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兩岸收入對比,謎一樣的臺灣GDP,臺灣的錢都去哪兒了?
點擊:11913  作者:teafox    來源:快刀風云錄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2-07-27 09:26:08

 

關于臺灣 ,先說幾個小故事

 

臺灣旅行團

 

有一次我在法國自駕,開車到盧瓦河谷的「舍農索水上城堡」,在停車場下車,旁邊停著一輛大巴,一群中年人在聊天,其中有幾個人用好奇的眼神盯著我看。

 

從氣質上看他們像中國人,于是,我先開口打招呼:「你們也是中國人嗎?」

 

其中一個中年大叔說:「嗯……」話說到一半,又被咽下去,他看了看周圍的同伴,空氣中彌漫著尷尬,他改口說,「是臺灣人」。

 

其實聽他的口音,一點本地閩南腔都沒有,應該是外省二代。從本能的反應看,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但在同伴面前,對大陸人說自己是中國人,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真沒想到,經過民進黨幾十年折騰,「中國人」這個身份,對臺灣外省人都變得如此微妙。

 

我沒有和他們糾結這個問題,轉移話題道,「你們是旅行團」?

 

「是的」他接著問我,「你是哪里人?」

 

「浙江人。」

 

「我還以為你是法國華僑呢。」

 

「不,我是來自駕游的。」

 

「自駕?哇……真厲害。」

 

我心想,現在中國人出國自駕一籮筐,這有什么厲害?但聽他的口氣,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他說,他們是臺灣的退休教師,參加旅行社的團隊游。也就是所謂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的出行模式,和我們的旅行團一模一樣。臺灣人出境旅游,自駕的很少,主要是擔心人生地不熟,碰到意外,不好處理。

 

其實,臺灣人的外語水平,還是比大陸人高一些,汽車普及率也高于我們,但臺灣人比較保守。我自駕走了幾十個國家,路上遇到臺灣人確實很少。根據我長期在國外旅行的經驗,臺灣人出國旅游人數不少。這一點,從訂房網站booking上的評語就可以知道,繁體中文的留言,旁邊幾乎都是前朝ROC的國旗。臺灣人口只有大陸的1.7%,但臺灣人的出國旅游人數,遠超過大陸的1.7%

 

臺灣人在booking上的評語也有一個規律:一般都集中在大都市,需要開車自駕的偏遠地區,臺灣人的比例就大大下降。

 

有一次,我在冰島自駕,找了一家很偏僻的民宿。冰島本來就地廣人稀,而這家民宿,前后50公里,連一個建筑物都沒有,萬萬沒想到,老板對我說,在游客最少的冬季,他的大部分客人都來自中國。

 

中國人選擇這家民宿的目的就是看極光,因為這里遠離城市的「光害」,是觀賞極光的好地方,雖然歐洲人也喜歡看極光,但冒險精神不如中國人,他們更習慣跟團包車,很少人愿意冒險在冬季開車到這種窮鄉僻壤。

 

沒有對比就沒有發現,出國多了,就會更加深刻認識中國人的性格,我們表面上看上去比較內向和害羞,但實際上,中國人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

 

這可能和我們的國土面積有關系,在小國和大國,自駕游的概念完全不同。以德國為例,在歐洲也算大國,但從北部基爾到南部的慕尼黑,開車也就8個小時。而從黑龍江漠河到廣東湛江,開車22夜。我們可以在一個國家內,經歷幾乎所有地貌,一天之內跨越四季,體驗多樣的文化,經歷各種意外,面對各種困難,中國其實就是一個微縮的世界。所以,我們對陌生環境沒那么恐懼。

 

寫到這里,好像有點跑題了,我想表達的是,經過73年的分離,作為島民的臺灣人,經濟條件,和我們越來越相似,但心理狀態,差異卻越來越大。

 

臺灣醫生

 

我家附近有一個民營的牙科診所,有一次我去洗牙。接待我的女醫生,講話非常溫柔,幾句話過后,我就斷定她是臺灣人。果然沒錯,原來醫院里還不止她一個臺灣人,因為收入比她老家臺南高,她甚至把她學醫的親戚都帶來了。

 

這一點我還是挺意外的,寧波民營醫院的醫生,收入難道已經比臺灣都高了?

