治療輕度認知障礙。
交泰丸的方中僅有黃連、肉桂兩味藥。這兩味藥寒熱相反,黃連寒則入心,肉桂熱則入腎。交泰丸能交通心腎,可以治療因為心腎不交而造成的輕度認知障礙,能使心火下溫腎水,腎水上潤心火,如此則心腎交泰,諸證自然緩解。需要注意的是,交泰丸只是適用于心火亢盛、腎陽不足所致的心腎不交證。
3、全球想要戰勝新冠必須摒棄“只防重癥不防感染”的思路
NIH的研究結果雖然是“令人沮喪”的,但筆者堅決反對那些失敗主義和投降主義的論調,為歐美為代表的廣大資產階級政府在抗疫上的躺平措施尋找合理性解釋,繼而重新鼓吹所謂的“與病毒共存”理論。
NIH的研究結果恰恰表明,新冠絕非“大號流感”,即便最終能夠通過疫苗和所謂的特效藥將新冠的重癥、死亡率降到流感病毒的水平,讓大部分感染者只是輕癥或者無癥狀,但新冠病毒依舊能夠進入身體的多個器官,對多個臟器特別是大腦造成很可能是不可逆的傷害。在新冠病毒面前的“躺平”式抗疫,“與病毒長期共存”,完全是對全人類的極端不負責任。
中國動態清零的做法理應成為全球抗疫的方向,盡管代價是巨大的,需要更公平的社會體制配合,但這恰恰是全世界人民應該為之斗爭的方向,資產階級不負責任的做法、甚至是利用疫情兜售藥物的做法理應被世界人民抵制。
面對NIH的研究結果,我們就不能再把目標僅僅放在“可以防重癥、避免死亡”上了,而是應該徹底地避免被感染。
在中國已經實現動態清零的情況下,14億人口目前僅有十余萬人被感染,這是值得慶幸的,應該堅守這樣的成果,尤其要警惕那些鼓吹構建起了免疫屏障就可以打開國門的說辭。
盡管中醫可以有效應對“復陽”和“后遺癥”問題,但前提是每個被感染者都能遇到好的中醫,得到有效的中醫治療,現實情況卻并不樂觀,中醫的處境究竟如何,大家都應該有所感受,筆者就不必多說了。
文:子午 來源:子夜吶喊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當忽悠“與病毒共存”與炒作“輝瑞神藥”合流,背后是什么盤計?
2021-11-07高強:全國誓師抗疫之時,重溫高強駁斥網紅專家“與病毒共存”的重大意義
2021-11-0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