 

臺灣服務員

 

有一次,我去莫干山玩,住一家民宿,吃飯的時候,跑堂的伙計,居然是臺灣人。

 

后來和老板聊天,他說,那個臺灣人是他們的管家,因為民宿規模小,員工也少,需要處理很多雜務,什么都要做。這個臺灣人跟著他很久了,他也很滿意。大陸員工比較有野心,一旦翅膀硬了,就要自己當老板。相比之下,臺灣人比較佛系,說好聽一點,是忠誠度比較高,說不好聽一點,是上進心不強。

 

據他說,大陸這邊的工資也比臺灣稍高一點,一個月九千(疫情前),每年還有一個月的假期和4張來回機票。這收入,在江浙滬,只能說一般般,溫飽沒問題,想安家立業就很難了。

 

臺灣夜市攤主

 

 

 

我家附近有一個「臺灣夜市」本以為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臺灣的旗號,其實根本沒有臺灣人。但前幾天,我去吃夜宵,特意留意了一下,居然發現不少臺灣人。有開燒烤店,有賣飲料,有賣生蠔……看起來,在寧波當個體戶,收入也不比臺灣低。

 

===================

 

前面鋪墊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緣由。

 

這些天,看到一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的文章,臺灣省的人均GDP將在2028年超過日本,并趕上韓國。今天閑來無事,遠眺冥想,眼前浮現出過去遇到的臺灣人,作為一個理科生,突然對臺灣的經濟狀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數據上看,臺灣很有錢

 

2021年臺灣省人均GDP達到3.4萬美元,接近韓國的3.5萬,不遠處就是日本的3.9萬美元。浙江省人均GDP約為1.75萬美元,中國大陸為1.25萬美元。賬面上看,臺灣人均GDP,是浙江的2倍,約是大陸的2.6倍。

 

2021年,浙江GDP7.35萬億。臺灣省GDP相當于4.98萬億人民幣。浙江省財政總收入1.45萬億元,臺灣省財政收入相當于0.49萬億人民幣。浙江的GDP是臺灣的1.5倍,但財政收入是臺灣的3倍。另外,浙江在2021年,凈上繳國家6348億人民幣,比整個臺灣省的全部財政收入還多。

 

總之,臺灣的人均GDP是浙江的2倍,但論人均財政收入,臺灣為2.1萬人民幣,浙江為2.2萬人民幣,臺灣還低于浙江。

 

2021年,美國聯邦中央財政收入4.05萬億美元,地方收入3.25萬億美元。合計7.3萬億美元,美國GDP23萬億美元,2021年美國財政收入GDP占比31.7%

 

2021年,中國大陸中央財政收入9.1萬億人民幣,地方收入11.1萬億。社保6.82萬億,國企利得0.518萬億,地方基金收入9.8萬億(其中土地出讓金8.7萬億),合計37.3萬億,2021年,中國大陸財政收入GDP占比是 32.7%

 

其實,在世界范圍內,中美兩國的財政GDP占比,處于中游水平。歐元區19國整體的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約為41.4%,其中,法國占比最高約為50%,其次是比利時的47.3%、丹麥的46.5%

 

相比之下,2021年,臺灣省財政收入GDP占比10.6%,低得出奇。

 

簡而言之,從數據上看,臺灣人賺得多,交少。從正面推測,臺灣賦稅低,藏富于民,從負面推測,臺灣經濟水分多,實際稅基很低,根本收不上錢。

 

 

 

先上數據,這是臺灣「主計總處」網站的數據,2020年全年統計,應該是最權威的數據了,可以看到臺灣大部分人的年收入落在35~65萬臺幣之間。

 

按照今天的匯率4.45,也就是8~15萬人民幣/年。

 

用百分比值來看,

年收入6.5人民幣 > 10%

年收入8.8人民幣 > 30%

年收入11人民幣  > 50%

 

如果你年收入超過11人民幣 ,你就超過了一半臺灣工作者的年收入。

 

15人民幣 > 70%

年收入26.5人民幣 > 90%

 

臺灣有個詞叫年薪百萬22.5萬人民幣  ,算是收入不錯的代名詞。

 

也許你可能會問,臺灣的收入可能不含獎金之類的非經常性收入吧,讓我們來看看臺灣主計總處的「全年總薪資定義」:系指廠商當年度支付給員工的工作報酬,包括各月經常性薪資(含本薪、按月津貼等)及非經常性薪資(年終獎金、年節獎金、員工酬勞、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

 

相比大陸,臺灣在數據的透明度和豐富程度上,遙遙領先,可能有人說,難道他們不會造假?當然有可能,但是臺灣多數公開的數據,不是孤立的,而是幾十年累積的數據鏈,要造假,太難了,在規模上,需要集體協作,在時間上,還需要前后吻合,符合邏輯。

 

關于浙江省的收入調查,就查不到像臺灣這樣連續的全面數據。

 

我只能查到。2021年,浙江省「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2萬元,「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9萬元,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7萬元。

 

浙江數據的缺陷是,沒有說明,是否包括獎金,和公積金。也沒有公布「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就業人數。另外我們的數據非常不接地氣,一般人都不知道啥叫「規模以上企業」,能不能更通俗一點?更詳細一點?

 

所謂「非私營單位」,最典型的應該就是教師,以我的親身經歷,浙江教師平均12萬的年薪,是可信的,這應該還不包括一個月好幾千的「公積金」。那么臺灣方面呢,我查到一組臺灣教師的數據。

 

 

 

104人力銀行」教育輔導類人員的薪資,有效樣本:7889,資料更新:20220627

 

輔導班導師/管理人員,平均月薪3.6萬臺幣,(0.81萬人民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平均月薪8.2萬臺幣,(1.85萬人民幣)。助教,平均月薪3.1萬臺幣,(0.7萬人民幣)。中學老師,平均月薪4.9萬臺幣,(1.1萬人民幣)。小學老師,平均月薪4.6萬臺幣,(1.03萬人民幣)。幼兒園老師,平均月薪3.2萬臺幣,(0.72萬人民幣)。

 

以教師為代表的「非私營單位」,兩岸的收入,基本沒有差別,而臺灣的人均GDP是浙江的2倍。

 

在讓我來舉幾個比較底層的「私營部門」的收入。

 

鐘點工,現在平時45/小時,雙休日,節假日,會更高一點,就算它平均45吧。如果每天8小時,一個月工作25天,那就是9000月薪。算一年工作11個月,大約就是10萬。如果自己交醫保、養老金,那一年也就是8萬左右。

 

網約車司機、的哥的收入,也差不多這個水平。佛系一點,月入七八千,勤奮一點,也可以過萬。

 

202215日,智聯招聘發布《中國企業招聘薪酬報告》,展示了全國38個核心城市的平均薪酬,數據顯示,共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南京、蘇州、珠海、寧波9個城市平均月薪過萬。

 

寧波的人均GDP15.5萬;杭州人均GDP15.17萬,差不多都是2.3萬美元。遠不如臺灣的3.4萬美元。但薪酬基本和臺灣處于同個水平。

 

2020年送餐員就業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外賣騎手平均薪資達8750元。58同城的《餐飲行業就業大數據》顯示,202111月,外賣騎手平均薪酬為10216元。從這兩個數據推算,2021年,浙江的外賣騎手的平均收入,應該高于1萬。

 

由于浙江沒有全面的數據,我也只能這樣零零散散找一些數據來比較。臺灣的薪資特點可以歸納為:下限比較高,上限比較低,整體水平比浙江略高,差不多1.2倍左右,遠不到人均GDP相差2倍那么懸殊。

 

另外,很多人可能會說,臺灣的福利比較好,尤其是所謂的「全民健保」。

 

根據2020年度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統計公報,全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支出1340億元,人均醫保支出為2065人民幣。

 

根據臺灣方面健康保險署編制的「年度全民健康保險財務評估報告」,2020年,臺灣公費醫療總支出為7526億臺幣(1691億人民幣),人均健保支出為7196人民幣。

 

臺灣省人均支出的醫保費用比浙江省高了2倍,多了5000人民幣。

 

但是,各位別忘記前面的一組數據,那就是浙江省每年凈上繳國家6348億人民幣,相當于人均凈上繳1萬元,如果這筆錢用于浙江醫保,效果應該也不會比臺灣差。

 

關于臺灣薪水和GDP不匹配的問題,其實臺灣的媒體也注意到了,我看到一篇The News Lens 的文章:臺灣(省)人均GDP追上日韓沒什麼好開心的,因為我們的基本工資仍遠遠落後。

 

 

 

從數值上看,臺灣省的人均 GDP 正在努力追趕韓國和日本,但對于普通人來說,收益微不足道。由于臺灣省的基本工資目前約為日本和韓國的一半,很明顯,普通人并沒有從經濟增長中受益。

 

2021年,人均GDP,日本3.9萬美元,韓國3.5萬美元,臺灣省3.4萬美元。臺灣省和韓國基本同一水平,比日本略差18%。但比較2021年的工資中位數,預計日本為88210臺幣,韓國70153臺幣,臺灣省41500臺幣(9300人民幣)。臺灣省的工資中位數僅為日本的47%和韓國的60%

 

總結

 

為什么臺灣薪資和人均GDP不匹配呢?

 

我猜測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藍綠惡斗,其次是外資盤剝。

 

藍綠惡斗,在無形中內耗了臺灣的財富,最好的例子就是臺灣第四核電廠(核四),藍營上臺就支持,綠營上臺就反對,臺灣的民意如流水,日本福島核災后,幾乎一面倒反對,高喊用愛發電,一旦夏天停電,就開始懷念核電。在支持反對的循環中,核四最終走向廢棄。

 

核四廠從規劃、興建到封存,歷經十任領導人、三次政黨輪替,至今已耗掉41年時間。想要「關廠」,也不是按個off鍵就能完成。預估廢除核四的代價將達3205億元,不管男女老幼,平均每人分攤13688元。

 

另外,外資盤剝最好的例子就是臺積電。

 

根據數據顯示,作為臺灣乃至全球都知名的半導體制造商,臺積電在2021年的總產值達到了900億美元,光是這一家企業就占據了臺灣GDP11.65%。在它的帶領之下,臺灣的電子制造業整體都有很大的爆發。

 

但是,臺積電雖然在臺灣,本質上確實一家美國公司,大股東基本都是美資。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排名前十位的大股東和共同市場基金持股人都是美資企業居于大多數。

 

文章來源于茶狐看世界 ,作者teafox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